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稱大帝、要加冕,中國給皇帝上尊號、謚號要經大臣議論.據我所知,只有孫權稱為吳大帝。現在稱漢武、康熙為大帝,經過什么法律程序?難道什么人想怎么稱就怎么稱?
熱心網友
不行!因為只有在古代的部分歐洲國家的皇帝加冕后才被稱為大帝,例如沙皇:彼得大帝,等等。大帝這一稱號具有侵略意思在里面(這里說的是我的看法,或許歷史學家又有另外一種看法)。中國古代的皇帝登基或者加冕從沒有稱自己為大帝,而且史書上也沒有大帝這一說法,大帝這一說法是現在人看根據歐洲的“大帝”顧名思義來的,所以說稱康熙,漢武為“大帝”,嚴格上說是不正確的
熱心網友
問題是你怎么理解大帝這個概念!如果你認為這里所講的大帝就是西方概念上的大帝的話,OK,那么中國的一些皇帝的確沒有履行相應的合法的手續。可是,大帝只有上述這么一個解釋嗎?所謂大帝也可以僅僅是人們對于皇帝的尊稱或者對其歷史的評價極高而在輿論上對其進行加冕,而稱呼其大帝。中國皇帝的尊號很少有什么用帝的,主要是王,帝的稱呼主要來稱呼上古的人物,和在西方文明接觸之后某些知識分子借用西方的叫法來稱呼中國的皇帝,中國唯一能夠被稱之為帝恐怕只有傳說中的“五帝”,此后沒有一個皇帝公開的為自己或者先皇加封過所謂的帝的稱號。而“先帝”也只是對于死去的人叫法,而且可以替代為先皇、或者先輩的廟號。而從西方傳來的文明對于中國的沖擊是很大的,其對于帝王的加封的觀念或者更準確的所是對于帝王的稱呼也影響了中國最先接觸西方文明的人。所謂的大帝,在西方文明中的確是指經過加冕和冊封的,而且加冕和冊封的人必須是教皇,而這樣的人往往具有很偉大的功績。但是,在中國文明和西方融合中我們只是借用了這個稱呼,借用了其中對于偉大功績的肯定而成為一種普遍的稱呼。無論是漢武帝還是康熙,還是唐太宗都是有極大歷史貢獻的人,在后人的評價中稱其大帝,作為尊稱沒有什么不妥。更要緊的是這只是人們的議論而已,我們聽過漢武大帝,康熙大帝,可是你聽說過唐朝的什么人稱其為帝嗎?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為了好聽而使用的。我還想所的是,“中國給皇帝上尊號、謚號要經大臣議論”這句話是不全面的,給中國皇帝上尊號是經過當朝的大臣和后氏的大臣的,而所謂的謚號則必須是后朝的大臣議論的。例如康熙的謚號是“孝”沒有任何一個人敢于在康熙或者的時候議論這個是不是康熙的謚號的,也正如在電視中我們原本不應該看到或者聽到康熙的祖母在活著的時候由自己或者別人稱呼其“孝莊皇后”這是其死后的封號,而且這僅僅是一個簡稱,孝莊皇后的封號有十幾個字,有興趣的可以在清史稿中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