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什么是博客?博客就是展現你自己的舞臺...要明白什么是博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看看別人的博客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先舉個例,比方說前陣子開始紅遍半邊天的達貝妮(香港米蘭站),她的博客地址是: ,點擊去她的博客瞧瞧后,再回來接著看下面詳細的說明,當然,實踐出真知,你也可以花一點點時間注冊然后親自使用你自己的一個博客,試一下就更有體會了.什么是博客?有人說互聯網正在經歷一場類似紙張的出現給社會帶來的那樣的變革,隨著一種新的信息管理和發布工具逐漸被大家認識和使用,互聯網的“個人舞臺”時代已經迎面走來,這種新的信息組織和傳播方式,就是Blog。Blog簡單來說是“Weblog”的縮寫,中文把Blog譯為“網志”、把寫Blog的“Blogger”譯為“博客”。著名中文Blog介紹者毛向輝曾經這樣問他朋友:“你還記得自己100天前在做什么嗎?如果你寫Blog,就可以知道那段時間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這個簡單的問題正是blog最基礎的一個功能:網絡日志。但Blog又遠遠不同于簡單的“日志”——每個Blog因為內容和目的不同從而蘊藏了大量的各種豐富的信息,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新的“網絡社會關系”。由于Blog有兩大重要的功能RSS和Trackback:通過RSS可以及時的看到自己關注的站點的更新,通過Trackback則可以得到對方引用了自己文章內容的反饋通知,同時得到反饋信息進行很多互動的思想交流和學習,并且Blog之間的相互鏈接可以看到其他到志趣相投的blog,這樣實際上Blog這個載體完全實現了網絡的“社會化關系”。也正是因此,Blog成為社會性軟件(SocialSoftware)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Blog是基于個人信息的發布平臺,也自然成為一種新的媒體發布形式。Blog的出現,使得出版成為個人行為,實現了個人出版的自由。有人說Blog是“通向個人媒體3。0時代”,就是以Blog為趨勢的自媒體(Memedia)。簡單的一點的Blog記載了日常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識和他人分享、交流,同時又通過“六度空間”結識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而越來越多專業知識的Blog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Blog更多所蘊涵的巨大的信息價值:不同的Blog選擇不同的內容,收集和整理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專業Blog——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獲取信息的來源是一些固定的Blog。而Google去年收購了 ,也正是因為Blog包涵了海量的價值信息。我們用搜索引擎搜某個博客的名字,搜索結果的第一條往往就是他的Blog。隨著博客人數的增加,Blog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且在改變傳統的網絡和社會結構:網絡信息不再是虛假不可驗證的,交流和溝通更有明確的選擇和方向性,單一的思想和群體的智慧結合變的更加有效,個人出版變成人人都可以實現的夢想——Blog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中文Blog的發展剛剛開始,我們已經迎來了個人舞臺的時代。
熱心網友
網絡日記(寫...的人)
熱心網友
Weblog是Web Log的縮寫,中文意思是”網絡日志”,后來縮寫為Blog,而Blogger(博客)則是寫blog的人。一個博客(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博客(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涉及各行各業。許多博客(blog)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傾向于個人情感的體現活動。其它博客(blog)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博客(blog)好象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博客(blog)的人就叫做 Blogger或Blog writer。 具體說來, 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件,在網絡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其實博客(blog)的定義和認識可以說并沒有統一的說法。或者說博客(blog)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學習方式和交流方式,是"互聯網的第四塊里程牌”。下面引用一些關于博客的比喻,以此形象說明: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博客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在網絡上發表博客(blog)的構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并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 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絡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博客(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于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博客(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