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戰友幫俺解決了!謝謝

熱心網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J11B是民間的傳說.官方從來沒有確認.更有甚者,有人將J11B作為海軍艦載型,這就更沒譜了.其次,從中俄雙方的協議看,J11是SU27在中國"組裝"的協議.SU27的所有配件均從俄羅斯今后,在沈陽組裝.沒有資料表明俄羅斯同意將J11的雷達\航電系統和發動機換為中國自產的(事實上,WS10因體積不配套,一直未能應用在J11上.)這份協議規定是很嚴格的.

熱心網友

不能總數200架是定死的, 要繼續生產的話必須重新簽合同, 而不管你是不是能國產化.所以現在又在引進Su-30的生產線

熱心網友

感覺這上面的許可證的問題可能同普通商業意義上的不同俄國控制許可生產200架的有效途徑是在配件的供應上,如果國內能夠自己生產可用的或者是更好的配件,則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進行生產。即使俄國有意見,但我們完全可以說是另一型號,所以感覺關鍵在于自己的實力。

熱心網友

中國自行改裝點東西好像不需要俄羅斯同意,同“協議規定”毫無關系。但是根據美國的情報,我國目前處于“能設計不能制造”的階段,就是說造幾臺發動機做實驗可以,大規模量產有困難,所以依舊大量進口俄羅斯發動機。美國的情報很好的解釋了你的疑問。“生產數量還受到俄國的控制嗎”的問題,嚴格說200架的配額已經不少了,我國200架國產,加上200架進口,就是400架,高檔戰機已經足夠了。我國還會制造國產中低檔飛機高低搭配。再說如果確是必要還可以再購買“許可證”,但是可能性不大,因為我國肯定會瞄準下一代戰機,不可能在Su27系列上花費更多的軍費。

熱心網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J11B是民間的傳說.官方從來沒有確認.更有甚者,有人將J11B作為海軍艦載型,這就更沒譜了.其次,從中俄雙方的協議看,J11是SU27在中國"組裝"的協議.SU27的所有配件均從俄羅斯今后,在沈陽組裝.沒有資料表明俄羅斯同意將J11的雷達\航電系統和發動機換為中國自產的(事實上,WS10因體積不配套,一直未能應用在J11上.)這份協議規定是很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