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數百年來, 由于翡翠的開發、交易和評價等都缺乏科學的知識作指導,因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中,形成了一些不科學、不規范但又普遍使用的俗語或行話,因此直至今天還被廣泛使用。下面就應用較廣的俗語或行話作初步介紹。 (一)翡:翡翠中的紅色和黃色部分。其致色原因可能有兩種:一是由于原生翡翠礦石中含有微量的錳元素所致,這種翡翠一般是紫紅色;二是由于翡翠原石在風化過程中,其中的鐵元素變成氧化鐵(Fe2O3),`并沉積在翡翠的裂隙或孔隙中,從而使翡翠呈紅或黃色。 (二)翠:指翡翠的綠色部分。綠顏色是由于含有微量鉻元素所致。綠色是翡翠之寶,在決定其經濟價值時占有很大的比重。 (三)春:指翡翠中的藍紫色部分。又稱紫羅蘭,是較受人們歡迎的顏色品種。 (四)癬:指翡翠的黑色部分。主要是由于翡翠中含碳或磁鐵礦所致。 (五)綹:是指翡翠中的裂紋或裂痕。大多是由地殼構造運動而產生的,但也可產生于開采、搬運、加工和佩戴等過程中。選購一件翡翠飾品,應避免綹裂。綹裂處易傷殘破損。 (六)水頭:即透明度。水頭越好,透明度越高,表面反映晶瑩亮麗。反之,干澀不透明即為水頭差。 玉石界習慣的標準是:一分水:指3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狀;二分水:指6mm厚的材料呈半透明狀,具有二分水的翡翠如其他方面達到很好的表現,就為上品了。 (七)照映:指翡翠中綠色和水之間的相互印染關系。照映晶瑩的為“靈”,反之為“死”。如何觀察有無照映現象:將一塊翡翠飾品迎光源觀察時色彩并不濃艷,但順光線正常看時,色彩飽滿,即為照映。 (八)翠性:又稱蒼蠅翅,指光從硬玉礦物解理面反射而產生的絲絹狀閃光效應。翡翠組成的礦物顆粒越大,翠性也就表現越明顯。翠性越大,反映品質越不好。反之為好。 (九)地(底):即翡翠質地,這是經常使用的一個行話,地(底)就是指翡翠的種質和品質。它的好壞主要由結構、透明度和含雜質的程度決定。翡翠常見的地(底)有20多種。最好的品質稱為“玻璃底”,其次為“冰底”。總之翡翠的地(底)子越好,品質也就越高,再者,地(底)子也最直觀,最容易觀察。 (十)坑:這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起源于開采的坑礦,有文獻中將其說成是表示翡翠在地下埋藏的時間,老的稱老坑,新的稱新坑,老坑翡翠質量較好,新坑翡翠質量較差。 (十一)石花:指翡翠中密集堆積在一起的透明度差的白色斑塊。香港人稱其為:“飯糝”取其形象似干巴的米飯粒。一件翡翠飾品中石花越多,價值越低。 (十二)福祿壽:也有叫:“桃園三結義”。它是指一件翡翠的原料或成品上同時出現紅、綠、紫或藍三色,具有這一特征的翡翠罕見,深受行家喜愛。也因此,造假特別多,要謹慎選擇。翡翠的作假方法——1。顏色作假(1)染色及熗色:通過加溫把有機染料加進翡翠內部稱染色。熗色是將水好的翡翠加熱到212攝氏度,隨即放入鉻鹽液中浸泡兩個小時,鉻鹽會滲透在翡翠晶格內,使其顯美麗綠色。(2)鍍膜翡翠:用有機綠色染料涂于翡翠飾品表面。(3)增亮不增光:翡翠飾品不去拋光,而噴上一層綠色的或無色的增亮漆。2。原料作假(1)二層石:主石為下等翡翠原料,在切口處粘上一層水好色好的翡翠薄片。(2)三層石:主石為下等磚頭料,中間粘上一薄片綠玻璃,其上在粘上水好無色翡翠薄片。(3)人工做皮:找綠而未找到或底差,或賭石賭輸了而在粘上,用于同皮一樣的泥砂膠混合在翡翠原料表面上。(4)翡翠人工打眼:在翡翠近表層處打孔,孔內放入綠色物質,再把孔封上,使人們能從表皮看得見其內有綠。(5)火燒翡翠:新種玉用火燒后使人看不清而充當老種玉。(6)人做切割痕:做成像洗衣搓板一樣,光線進不去,難于觀察。主要是底臟水差裂多而為之。3。用其它綠色玉石及人造綠色飾品來冒充翡翠。馬來西亞玉:簡稱“馬來玉”,近幾年市場上很常見。有“馬來翡翠”、“南洋玉”、“韓玉”的別稱,是一種經人工染色的石英巖,它的硬度和斷面形狀都與翡翠很相似,只是密度低。此外,它的顏色發艷、偏藍,行家一眼就能看出來。一般4—5克拉的馬來玉戒面價格就應在20元以下。澳洲玉:成份是二氧化硅(Sio2),學名叫綠玉髓,因產地主要在澳大利亞而得名。與翡翠相比,它的綠色偏黃(嫩綠),有飄浮感,且比重較小,也比較脆。澳洲玉小飾品的價格 也就幾十元。東陵石:又叫“印度玉”,綠色的東陵石曾被稱為“印度翡翠”,化學成分也主要是二氧化硅,屬石英巖。綠色東陵石底色油綠(不正),上面有光亮的小點,密度低于翡翠,其價格不及優質翡翠的百分之一。烏蘭翠:我國在80年代剛發現時幾乎將其誤認做翡翠。它是石榴石、透輝石等礦物的集合體,硬度和密度都與翡翠相似,但外觀上很粗糙,拋光性差,成品上可以看到細小的麻坑和蜘蛛紋,遠不如翡翠質地細膩瑩透,相撞時發出的聲音低沉,不如翡翠制品的清脆。 染色翡翠。行話稱為“B”貨,這種翡翠顏色不是天然的,而是通過化學方法把顏色用激光打進去。鑒別此類貨,要認真看色是否純正,真翡翠為暗綠色,具有絮狀小晶體纖維、呈蟬翼、蠅翅或星點狀,而“B”類翡翠顏色較浮,有渾濁感,呈暗紅色。 料器翡翠。稱“C”貨,沒有一點翡翠成分,全為玻璃或其他材料仿制,這類仿品顏色勻和、妖艷、刺目,內部無翠性特征,比重輕。國外也有不法商販用高壓將劣質翡翠碾成粉末,然后加色用高溫結晶成翡翠,仿得好的冒充高檔冰種翡翠,莨莠難分。但仔細用放大鏡觀測其色形過于規整,無翠性,黑點、墨綠顯得呆板,比重也較輕。 。
熱心網友
你該不是要造假吧
熱心網友
沖色
熱心網友
還是謹慎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