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寫一篇作文,字數不得少于600字.
熱心網友
1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想要記住所有古人創造出來的精美詞句;假如記憶可 以移植,我想要記住所有有趣的故事;假 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想要記住所有哲 人講過的道理;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也想記住所有的數字符號和化學元素,以 及物理方程… …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想要記住的東西太多了。因為世界如此之大,其間無 奇不有,美麗的文學無處不有,深奧的科 學無處不在,我希望能將這一切存放 在我看似很小的大腦中。如此,我便可以在揮筆成文時,揮灑出許多美詞佳句; 我便可以在游 訪名山大川時,體味古人當時的心境,吟誦絕妙的佳句;如此, 我便可以在大自然中暢游之時,發現它其中有趣的規律,奧妙的組 合,神奇的 變化。那時,世界對于我們將妙不可言。 假如貝多芬能記住以前所有的樂譜,那么他的音樂天賦將更能得到徹底的發 揮;假如魯迅能記住歷史上所有文學精品 ,相信他對于敵人的抨擊會更有力 度;假如毛澤東記住了歷代兵法,那么他帶兵打仗時定能少犯錯誤;假如……似 乎如此,人便會 變得更聰明,世界也顯得更小,人的力量也就隨之增大,人便 會更多地記住世界,更努力地改變世界,使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更 加美好。 假如記憶能夠移植,人們便有機會記住前人的研究,在此基礎之上開展自己 的研究,這種時間上的縮短無疑會使科學 發展的速度增快。而我們這些高三學 生也不會有面對一摞摞書本的無奈了,我們渴求知識,我們希望自己學盡世間所 有,然而時間 與能力都限制了我們,使我們不得不承認能力有限。 但假如記憶真的移植了,它會不會使原本勤勞的人變得懶惰了,使我們這些 原本善于記憶的人變得愚笨和遲鈍了呢? 俗話說,機器越磨越耐用,腦子越用 越靈活。我不知道假如記憶真的被移植,人的記憶力是否會隨之退化,但我相 信,人原本的記 憶能力定會隨之降低。 因此,假如記憶真的可以移植,我們也應善加利用,不要忽略掉對自己的能 力訓練。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會更努力地學習,記住更多的東西,豐富自己,提高 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人。 2。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常常聽到同學們在閑談時這樣幻想,“要是高考時我能和英語老師換換腦袋就好了,我要有他那樣的水平,考上名牌大學絕對沒問題!”隨之而來的多半是大家的一陣大笑。 假如,有一天記憶真的可以移植,那會怎么樣呢?克隆?移植?然后大甩賣? 如果真的有一天,記憶可以在醫院里像買感冒片一樣輕松地得到,我想,這個社會就真的亂套了——人人都會去占有偉人的記憶。 學校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公司招聘時再也不用看學歷,只需要問一問,你的記憶是愛因斯坦的還是牛頓的;所有的家庭,室內裝飾都會與牛頓故居一模一樣……人人都成為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那么那個過去純真、無知的“我”到哪里去了? 誠然,能擁有偉大人物的記憶可以帶來許多好處,偉人們的處世方法、偉人們的高深思想都可以為我所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一旦“我”的思想越來越受到偉大思想的壓制后,迷失自我便不可避免了。 事物總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總會向深度和廣度不斷延伸。偉人的思想,在他們的時代或許是峰頂,甚至可以“透過幾個世紀的迷霧,看到遙遠的未來”,但對于我們來說,更需要的應該是一種強烈的自信和勇敢的創新精神。 面對著日新月異的世界,對任何昨天的東西,我們都需要有“揚棄”的態度,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待“記憶”,也應如此。我們既應看到過去的人們在當時的條件下取得成功所用的科學方法、求是態度,認識吸取前人總結的經驗和探索的規律,更應該更上一層樓,力爭看得更高更遠。如果只是一味地躺在記憶中,就算“公式”知道再多,也只能說這是前人的東西。對于“我”而言,依舊是沒有什么新玩意,頂多只是個出色的“古董商”罷了。 站在21世紀的門檻前,我們每個人更應該體會到擁有創新精神的緊迫性。假如有一天,記憶真的可以移植,有人向我兜售牛頓的記憶時,我一定會拒絕。因為我希望成為牛頓式的人物,而絕不希望成為一個活在他的記憶中的人。 3。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將歷史重現,讓人們莫忘四、五十年代發生在美國洛杉磯市的光化學煙霧事件, 讓他們再不能對數以百萬計的燃油 機動車組成的大規模流動煙囪視而 不見;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給人 們移植發生在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病”患者的痛苦記憶,讓他們時刻不忘工業廢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積極 治污,保護環境。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重溫去年發生在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讓人們在發展中注意生態保護;不再任意毀林開荒;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將告訴每一個炎黃子 孫,孕育華夏文明搖籃的黃河已經斷流,如果我們再失去長江,那么,我們 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如何面對后代的唾棄。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把已經 滅絕了的動物朋友們的容顏移植到每個人的腦中,告別人類自己作為動 物天敵的身份,給野生動物多留一塊 棲息地;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還要 告訴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在已滅絕的 24億個物種中,60%是本世紀滅絕的。 我們應該捫心自問,當地球上所有的 物種都滅絕后,人類還能獨自 前行多久?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要把恩格 斯的警告植入每個人的腦中:“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 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 都報復了我們。”可是多少年來,我 們竟一直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或砍 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成圍湖造田, 與龍王爺爭奪地盤!什么時候我們才能改變“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 斗,其樂無窮”的思維定勢,尊重自然,愛護自然呢? 記憶是教訓,記憶是警告。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就讓我們以史為 鑒,多一點環境憂患意識,讓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壽終正寢,在發展 中保護環境,在環境保護中促進發展。 。
熱心網友
這不是1999年的高考語文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