我不太了解中印之戰,誰可以講幾個例子聽聽和大致的事情或幾個戰役。我不太了解中印之戰,誰可以講幾個例子聽聽和大致的事情或幾個戰役。詳細的戰斗情景最好,我喜歡
熱心網友
沖突起因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1947年印度立國后,繼承了部分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到1951年前后,印軍侵占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占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占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絕。1962年6月,印軍向中國邊防部隊開槍,打死打傷中國官兵幾十人。10月20日,印軍2萬多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從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戰爭打響。戰爭過程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中國反擊的第一階斷。在東段,中國西藏的邊防部隊收復了達旺地區被印軍占領的爭議領土;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部隊拔除了印軍37個據點。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沖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印度再度拒絕,并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不斷增兵。11月16日至21日為中國軍隊反擊的第二階段。14日和16日,印軍再次向中印邊境發起進攻。在東線,中國西藏邊防部隊在東、西段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進攻。在東段,西藏邊防部隊分兩路反擊,至11月21日,擊敗了各路進攻的印軍,拔掉印軍據點16處,一直追至傳統習慣線附近。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部隊拔除印軍在班公洛地區的據點。中印停戰中國政府在戰爭取得全面勝利的形勢下主動全面?;?。11月22日零時起全線主動停火。 12月1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線后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內,還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1963年5月26日前釋放和遣返印軍3213名全部被俘人員。 戰爭結果 中國邊防部隊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準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繳獲: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后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臺(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袊叿啦筷犼囃?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消耗: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藥2,050k9,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臺(步話機)5部、汽車12臺。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8個真實戰例 戰例1 西山口一邦迪拉反擊戰中,我某部9連副班長龐國興,在和主力失散的情況下,和另外3名戰士自動組成戰斗小組,使用2支56式沖鋒槍和2支56式半自動步槍,深入印軍縱深7。5千米,多次主動向敵人優勢兵力發起沖擊,占領兩個炮兵陣地,繳獲7門87。6毫米加農榴彈炮,后又配合主力部隊繳獲另外8門。 戰例2 印軍第7旅第9旁遮普聯隊的一個巡邏隊遭到攻擊時,喬杜里少校向他的旅長達爾維將軍請求火力支援,結果在距離1500米以外二線陣地上的達爾維拒絕開火,一個奇怪的理由是看不清目標和事先未曾標定距離。其實,是達爾維顧慮我軍迫擊炮的轟擊。 戰例3 西山口主陣地上印軍三挺重機槍火力配備很內行,中間一挺靠前,左右兩挺靠后,這樣即可以互相支援,又不會被一下子全消滅。曾把我軍某團前指壓制在一個巨石后面(幸虧印軍沒有用迫擊炮打幾下),該團一個平時號稱“十發十中”的75炮班在1000米外對故重機槍射擊,由于測距不準(75毫米無后坐力炮在遠距離射擊時,準確測距非常關鍵,尤其是山地,很容易誤判),三發不中,最后班長爬上去用手榴彈炸掉了前面的重機槍。但是我軍一個連遭到印軍另外2挺機槍的側射,向敵沖擊的三個排全部傷亡。 戰例4 在多龍橋戰斗中,印軍馬德拉斯聯隊第1營(欠第4連)從邦迪拉逃跑,于11月21日 10時到過多龍橋,多龍橋東南700米有我軍某營部和1個步兵班(5人)、 1個82迫擊炮排 (15人,3門炮)以及1個重機槍班(7人),其余部隊在3千米外。該營發現敵人后,派指導員王文保、副連長史洪信、班長馮長喜(攜帶沖鋒槍1支,半自動2支)直插橋南堵截過橋的印軍;另派5人從北側山腰迂回印軍側后;又派炮手4人沿公路由西向東側擊印軍;82迫擊炮和重機槍在營指占領陣地向印軍開火。10時12分戰斗打響,又有炊事班等7人聞聲趕來加入橋頭戰斗,我軍首先殲滅已過橋的印軍34人,控制了多龍橋。后通過俘虜喊話,迫使其余印軍投降,此戰我軍56人(傷3人)共殲滅印軍241人(擊斃35人,俘 88人,投降 118人)。 戰例5 我某營機炮連82迫擊炮排(有3門炮、 64發彈),在步兵連被敵機槍攔阻的情況下,雖然霧大看不到目標,但該排根據槍聲概略確定射擊諸元,以1800米距離發炮5發,壓制了目標。不久敵火力點復活,該排發現敵迫擊炮陣地和其他暗火力點,于是采用2門炮交替前進的辦法,每炮前進40米~100米,射擊3~4發,共進行10次射擊,耗彈63發,有力的支援了步兵占領2891高地。 戰例6 我軍某82迫擊炮班,炮1門,38發彈,1周給養,行軍6天,跟隨步兵滲透到略馬東。12時,發現印軍一個炮兵連乘車沿公路開來,該班立即射擊,第一發得遠彈,第二發命中印軍車隊尾車,第三發命中首車,然后向印軍車隊中央炮擊,我步兵向敵沖鋒,殲滅了這個炮兵連。15時30分,潰退的敵軍大隊開來,該班轉移陣地100米,為保證測距準確,采取多人集體目測,取平均值的辦法,8發炮彈準確地落在敵群中,把敵人打散,然后又向一股逃竄的印軍攔阻射擊6發,把敵人攔回,后由步兵全殲。戰斗中在來不及裝定表尺的情況下,炮手靈活地搖動方向機和高低機,炮彈在敵群中左右開花。 戰例7 進攻“阿印8號”據點的戰斗中,騎兵某團無后坐力炮排的 2門57炮,發炮28發,命中25發,摧毀9個地堡,自己無一傷亡。由于在海拔5000米以上作戰,上級要求每排帶20發彈,該炮排帶了29發,參戰的很多分隊都努力克服體力困難,盡量增大攜彈量。 戰例8 我軍在攻擊阿印16號據點的戰斗中,由于在敵陣地前600米遇到三道雷場,拖延了突擊時間,此戰僅消滅印軍29人,10多名印軍逃跑,我軍傷亡81人。 。
熱心網友
中印之戰花絮——記者被媒體俘虜許曉煜 來到雅加達后我每天寫的稿都提到了這里的安全。在國內的時候,別人一聽說你要到雅加達,第一個提醒的就是“要注意安全”。來到這里以后,鑒于輿論的壓力,自己也自然膽小了幾分,幾乎沒有單獨上過街。 今天是星期天,早餐后我來到塞那揚體育場,以為這里會警察林立嚴陣以待,卻沒想到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圍著體育場的四周是一個非常熱鬧的集市,有數不清的地攤,服裝鞋帽手工藝品,小吃,甚至還有匕首,男男女女家庭孩子學生老人,都到這里閑逛。賣CD和磁帶的地攤那兒放著民間音樂,相反在體育場邊上的印尼足協卻顯得很冷清,沒有一個人。 昨晚是周末,在雅加達的印尼華僑葉先生請我們記者到一間華人開的飯店FURAMA吃飯,上千平米的餐廳每一張桌子都坐滿了人,有的家庭給小孩子過生日,歌舞升平非常熱鬧。 而就在26日凌晨4時,印度尼西亞政府曾經打算在全國在這個時間實行宵禁,但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實行。昨天上午我們看到,大量警察和軍人在市中心聚集,他們躲在樹蔭下待命。葉先生說,估計有兩到三萬的警力在市政府周圍處于緊急狀態。因為決定總統瓦希德命運的5月30日就要到了。 但是“印尼的亂都是在上層,底下老百姓都是希望安定的,這幾年因為印尼政局動蕩荒廢了經濟建設”,葉先生說,“說這里亂都是媒體渲染的”。看來像我這樣的記者也上了媒體的當了。除了葉先生外,很多生活在雅加達的人也說這里是安全的。但是外面來的人多少會受媒體的影響而感到恐慌。或者媒體報道的人本身就是一個外來的人,他在報道的時候會把這種感覺傳染給讀者。 非常巧的是,在雅加達和一位教練聊天,也談到足球隊和媒體的關系,一些真實情況報道出來有誤,甚至和真實沒有太大的關系。也許是一些從事報道的記者們本身就是足球的“外人”吧。對足球的報道來說,“一家人”很難,多搞點對外開放卻是可以做到的。。
熱心網友
我老爺也是個軍人打過日本鬼子解放戰爭打過長江在朝鮮打過仗可惜啊 和印度人打仗時他已經退役了不過他的戰友中有參加過那次沖突的并且他說起過當時情景而他有和我們說了一些當時由于后勤問題,也為了爭取時間確實有過勇敢的工兵用血肉之軀躺的戰例而且當時相當一部分人員傷亡時因次造成的 永遠紀念這些勇敢的人 祖國萬歲
熱心網友
色特殊臺年
熱心網友
樓上2位兄臺引經據典,能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 不過漏了關鍵的一個問題,西藏***出逃印度,印度***公開支持其進行分裂西藏的活動,邊境沖突演變成戰爭,你們當真覺得為了本可以談判的領土問題,我們就動手? 我看樓上的兄弟那么多,估計也說得差不多了。不過我父親給我說,當時對越作戰就提到過對印作戰的英雄工兵們,為了達到突襲敵人的效果,根本沒有使用炮火準備,工兵們是用血肉之軀滾過雷區為后續部隊掃除瘴礙的。印度人第一次見到這樣打仗的軍人,交手的部隊很快就處于精神崩潰狀態。 很多東西不一定要去書上找,兄弟有空多去擁軍院走走,聽聽老前輩說共和國的故事才舒坦。 至于此次邊境戰爭過程,兄弟可以去印象制品店詢問湖南出版社出的一部記錄片《共和國的邊境戰爭》里邊有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少抽幾包煙就可以買到,收藏起來,不光你可以看,你的后代以后也會受益。
熱心網友
印度國防部于1965年發表了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陸軍損失的數字: 死亡:1383名 失蹤:1696名 被俘:3968名 失蹤人數大于死亡人數,這的確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如果中國軍隊推遲宣布?;?,如果印度上兵了解中國戰俘政策,那么情況又會怎樣呢? 在中國軍隊?;鹬螅辽儆?000到7000名印度士兵,從原始森林中得以生還。 中國遣返了全部戰俘,僅有26名印軍士兵因重傷搶救無效死亡。中國方面全部附有詳細的病歷和搶救記錄。 ?;鹬?,印軍東部軍區司令森中將,第4軍軍長考爾中將,第4師師長帕塔尼亞少將,幾乎同時向喬杜里參謀長提出了辭職。 喬杜里中將批準了森中將和帕塔尼亞少將的辭呈。他勸說考爾到旁遮普邦從事軍訓工作??紶栆豢诨亟^了。 尼赫魯曾勸說考爾不要辭職。他在給考爾的信中寫道: 親愛的畢奇: 對你的辭職,我感到遺憾。我曾努力勸你不要這樣,但是既然你堅持要這樣做,我也就無能為力了。導致你辭職的事件是傷心的,我們中間許多人也為此感到苦惱。但是我相信,關于這些事件也不能特別責怪你。有許多人要對這些事件負責,也許這些事件只是由于當時的環境所造成的。 我相信,像你這樣一個精力充沛、有愛國心的人是不應該無所事事,不為國家效勞。也許,不久你可以找到這類對國家有用的工作?!? 你的新摯的 賈·尼赫魯 尼赫魯事后曾提議讓考爾擔任副部長一類的職務。即使這種有職無權,無足輕重的文官閑職,也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后來金融資本家特賈博士聘用了考爾,考爾干了一段金融,這一行實在不是職業軍人所為,考爾屢試不順,只好悻悻辭職,從此考爾在軍界、政界徹底消聲匿跡了。 中印邊界戰爭對任何人的影響都不能和尼赫魯比肩相齊。 尼赫魯的個人影響和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不結盟運動幾乎瓦解了。他整日病魔纏身,沮喪不堪。公開化的批評和攻擊與日懼增,有人公開叫他下臺,人們感興趣的是誰來當尼赫魯的繼承人。真可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1964年1月8日,在布巴內斯瓦爾召開的國大黨年會上,坐在主席臺上的尼赫魯突然中風,左側癱瘓。1月26日到4月2日,在征得尼本人同意后,秘密為他的健康舉行了宗教祈禱儀式。1964年5月27日,尼赫魯的心臟病猝發,在家中去世。 中國軍隊后撤后,印軍自1963年開始,又逐步向前推進,繼續侵占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中國大片領土。對此,中國政府仍以維護中印兩國的傳統友誼為重,繼續主張通過和平淡判協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30年來,盡管中印兩國進行了多輪會談,但由于雙方意見分歧較大,中印邊界問題仍無長足進展。 30年過去了,歷史已經證明了中國的誠意。歷史還將證明多久? 喜瑪拉雅山上的積雪,年復一年,依然潔白。中印同為喜瑪拉雅山脈的兩大文明古國。當我們立足于世界屋脊,鳥瞰這個風云變幻的旋轉球體,中國人民不希望看到來自任何一方的黑色煙塵玷染這座圣潔的冰峰。 中國5000年文明的歷史長卷,鐫刻著這個民族不容侵犯的意志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喜瑪拉雅山上雪,應該永遠潔白。 [取材自孫曉、陳志斌《喜馬拉雅山的雪——中印戰爭實錄》(《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宋任遠《建國后的四場自衛反擊戰》(《中外軍事歷史博覽》《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元月版)等] 。
熱心網友
1962年10月,印度當局錯誤地估計形勢,在大國支持下,向我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進攻。我西藏、新疆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這次自衛還擊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進行。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1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 第一階段,自10月20日至28日。主要反擊方向為克節朗——達旺地區。戰前,印軍在東段和西段的兵力為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約22000人。我軍投入作戰的部隊有:西藏邊防部隊4個多團、新疆邊防部隊1個多團和昌都、林芝、山南分區的部隊。在克節朗方向,我軍根據印軍布勢前重后輕、翼側暴露、正面寬、縱深淺的特點和地形情況,采取了從兩翼開刀,迂回側后,包圍分割,各個殲敵的戰法。自20日上午7時30分開始反擊至當天下午,便大部殲滅了該地印軍。接著,分兵5路,齊頭并進,乘勝追擊,于24、25日,先后進駐車新橋、達旺等地。在西段地區,我軍于20日8時25分對入侵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發起反擊,經1小時戰斗,全殲該敵。21日乘勝擴張戰果,至23日便全部掃除了班公湖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印軍據點。隨即揮戈南下,反擊巴里加斯地區之敵,殲其一部。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也于10月20日實施反擊,先后拔除敵據點多處,進占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和哥里西娘等地。第一階段作戰至此便告一段落。 第二階段,自11月16日至21日,主要反擊方向為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和瓦弄地區。戰前,印度當局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使東西兩段總兵力增至3萬人。我軍投入作戰的兵力也增加到13個多團并一部分炮兵。在西山口至邦迪拉方向,我軍根據印軍布勢特點,以部分兵力反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部分兵從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背腹;另以部分兵力實施遠距離、大縱深的迂回、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斷敵退路。這樣,便形成了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的多路向心合擊,經1天激戰,我軍占領西山口、德讓宗、申隔宗,殲滅印軍一部。19日,占領邦迫拉,并于略馬東地區圍殲近千名逃敵。爾后,主力即在西山口至邦迪拉地區展開搜剿,一部分兵力繼續向南追擊,于21日進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和鷹窠山口一線。在瓦弄方向,我軍一部于16日晨發起反擊,殲敵一部,印軍第4軍軍長和第11旅旅長倉皇逃走。我軍在當天下午即占領瓦弄,一部就地搜剿,另一部分兵向南追擊,至21日,先后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傳統習慣線。在西段地區,我軍于11月18日至20日,清除了殘存在我境內班公洛地區的6個印軍據點,殲滅大部守敵。在東段中部,我軍也于11月18日開始反擊,先后拔除印軍據點16處,殲敵一部。印度國防部于1965年發表了中印邊境戰爭中,印度陸軍損失的數字: 死亡:1383名 失蹤:1696名 被俘:39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