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從山腳到山頂的距離最大,也就是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是哪一座?
熱心網友
“ 喬戈里 ” ,塔吉克語,意為 “ 高大雄偉 ” 。喬戈里峰海拔 86ll 米,它是喀喇昆侖山脈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國外又稱 K2 峰。喬戈里峰位于東經 76 . 5 ° ,北緯 35 . 9 ° ,座落在喀喇昆侖山的中段。屬中國的一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葉城縣境內。喀喇昆侖山脈綿延數干公里,呈西北一東南走向,一般海拔在 6000 米以上。山脈上高峰密集,包括喬戈里峰在內,這里緊密相連地排列著 4 座 8000 米以上的世界級著名高峰:喬戈里峰東側為布洛阿特峰,海拔 8051 米;依次還有加舒爾布魯木山,海拔 8080 米;加舒爾布魯木 I 峰,海拔 8028 米。世界上 l4 座 8000 米以上的高峰,在這里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 7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 20 多座,北側的斯克洋坎力峰,海拔 7545 米,西側的斯潘德峰,海拔 7385 米;往下還有皇冠峰,海拔 7295 米。因此,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們矚目的第二個登山中心。喬戈里山峰主要有 6 條山脊,西北一東南山脊為喀喇昆侖山脈主脊線,同時也是中國、巴基斯坦的國境線。其它還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西南山脊。峰額呈金字塔形,冰崖壁立,山勢險峻。在陡峭的坡壁上布滿了雪崩的溜槽痕跡。山峰頂部是一個由北向南微微升起的冰坡,面積較大。北側如同刀削斧劈,平均坡度達 45 ° 以上。從北側大本營到頂峰,垂直高差競達 4700 米,是世界上 8000 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北側的冰川叫喬戈里冰川,地形復雜多變。冰川表面破碎,明暗冰裂縫縱橫交錯。冰川西側山谷為陡峭巖壁,滾石、冰崩、雪崩頻繁。喬戈里峰兩側,就是長達 44 公里的音蘇蓋提冰川。 喀喇昆侖山脈侖山脈由深變質花 崗巖、片麻巖、結晶灰巖、片巖等組成,褶皺作用主要 完成于中生代,經喜馬拉雅運動后再次隆升,形成現今 高峰林立,山勢巍峨的面貌。由于山體高大,每當夏季 接受印度洋西南季風,形成南坡較豐富的降水,年降水 量可達 800 ~ 2400 毫米 , 森林衍生高度達海拔 3500 米左右, 草場繁盛,低處并可農作;北坡因其北支山脈高大,特 別是 4 座高峰阻隔了印度洋濕汽 , 形成了 “ 雨影 ” 區。且 受西風環流影響,降水顯著較南坡少而較干燥,山坡巖 石裸露,植被稀少,僅河旁稍有灌叢,在 3700 ~ 3900 米 處葉爾羌河上游的克勒青河谷地,發育有草場。但就總 體而言,由于山區海拔較高,故以寒漠占優勢。而山原 地區除個別山峰外,幾全為冰雪覆蓋,現代冰川發育。 世界幾條長達 40 公里的著名大冰川多集中于此,冰川匯 合后形成復雜的冰川網絡。喬戈里峰南坡發育有巴爾托 羅冰川 , 長 66 公里 , 廈呈冰川長 75 公里;此外還有功多可 洛冰川、卡白呂冰川等;北坡雖較干燥,喬弋里冰川仍 長達 22。5 公里,還有長 41。5 公里、面積 329。83 平方公里 的音蘇蓋提冰川,是中國境內最大的冰川。南坡現代冰 川平均下限達 3050 米 , 粒雪線高度在 4700 ~ 5490 米 ; 北坡 冰川平均下限 4000 ~ 4700 米,粒雪線高度為 5000 ~ 5700 米。總的來說,北坡高于南坡,西部低于東部。喬戈里 峰北坡的喬戈里冰川、斯坎揚冰川、木斯塔冰川和音蘇 蓋提冰川等幾條大冰川有以下特點:主支冰川逐漸分離, 表磧上限上移 ── 雪線升高,表明冰川普遍退縮,氣候 有變干的趨勢,僅個別冰川因局部條件而前進。 。
熱心網友
我同意紅線的說法
熱心網友
絕對目視高差最大的是貢嘎峰,可視高度4700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