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短篇小說集,請問它在國外的讀者多嗎?外國人喜歡里面的故事嗎?它在世界文學中處于什么地位?
熱心網友
很多啊!
熱心網友
有。在一般人看來,研究用中國古代文言文寫就的《聊齋志異》似乎是中國人的專利。可事實上,許多外國人對《聊齋志異》的熟悉程度不亞于中國人。 新近在《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里山東省淄博市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聊齋學討論會上,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的外國專家學者達20多人,占與會總人數的五分之一。 美國洛杉磯波摩納學院的白亞仁博士自從1977年開始接觸《聊齋志異》以后,已撰寫了近20篇研究“聊齋”的論文。為使自己的研究更深入,他曾五次到《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里山東省淄博市實地考察。 他說:“作為一個西方人,接觸海外流散資料的機會要比中國國內的聊齋學者大一些,這一長項很可能會填補學術研究的空白。”80年代,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發現了一份中國人的家譜,堪稱海外孤本,對于理解蒲松齡的一首詩很有幫助。 談到《聊齋志異》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白亞仁認為,無論從內容還是創作手法上,都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我經常給我9歲的女兒講‘聊齋’故事。”白亞仁說。 我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以其巨著《聊齋志異》與法國的莫泊桑、俄羅斯的契可夫并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既是一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也是一部當時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上至帝王將相,下至乞丐妓女,各色人物幾乎無所不包;政治文化、婚喪嫁娶、節令民俗、游戲娛樂等都有涉獵。 這部小說集中穿插的詩歌類作品有56篇,占總數的十分之一強,各種詩、詞、曲、民歌、謎語、酒令等幾乎無所不備。在散文形式與性質的表現上,《聊齋志異》故事情節曲折有味,吸收發展了傳奇和史傳文學的特點。同時,這部巨作結構布局緊湊,人物形象有聲有色,語言機趣,又極具戲劇色彩。 “我覺得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說之一。”哈佛大學的朱迪博士說。 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通訊院士李福清為與會者帶來了俄羅斯人研究《聊齋志異》的新成果。 他說:“自從1878年發表《聊齋志異》的第一篇譯作以來,已出版有關蒲氏作品俄譯本29種,論述蒲氏的文章22種。三代漢學家中每一代都產生了著名的蒲研學人。蒲研成績在俄國漢學史上可謂蔚為壯觀。” 李福清院士還給人們解除了一個疑團:“多年來,在中國蒲學界,一直流傳著《聊齋志異》另半部手稿在俄羅斯的說法。現經大量材料證明:另半部手稿不在俄羅斯。” 韓國高麗大學教授崔溶澈介紹了韓國研究《聊齋志異》的新信息。他說,《聊齋志異》在18世紀中葉就已流傳到了朝鮮半島。聊齋學在韓國的研究興盛于20世紀80年代以后,主要集中在碩士、博士論文及學術雜志上。目前,韓國的聊齋學研究隊伍已有數十人。 日本山口大學教授阿部泰說:“早在日本明治時代,《聊齋志異》就已被譯為日文廣為流傳。二十世紀初,《聊齋志異》在日本得到了進一步普及,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著。” 文學和思想的魅力超越時空。我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傾畢生精力和心血撰寫的《聊齋志異》300年來在全世界產生了廣泛影響。到目前,《聊齋志異》外文譯本的語種共有20多種,包括英、法、德、意、西、俄、日、韓、越等。(。
熱心網友
有啊,中國古代很多小說國外都有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