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

熱心網友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于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么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于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于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如此美好的品行,當是我極其景仰與崇尚的,明知自己的操行與之相差甚遠,仍然敢冒然為自己起了個“上善若水”的昵稱,實在是膽大妄為了。這也是因為現實中的名字已經無法更改,只好在網名上來了個“如愿以嘗”,以此滿足一下自己由來已久的對“水德”的欣賞與熱愛。還請各位朋友在聞其祥后不要見笑才是。。

熱心網友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希望我們象水一樣,對世間一切都關心,都有用,但在別人不關心我們。對我們不利十,我們不計較,有若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

熱心網友

上者,言善之性也,水者,明動空靈者也,若夢之夭夭,若霧之淫蘊,以水言善,蓋妙者也,是以以水言善.

熱心網友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于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觀。

熱心網友

最高理念意義上的善具有水一般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