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電解質?怎么來看什么是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盡量講簡單點~~謝謝
熱心網友
電解質 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例如酸、堿和鹽等。凡在上述情況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例如蔗糖、酒精等。判斷某化合物是否是電解質,不能只憑它在水溶液中導電與否,還需要進一步考察其晶體結構和化學鍵的性質等因素。例如,判斷硫酸鋇、碳酸鈣和氫氧化鐵是否為電解質。硫酸鋇難溶于水(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4×10-4 g),溶液中離子濃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導電,似乎為非電解質。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鋇卻幾乎完全電離(20 ℃時硫酸鋇飽和溶液的電離度為97。5%)。因此,硫酸鋇是電解質。碳酸鈣和硫酸鋇具有相類似的情況,也是電解質。從結構看,對其他難溶鹽,只要是離子型化合物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盡管難溶,也是電解質。氫氧化鐵的情況則比較復雜,Fe3+與OH-之間的化學鍵帶有共價性質,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鋇還要小(20 ℃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膠體,其余亦能電離成離子。但氫氧化鐵也是電解質。判斷氧化物是否為電解質,也要作具體分析。非金屬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們是共價型化合物,液態時不導電,所以不是電解質。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導電,但也不是電解質。因為這些氧化物與水反應生成了新的能導電的物質,溶液中導電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電離,而它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亞硫酸為電解質。金屬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離子化合物,它們在熔化狀態下能夠導電,因此是電解質。可見,電解質包括離子型或強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非電解質包括弱極性或非極性共價型化合物。電解質水溶液能夠導電,是因電解質可以離解成離子。至于物質在水中能否電離,是由其結構決定的。因此,由物質結構識別電解質與非電解質是問題的本質。另外,有些能導電的物質,如銅、鋁等不是電解質。因它們并不是能導電的化合物,而是單質,不符合電解質的定義。強電解質、弱電解質本質區別:電解質——全部電離(即強酸、強堿、鹽)為強電解質,反之,則為弱電解質。。
熱心網友
電解質的定義: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強電解質是在水溶液或熔融態下導電能力強的物質,如強酸、強堿,鹽。弱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態下導電能力弱的物質,如:弱酸、弱堿等。
熱心網友
電解質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例如酸、堿和鹽等。凡在上述情況下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例如蔗糖、酒精等。強電解質是在水溶液或熔融態下導電能力強的物質,如強酸、強堿,鹽。弱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態下導電能力弱的物質,如:弱酸、弱堿等。
熱心網友
再溶解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為電解質,相同物質量濃度的情況下,導電能力強的為強電解質,反之為弱電解質
熱心網友
電解質定義:凡化合物溶於水能導電者 酸:硫酸,鹽酸,硝酸…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鹽:氯化鈉,硝酸鉀… 離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極性鍵的共價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為離子,沒有分子存在,所以,不存在分子和離子之間的電離平衡。這樣的電解質屬于強電解質。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為離子。如強酸、強堿和大部分鹽類是強電解質。電解質的強弱沒有絕對的劃分標準,強弱電解質之間并無嚴格的界限。通常所說的電解質強弱是按其電離度大小劃分的。強電解質,是指通常情況下,電離度在30%以上的電解質,如強酸、強堿和大部分鹽。反之為弱電解質
熱心網友
一、電解質與非電解質1.電解質電解質的定義: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說明] 定義/概念中的關鍵點/字:Ⅰ 兩個“狀態”:水溶液:規定必須為水溶液,是在高中的狹義定義,可以擴展/拓展/擴充到所有溶液,這在信息題中可能出現。熔融態:即高溫時的純液態,這是大多數/部分電解質在高溫下才熔化/融化為液態。Ⅱ “或”:兩個狀態只需居其一即可/成立/符合,不一定兩個狀態都必須能導電。 如:酸只在水溶液中導電,而在液態時不導電(如果某酸在液態有質子自遞反應且平衡常數較大,那么該酸/它在液態時的介電常數和導電性也較高),但仍屬電解質。Ⅲ “能導電”:ⅰ “能導電”指電解質在定義中的兩個狀態下/中可以導電,而非它本身可以導電。ⅱ 電解質不一定導電,導電物質不一定是電解質。如:屬電解質的酸在固態和液態時不能導電,屬電解質的堿和鹽在固態時也不能導電。金屬單質、電解質溶液能導電,但都不是電解質。ⅲ “能導電”也可定義為“發生電離”,兩者等價/相一致,不矛盾,可以從兩者各自的定義上考察便可得證。ⅳ 電解質必須是其本身電離出離子來導電,否則就不屬于電解質。如:酸性非金屬氧化物和氨氣由于本身在定義中的兩個狀態下/中不能夠導電,雖然/只是它們溶于水后生成的酸和堿溶液能夠導電,因此它們不是電解質。ⅴ 所有電解質在固態/體時均不導電。Ⅳ “化合物”:電解質一定是純凈物,而一定不是混合物(如:溶液);一定不是單質。2.非電解質非電解質的定義:非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和/與熔融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說明]Ⅰ 一般來說,大部分/強堿性氧化物、酸、堿、絕大部分鹽都是電解質;其他化合物是非電解質。Ⅱ 以上的敘述中所提到的酸堿均是指阿侖尼烏斯酸堿。二、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1.強電解質強電解質的定義:強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完全/全部電離(為離子)的電解質。2.弱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定義:弱電解質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部分電離(為離子)的電解質。[說明]Ⅰ 電解質的強弱除了與本身的性質有關外,還與溶劑有關。所以在討論電解質的強弱時,必須指明溶劑類型。一般未加說明時,均治水為溶劑。如:醋酸在水溶液中表現為弱電解質的性質,而在液氨溶劑中卻表現為強電解質的性質。4.強弱電解質的聯系與區別比較項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相同點都屬于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都能電離和導電。不同點電離程度 完全/全部電離// 部分電離電離過程不可逆過程,不存在電離平衡 可逆過程,存在電離平衡電離方程式中使用的連接符號連接 =或箭頭 // 可逆符號在離子(反應)方程式的表示形式 可溶的:拆寫為離子符號;不/難/微溶的:化學式// 一律用化學式表示在水溶液中的微粒種類 水合離子、水分子 // 水合分子、水合離子、水分子共存構成物質的化學鍵離子鍵或強極性共價鍵 // 弱極性共價鍵物質類別/化合物屬類 強酸強堿大部分鹽 // 弱酸弱堿少數鹽(包括中強性的)、水[說明]Ⅰ 強酸:HCl, HBr, HI, HClO4, HBrO4**, HIO4**, HClO3*, HBrO3**, HIO3**, H2SO4, HNO3, C6H5SO3H(苯磺酸)*, H(H2NSO3), HONHSO3H**, HSCN**, HBF4**。Ⅱ 含氧弱酸:非羥基氧越多,酸的酸性越弱。Ⅲ 強堿:NaOH, KOH, RbOH*, CsOH*, FrOH**, Ca(OH)2, Sr(OH)2*, Ba(OH)2, Ra(OH)2**, 。5.解強弱電解質判斷類題的方法與步驟:(1) 該物質的電離程度(2) 該物質的化學鍵類型(3) 該物質的化合物屬類/物質類別(4) 該物質的電離方程式中的連接符號[說明]Ⅰ 當這四個方面發生矛盾時,電離程度是最根本的區分標準,化合物屬類/物質類別是最常用、使用起來最便捷的區分標準,而化學鍵類型僅是參考的區分標準。Ⅱ 對某些特殊物質的判斷ⅰ BaSO4:雖因BaSO4溶解性/度極小,水中能自由移動的例子很少,致使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它們的水溶液導電性很差/弱/小,但溶解于水的那一小部分BaSO4完全電離,且BaSO4在熔融時完全電離,能導電,故BaSO4是強電解質。(BaSO4(s) (BaSO4(aq)→)Ba2+(aq)+SO42-(aq))ⅱ CaCO3:對于只能通過考察溶解于水的那一小部分CaCO3是否完全電離,來判斷得出CaCO3是強電解質的結論,而不能用考察CaCO3在熔融時是否完全電離來判斷,因為CaCO3在高溫熔融時已經/會發生分解反應,變成了CaO, CO2。ⅲ HF:雖然HF由強極性共價鍵構成,而且HF能無限地溶于水/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是由于HF(aq)中會形成氫鍵的因素導致HF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度很小,結果HF是弱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