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結束快60年了,60年彈指一揮間,向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今晚看了央視二戰系列的“轉折之戰”,有感而發。我們知道抗日戰爭史在我國還是一片空白,原因我就不說了。在歷史課上我們只學到了“平型關大捷”和“百團大戰”,前幾年還看了一部電影叫《血戰臺兒莊》。在其它渠道我還知道了有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廣州會戰、昆侖關大捷、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等等。我認為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英烈,不管他姓國還是姓共,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豪,他們在中華民族生死危亡之際,拋頭顱、灑熱血,我們應當讓我們的后輩子孫永遠記住他們。為什么我比較關注昆侖關大捷?前些年我看到一本書,叫《中日緬甸大角逐》,寫的是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潰敗到印度后,重整軍威,又從印度殺回到祖國,讀來令人蕩氣回腸。里面就提到了昆侖關大捷,可惜這次戰役我不了解,心中一直感到遺憾。另外,還提到參加昆侖關大捷戰役的有我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200師,我也比較感興趣。希望知道的朋友不吝賜教。
熱心網友
1939年11月,日軍為截斷桂越(中國南寧-越南諒山)交通線,由第21集團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指揮第5師、臺灣混成旅在海軍第2派遣支艦隊、第3聯合航空隊支援下,企圖自欽州灣登陸,攻占桂南地區。中國第四戰區第16集團軍總司令夏威將所部部署于廣東防城(今屬廣西)、陽江及廣西貴縣、南寧間廣大地區,企圖利用郁江以南地區既設陣地逐次抵抗消耗日軍;爾后,相機轉入反攻。 11月15日,日軍在欽州灣龍門港登陸,突破守軍第一線防御陣地,24日攻占南寧。日軍主力旋北上,先后攻占高峰隘、昆侖關;一部兵力西進,12月21日陷龍州,截斷桂越國際交通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決心收復南寧,先后調集14個師、100架飛機,由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指揮,分兵三路反攻南寧。12月18日,中國軍隊發起攻擊。北路軍主力第5軍由杜聿明指揮,在炮火掩護下以戰車引導步兵向昆侖關正面發起攻擊,另以一部兵力迂回昆侖關側后,先后奪取昆侖關日軍前沿陣地及五塘、六塘等地。中國空軍出動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東、西路軍亦先后分別向欽縣、龍州、高峰隘等地發起攻擊。在中國軍隊打擊下,龍州日軍被迫放棄該地,回援南寧。駐南寧日軍第5師第21旅馳援昆侖關。24日,第5軍榮譽第1師于九塘東北枯桃嶺向該旅攻擊,予敵重創,擊斃旅長中村正雄少將。29日,第5軍在友鄰協同下發起總攻,戰至31日收復昆侖關,獲昆侖關大捷。殲滅日軍4000余人,擊落、擊毀日機20余架。日軍第21集團軍鑒于在昆侖關失敗,急調駐廣東的第18師、近衛混成旅增援桂南地區,再攻昆侖關。蔣介石亦從內地調兵增援桂南。但中國軍隊尚未集中完畢,日軍即于1940年1月28日開始進攻,第5師、臺灣混成旅對高峰隘亙昆侖關之線實施正面攻擊;第18師、近衛混成旅分由良慶、七塘經甘棠、那河迂回賓陽。2月1日,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接替白崇禧指揮桂南作戰。2月2日日軍攻占賓陽,3日再奪昆侖關,8日陷武鳴,9日開始回撤。第18師調回廣東;第5師、近衛混成旅、臺灣混成旅編組為第22集團軍,駐防南寧、欽縣、防城及其外圍據點。中國軍隊乘勢追擊,先后收復賓陽、武鳴、昆侖關等地。此后,雙方對峙。7月,日軍攻陷龍州。9月,日軍第21集團軍主力陸續進入越南。10月,第四戰區第16、第35集團軍(共6個師)乘勢發起反攻,先后收復龍州、南寧、欽縣。11月30日收復鎮南關(今友誼關),將日軍全部逐出廣西,會戰結束。 200師前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屬戰車營(營長彭克定)。1936年1月,該營改歸交輜學校指揮。1937年3月,該營與交通兵第2團裝甲汽車隊改編為裝甲兵團(團長杜聿明),由軍政部直接指揮。 1938年1月,該團于湖南湘潭擴編為第200師(五團制,20000余人),以原團長杜聿明擔任該師首任師長。該師為我國第一個機械化師,由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4月,該師在上高與第20軍團開展聯合軍事演戲,以測試對機械化部隊的運用。5月,該師抽調戰車營、工兵營、裝甲汽車隊、高射炮隊、摩托搜索隊、戰防炮營、步兵營各一,組成突擊軍第1縱隊,由副師長邱清泉率領北上開赴蘭封與日軍作戰。是月下旬,該縱隊在貴李寨、羅王寨、三義寨等地初露鋒芒,配合友軍擊退日軍土肥原師團,收復圈頭水口、三義寨等地。6月,該縱隊轉移開封。既而移駐鄭州。9月在信陽配合友軍作戰。此后該部開赴陜西由第1軍指揮,脫離第200師建制。11月,該師擴編為新編第11軍,其所屬機械化部隊全部改為軍部直轄部隊,該師降級為步兵師(9000余人)。師長杜聿明升任新11軍副軍長,以第89師副師長戴安瀾繼任師長。改編后該師開赴廣西全州整訓。 1939年3月,該師開赴廣西界首參加全國軍隊校閱,第5軍名列第一,該師為第5軍第二名。9月,該師擬開赴湖南衡山,擬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該師抵達后會戰已經結束,乃就地待命并接受第9戰區司令長官檢閱。11月,該師作為第二期整訓部隊,接受第9戰區前敵總司令羅卓英督練。是月中旬,日軍在廣西欽州灣登陸,該師緊急車運南寧,配合友軍第135師協同守備南寧城郊。12月中旬,日軍第5師團騎兵第5聯隊、第21聯隊一部占領昆侖關,該師奉命集結于三塘參與對昆侖關的反擊作戰。當榮譽第1師因傷亡慘重退出戰場后,該師接替任務,在坦克的協同下繼續攻擊昆侖關。是月下旬,該師將日軍分割包圍,并斷絕日軍補給線。隨后在友軍榮1師、新22師、第159師的配合下對昆侖關發起總攻,與日軍三次爭奪昆侖關,終于在本年的最后一天完全收復昆侖關。是役,第600團團長邵一之在攻擊二塘附近日軍陣地時不幸陣亡。 1940年1月初,200師在昆侖關經過短暫休整后繼續加入對昆侖關附近之八塘的進攻。但是因日軍增加守備力量,該師經過7天的連續沖鋒,最后因部隊損失慘重,被迫將防務交由第36軍接替,該師后撤整補。4月,該師因在昆侖關的所受損失過重(兵員損失近三分之二),開赴湖南祁陽接受新兵開始長時期的整補。 1941年6月,該師移駐貴州安順。12月,移防云南保山。 1942年3月初,該師附軍屬騎兵團、工兵一個營入緬支援英軍作戰,接替英軍在同古(又稱東吁)的防務。是月下旬,該師在同古以北與日軍第55師團發生戰斗。經過三晝夜激戰,數次擊退日軍第55師團112聯隊的進攻,但是自身也為日軍第112聯隊包圍,聯絡補給均告中斷。在友軍新22師、第96師解圍失敗后,該師最終奉命突圍,其余奉命掩護撤退之部隊最后皆奮戰殉國。第200師在同古堅守12天,迫使日軍第112聯隊停止進攻,等待第56師團的增援。同時,該師成功掩護友軍英緬軍第1師一部逃出日軍包圍圈。4月下旬,該師奉命進攻東枝,經3天激戰,擊退日軍第113聯隊,收復東枝。隨后該師向雷列姆以北攻擊前進。不久東枝再次為日軍攻克,孟瑙也隨之失陷。第200師此時奉命以一部攻擊臘戎當面之日軍,并以一部固守臘戎,掩護第5軍、第6軍向我國云南撤退。5月上旬,該師向八莫、南坎撤退,途中與第5軍補訓處回合,并沿途收容第6軍、第66軍散兵1000余人。在該師穿越昔卜、摩谷公路時,遭到日軍第56師團伏擊,部隊被打散,團長柳樹人陣亡,師長戴安瀾在負重傷后為參謀長周之再救出。6月中旬,該師殘部經過艱難的撤退終于抵達云南永平(第200師入緬之役損失5000余人)。師長戴安瀾在撤退途中因傷重無法救治而亡,以副師長高吉人繼任師長。該師在遭受昆侖關、緬甸兩次重創后,骨干大量損失,此后該師移駐昆明近郊——馬街,開始了長期編練,部隊官兵擴編至12000余人。 1944年8月,為策應駐印軍對日軍的反攻,該師開赴保山集結,隨后康復前線協助友軍作戰。9月初,該師加入對于龍陵的戰斗。由于該師初到戰場,未明前線形勢,陡遭日軍反擊,其先行加入戰斗的先頭團第599團被日軍迅速擊潰,其中兩個營損失慘重,營長皆陣亡。隨后該團殘部被配置在5412高地,奉命以殘破部隊對日軍發起反擊,又遭日軍挫敗。是月中旬,該師第600團、第598團先后抵達,旋即對日軍發起新一輪進攻,在炮兵的掩護下先后奪取三個高地,并收復龍陵老城和文筆坡。隨后該師奉命固守陣地,并補充第599團。10月中旬,該師在得到第5軍軍屬工兵營、炮兵營、通訊營、戰防炮營的支援下,開始向非吹坡、老龍潭等地攻擊前進。11月初,該師在相繼收復老龍潭、石老虎、老糧臺后向芒市迂回。于是月中旬收復芒市后在螞蝗山遭到日軍反擊,在擊退日軍的進攻后該師乘勝追擊,并于12月初收復遮放后繼續向前攻擊,陸續收復雙坡、拉隆、邦打、拱撒、河邊寨。 1945年1月中旬,該師以奇襲的方式攻占日軍重要據點回龍山。隨后該師配合友軍收復象鼻山、腰子山、冷山等日軍據點。畹町為友軍第2軍收復后該師回駐昆明市郊。3月,該師換裝美械。師長高吉人升任第5軍副軍長,以第49師師長羅友倫繼任師長。4月,師長羅友倫調任第207師師長,以美國戰車學校畢業生廖慷繼任師長。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該師移駐羅次。9月,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奉命以武力解決龍云所部,該師即在駐地以宴請滇軍炮兵團為名,命臨時受該師節制的第96師287團將該炮兵團繳械。第600團團長董瀚因空難殉職。10月杜聿明調任東北保安司令長官,該師抽調第598團作為司令長官部特務團脫離建制。該師另抽調所屬第599團、第600團各一部作為基干新編第598團。 1946年3月,第5軍各部開赴武漢,該師被留駐云南開遠,負責滇南地區的守備任務,暫由昆明防守司令部節制。10月師長廖慷調任第45師師長,以副師長熊笑三繼任師長。12月,該師北開武漢,歸還第5軍建制,負責清豐至濮陽之間公路沿線的護路任務。1947年1月,該師移防徐州。4月,奉命向梁山出擊。當梁山為友軍第96師攻克后,該師作為第5軍左路部隊繼續追擊撤退的解放軍, 但是卻被解放軍阻擊部隊牢牢牽制,無法前進。直到解放軍主力撤過黃河后,該師才得以前行,并以所屬第600團渡河追擊解放軍。5月,該師轉入魯中,進駐新泰,旋向羊流店攻擊前進,既而協同友軍第45師攻占萊蕪,再向博山攻擊前進。6月下旬,該師奉命掩護友軍整11師左后方向解放軍沂蒙山區進攻。7月,該師向泗水攻擊前進,既而后方發現解放軍游擊部隊,逐回駐博山清剿。是月下旬,友軍整編第84師一部在汶上為解放軍圍攻,該師奉命并向濟寧發動攻擊,以配合第45師前往解圍。8月下旬,該師以所屬第600團擔任主攻奪取濟寧后向西追擊解放軍,在厲家崗、徐家莊、沈官屯與解放軍交戰10余次,接連獲勝。隨后從白浮圖出發,迅速抵達郭莊向解放軍發動猛攻,成功為整84師解圍。9月,該師在袁口整編為第200旅,原師長熊笑三改任旅長。整編后該旅又向丁里長發動攻擊,在打退解放軍的反擊后,該旅即乘勝攻占丁里長。11月,該師駐防于魯西地區開始休整。 1948年4月,旅長熊笑三升任整編第5師副師長,以整編第5軍副參謀長兼交通輜重兵團團長張毓英繼任旅長。5月,解放軍攻擊民權,該旅奉命開拔越隴海路進入豫東協助友軍作戰。6月,解放軍攻擊定陶,該旅又回援山東。入魯后該旅于曹縣集結,隨后向馬樓發起攻擊。由于解放軍利用地形構筑據點、鹿砦,該旅往往是以慘重代價才得攻取一、二據點,整200旅在此與解放軍膠著7天才攻克馬樓繼續進擊。是月中旬,開封為解放軍攻克,該旅奉命向西南迂回,企圖截擊由開封撤退之解放軍,但是未能完成任務。6月下旬,該旅奉命進攻杞縣以南之桃林崗,由于旅長張毓英將兵力逐次使用,遭受解放軍猛烈還擊,經一天攻擊,所部傷亡慘重,仍未能前進一步。旅長張毓英當即被撤職查辦,以整編第96旅副旅長周朗繼任旅長。同時將該旅改為預備隊使用。7月初,區壽年兵團為解放軍殲滅后,該旅奉命除留第600團牽制解放軍外配合友軍向解放軍迂回攻擊,隨后負責牽制的第600團與迂回部隊分進合擊,終于將解放軍擊退。9月,濟南告急,該師由商邱救援,但是部隊未到濟南已告失守,逐回駐原防。不久該旅恢復第200師番號,原旅長周朗改任師長。11月初,該師在向黃口移動時,其所屬一個營被解放軍包圍,經友軍第45師解救脫離危險。是月中旬,該師集結與徐州。隨后為解救友軍第7兵團,沿林佟山麓攻擊前進。不久該師在林佟山山腰遭到解放軍頑強阻擊,經兩天戰斗始突破阻擊陣地繼續東進。是月下旬,第7兵團被殲,該師回防徐州。當第12兵團被圍后,該師開始撤守徐州,不料在至陳官莊附近時被解放軍包圍。團長劉屏玉在指揮部隊集結時陣亡。該師在占領張廟堂陣地后,即以此為核心陣地固守。 1949年1月9日,解放軍對陳官莊的國軍發動總攻擊,該師與軍部的通信被迅速切斷。隨后在通信兵的聯絡下得知軍部下達了“停止戰斗,自行設法”的命令后,由師長周朗率領開始突圍。但是不久之后即被解放軍包圍殲滅,團長劉明德陣亡;師長周朗、團長蔡香清在衛兵的保護下僥幸逃出包圍圈,但是旋即為地方民兵俘虜;副師長麻心權化裝脫逃。該師另有一部500余人由團長熊道存率領逃至蕭水被擊潰,熊道存被俘。。
熱心網友
關于抗日戰爭的歷史,我們以前的報道是很不尊重事實的,看不到很多國民黨的抗戰報道。我這里簡單說說可歌可泣的淞滬抗戰,前些時候網易、TOM、新浪等也有大量報道。 淞滬抗戰是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一次大型會戰,國民政府下了很大決心,蔣介石親自擔任總司令,調集了近80萬大軍,與近30萬日本海軍陸戰隊展開血戰。由于當時國民黨軍隊裝備實在差:一個團只有一挺機槍(以前關于國民黨政府窮兵黷武的說法實在可笑),其他裝備就不說了。激戰1個月,中國軍隊傷亡333500人,平均每天損失一個師,中國軍人的鮮血染紅了黃浦江。后來陳誠等回憶該戰役,都忍不住淚流滿面,形容上海是個大熔爐,每天焚化一萬多鐵血軍人。。。。。。 在國民黨政府對日開戰后,西方國家紛紛覺得不可思議,他們說“以中國現在的軍事實力要和日本開戰,簡直是發瘋了。。。。。。”然而,在大上海進行的淞滬抗戰,讓外國人看到了中國軍人視死如歸的斗志,中華民族不可屈服的民族氣節。終于得到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贊揚,國際輿論普遍同情、支持中國,美國等國家覺得中國是有希望的國家。從這以后,美國等國際援助開始大量進入中國。。 英勇犧牲的先烈值得每個人尊重,無論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
熱心網友
昆侖關戰役關北中國軍隊為白崇禧的桂林行營指揮,參謀長林蔚;轄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參謀長吳石;第16集團軍,司令夏威。統率:第31軍(軍長韋云菘;轄131師,師長賀維珍;135師,師長蘇祖馨;188師,師長魏鎮。)第46軍(軍長何宣;轄170師,師長黎行??;175師,師長馮璜;新19師,師長黃固。)第5軍第200師(師長戴安瀾。)之一部。連同廣西教導隊獨立步兵1-4團,總兵力約六萬人。接著集結來到的除第5軍之榮譽第一師(副軍長鄭洞國兼師長)、新編第22師(師長邱清泉)之外,第5軍裝甲團、騎兵團、炮兵團、工兵團等全部抵達,當時中國裝備最精良的一個軍全員上陣;蔡廷鍇的第26集團軍;葉肇的第37集團軍;鄧龍光的第35集團軍;以及第5軍所在的第38集團軍亦陸續集結到位。該集團軍司令徐庭瑤,以下第2軍(軍長李延年);第6軍(軍長甘麗初);第99軍(軍長傅仲芳)第36軍(軍長姚純);連同輔助部隊,共達30萬之眾。固守昆侖關及關南的日本第21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中將)之一部,轄第5師團(師團長今村均中將;轄第9旅團,旅團長及川源七少將;第21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臺灣混成旅團,旅團長鹽田定七少將。)連同海軍陸戰隊(軍艦70余艘)、空軍(飛機100架)共計約三萬人。后期補充抵達的近衛師團;第18師團之一個旅團;兵員總數約10萬人,實際參加戰斗總兵力只有4。5萬人。還在日軍剛占領南寧時,白崇禧即要求立即趁日軍立足未穩,兵力尚薄弱馬上發動反攻。未獲蔣批準后,白要求杜聿明向蔣和軍委會提出反攻要求,杜贊成,并于12月1日發出要求電報:“重慶委員長蔣,軍令部長徐。重慶軍政部軍務司王司長轉呈部長何鈞鑒:密。目前侵占南寧之敵,其兵力尚不及兩師,此次乘我兵力分散雖僥幸成功,但以交通阻塞,除少數山炮外,其他重兵器及機械化部隊均無使用,而補給尤為困難,現我軍所處情況則實為相反,故此時我軍正宜乘敵孤軍深入后援未濟之時,集結優勢兵力,配合地方民眾,迅速(12月10日前)反攻,以擊破該敵而恢復國際之重要交通,用敢不揣冒昧,謹申關于攻擊前部署意見如下:(略)以上所陳是否有當,伏維鑒核示遵。 遷江第5軍代軍長杜聿明東午參一?!保ā稄V西文史資料》第19輯,第12-13頁。)老蔣疑人也用,用人也疑,可見一斑。身為最高指揮官的白崇禧,屢奏不準便只好求其下屬越級上奏,但也未能如愿。老蔣遲疑不決,貽誤了最佳戰機。所幸日本方面輕敵,在接獲漢奸密報,謂南寧昆侖關以北已有十余萬國軍集結之后,今村均認為是“不可能的事”,未予理睬。而更高層則仍希望繼續開展“謀略工作”,企圖策動桂系反蔣,分裂的中國無疑是有利于日本侵略的。還在八月間,日本駐上海特務機關便派出漢奸做李、白和龍云的策反工作,要求他們倒蔣,日軍給予協助。被李、白、龍云拒絕。12月10日,今村均發出《致李、白將軍書》的通電,表示尊敬李、白治理廣西的業績;此次進攻南寧僅為切斷蔣政權的交通線,希望兩位將軍洞察世界大勢,促進日華提攜。如仍執迷不悟奪取南寧,日軍南寧駐屯軍必勝無疑。最后告知:“對在南寧戰斗中戰歿之將軍部下4200余名勇士,我軍已予合葬于南寧中山公園,鄭重供祭,尚乞安心。”(《日本軍國主義侵華資料長編》上,第505頁。)直至12月7日,蔣突然決定反攻。8日白崇禧將此決定轉達各部,目標“攻略昆侖關而后收復南寧”,各部亦開始反攻準備。中旬,國軍集結基本完成。蔣又派陳誠、李濟深監督白崇禧作戰,第四戰區司令張發奎也由韶關抵達遷江。15日,白以桂林行營名義發出第一號反攻令。白崇禧部署如下:北路軍,總指揮徐庭瑤,部第5軍主攻昆侖關;第99軍第92師繞伶俐圩西進,攻擊七塘側擊昆侖關之敵。西路軍,總指揮夏威,部第一縱隊(司令周祖晃)攻擊高峰隘;第二縱隊(司令韋云菘)在南寧南部蘇圩集結,阻止敵后增援南寧。東路軍,總指揮蔡挺鍇,部何宣第46軍向陸屋、靈山破襲邕欽公路;葉肇的第66軍攻擊昆侖關則翼之古辣、甘棠敵軍。第99軍另外兩師作為戰略預備隊。12月16日杜聿明(此時已任軍長)召開第5軍團長以上軍事會議,布置對昆侖關之攻堅戰。他制定的是“關門打虎”的包圍全殲戰術,以第200師(師長戴安瀾)、榮譽第一師(師長鄭洞國)正面主攻昆侖關;新編第22師(師長邱清泉)為右翼迂回部隊,由小路繞過昆侖關,攻占五塘、六塘,打擊南寧方面日本援兵;第200師副師長彭璧生率兩個補充團擔任左翼迂回支隊,繞甘棠、長安攻擊七塘、八塘,則擊昆侖關之外,堵住其退路并阻擊援軍。昆侖關守敵為第5師團主力第21旅團的松本總三郎大隊。其第42聯隊及第21聯隊在九塘至南寧一線。中日兩軍之最精銳部隊在昆侖關碰撞了。今村均的輕敵再次幫助了中國軍隊,他同日命令第九旅團長及川源七少將率領數千日軍奔襲龍州、鎮南關(友誼關),這支部隊于17日出發,中國軍隊總攻擊時間定于18日拂曉。18日凌晨,戰斗打響。先是炮戰,中國第5軍的重炮兵團以及各師炮營同時開火,日本方面除炮兵外,最令中國軍人頭疼的是上百架飛機的轟炸。炮火延伸后,第200師與榮譽第一師開始攻堅,至夜晚,榮一師攻占了昆侖關附近的仙女山、老毛嶺、萬福村、羅塘和411高地;第200師攻占了653、600兩個高地,并一舉攻占昆侖關主陣地。19日中午,日軍出動飛機狂轟濫炸,今村均派出第21旅團第21聯隊,由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率領抵達昆侖關陣地,并奪回昆侖關。其他陣地也在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激烈爭奪中。新22師右翼迂回部隊占領五塘六塘,其中五塘復被日軍奪回,六塘則始終堅守住,在打擊日軍增援上作用極大,有效地保證了昆侖關戰斗。今村均命令臺灣混成旅團由南寧增援昆侖關時,被邱清泉親率主力堵在六塘激戰;杜聿明不失時機命令鄭洞國派該師鄭庭笈第三團從右翼包圍九塘,鄭團利用黑夜攻占九塘西側高地。20日,昆侖關敵漸不支,頻頻告急。今村均命令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率第42聯隊增援昆侖關,但在五塘被邱清泉部堵截,激戰兩天不能前進。直至22日拂曉,方抵達七塘,又被阻截,中村本人23日上午也受傷。下午1時半,三木大佐告急:“黃昏前旅團如不能到來,第一線難以確保。”另一邊,11日奉今村均命令增援昆侖關的臺灣混成旅團林義雄大佐第一聯隊、渡邊信吉大佐第二聯隊在邕欽路上被175師各部阻擊,不能及時趕赴昆侖關。其渡邊聯隊在陸屋遭遇第524團(團長巢威)阻截,激戰三日不能通過,渡邊大佐被擊斃,殘敵逃回欽縣。20日,今村又命令奔襲龍州、鎮南關的第9旅團分出第三大隊伊藤部隊乘坐105輛汽車返回馳援昆侖關。21日,蔣介石對昆侖關戰役及整個桂南戰役進展緩慢極其不滿,給桂林行營及各參戰部隊下達命令“前方各部隊與炮兵等,如有不積極努力進攻,或不能如限期達成任務者,應即以畏敵論罪,就地處置可也?!保ā斗垂ツ蠈帒鹨劢涍^》廣西博物館藏油印本。)此令發出也非無由,18日西路軍170師發起高峰隘戰斗,19日占領高峰隘附近山頭,但當晚即被日軍偷襲,20日該處失守,國軍敗退至葛圩一帶。白崇禧親自作陣地視察,亦無改觀,始終無法攻占高峰隘,致使阻擊日軍援軍初衷無法實現。而邕龍路伊藤部則在西長圩被131師截擊,22日今村均不得不派南寧僅有的兩個中隊和兩個機槍小隊前往援救,又在蘇圩附近遭188師阻擊。伊藤大隊在西長被圍整三天之久,卻因131師不敢近戰而免被殲之命運。最后,在飛機掩護下,這兩部日軍均得以突圍,26日下午返回南寧。24日,及川支隊接到今村均返回南寧的命令,便銷毀繳獲的大批戰略物資,撤離龍州、鎮南關。白崇禧得知第一批回竄之敵逃脫,第二批又在返回后,唯恐增援昆侖關導致我軍進攻失敗,急電西路軍總指揮韋云菘:“如再放過第二批回竄的敵軍,影響主力兵團方面的戰局,該副總司令應受嚴懲?!保ā稄V西文史資料》第25輯,第27頁。)結果仍被敵軍主力逃脫。地方部隊習慣于保存實力、互相推委使日軍獲益。例如馮璜于11月22日接任175師師長時白崇禧對其交代:“現在大敵當前,第16集團軍各部隊長官間還鬧意見,你見他們時,傳達我的意思,請他們好好的以大局為重,放棄成見,共同抗日?!倍?6集團軍司令夏威則交代馮璜:“抗戰是相當長期的,不可把‘本錢’一下賭光。”(馮璜:《第175師戰斗在桂南》,載于《粵桂滇黔抗戰》第192頁,中國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在昆侖關主攻陣地上,鄭庭笈的迂回部隊建立了功勛。他用望遠鏡發現九塘公路邊大草地上有日軍軍官正集合開會,馬上命令第一營以輕重機槍、迫擊炮集中火力猛擊。炮彈擊中目標,敵軍官死傷慘重,乃至后來不得不空投軍官來補充作戰。中村正雄少將即是被炮火擊中于24日身亡的,只是沒有明確證實是哪一次炮火所擊斃。我軍第二次奪取昆侖關陣地。但不久又被日軍奪回。到23日,僅第5軍正面進攻的兩個師,傷亡就達二千余人,日本軍傷亡也在千人以上。六天戰斗未獲理想戰果,而敵軍援兵已從各地開來,形勢不容樂觀。杜聿明分析兩得兩失的教訓,是日軍在關口兩側有堅固的堡壘工事,組成交叉火力網,致使我軍攻擊失敗。于是決定改變戰法,集中優勢兵力,從外圍攻擊各據點,逐漸縮小包圍圈。25日,榮一師第二團在團長汪波率領下,步炮協作,攻下羅塘南高地,全殲守敵二百余人。這是很重要的突破,杜聿明傳令嘉獎。接著各師、團軍心振奮,依次攻克昆侖關周邊諸高地。 同日,日軍臺灣混成旅團之兩個聯隊到達八塘,中村旅團的第42聯隊更到達九塘。中村正雄被擊斃后,第42聯隊長坂田元一代理21旅團長。經白崇禧批準,杜聿明決定集中全部兵力,一舉殲滅這支日本精銳之師。于是除調回第5軍全部兵力猛攻昆侖關之外,加配葉肇第37集團軍所屬之第66軍和作為總預備隊的第99軍兩個師,將這五個師全部用于打擊八塘以南敵人援軍。28日,重新部署的陸軍第5軍加緊攻關,至30日,昆侖關周圍敵據點和側防機關基本肅清,關里的日本精銳之師――"鋼軍"主力第21旅團已成甕中之鱉!我們有必要著重介紹一個攻堅戰斗。界首高地位于昆侖關北,是敵最堅固的據點。擔任攻堅任務的是杜聿明調撥給第200師指揮之鄭庭笈榮一師第三團。28日晚該團開始攻擊界首高地,盡管敵機在頭上掃射、轟炸,該團士氣旺盛,不顧犧牲頑強進攻。鄭組織爆破手,以手榴彈塞進敵據點槍眼,該團九個步兵連,七個連長傷亡!鄭庭笈身邊的司號長李均也中彈犧牲,鄭庭笈始終戰斗在第一線,終于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30日,新編第22師鄧軍林團勝利攻克昆侖關。這是一個漂亮的攻堅戰、殲滅戰。說全殲第21旅團是毫不過分的:除擊斃該旅團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之外,還擊斃了第42聯隊長、接任中村的代旅團長坂田元一大佐;第21聯隊長三木吉之助大佐;副聯隊長生田滕一;第一大隊長杵平作;第二大隊長官本得;第三大隊長森本宮等;班長以上軍官陣亡85以上;陣亡士兵4000人以上。這是日本戰后公布的數字。(參見:《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一分冊第68頁。)雖然中國軍隊傷亡更多,在一萬人以上,但基本干部仍健全。日軍第21旅團已經名存實亡了。無論整個桂南戰役最后失敗得如何慘烈,昆侖關攻堅戰都是光輝永駐的。中國軍隊抗擊外國侵略軍,能全殲一個精銳旅團,基本消滅了它的全部指揮官,尚無第二例。日軍戰史稱之為:“通觀中國事變以來全部時期,這是陸軍最為暗淡的年代。”“中國軍隊攻勢的規模很大,其戰斗意志之旺盛,行動之積極頑強,在歷來的攻勢中少見其匹。我軍戰果雖大,但損失亦為之不少?!保▍㈤啠骸稇鹗穮矔4蟊緺I陸軍部》1,第619-626頁。)。
熱心網友
昆侖關戰役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12月至1940年1月,在抗日戰爭的桂南會戰中,中國軍隊在廣西省南寧地區對日軍進行的攻堅戰役。 昆侖關,為南寧北側之天然屏障。1939年12月16日,桂林行營下達了反攻南寧的作戰命令。中國軍隊參戰部隊序列為:第38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所部:第5(是當時全國唯一的一個機械化軍第5軍)、第6、第99、第36等五個軍,共約十三個師。 第16集團軍總司令夏威所部,第31、第46兩軍,共約六個師。蔡廷鍇部,四個步兵團。鄧龍光第64軍二個師。葉肇第66軍二個師。第43軍一個師和教導總隊??哲婏w機一百架??傆嫞?54642人。總指揮為白崇禧。 18日拂曉,中國軍隊第5軍榮譽第1師在戰車及炮火支援下,對昆侖關發動猛烈攻擊,日軍第5師團第42聯隊第2大隊紛紛向核心陣地退卻。至中午,第5軍攻占金龍山、老毛嶺、羅塘、同興等高地,并進至九塘附近。19日凌晨,羅塘及同興北方高地被日軍奪去。榮譽第1師猛攻昆侖關東北之635高地,奪回該制高點。與此同時,新編第22師在五塘阻擊增援昆侖關之日軍。20日,第5軍軍長杜聿明命令第200師強攻昆侖關受挫。21日和22日,中國軍隊連攻昆侖關未克。23日,榮譽第1師第2團向昆侖關西側高地羅塘發動攻擊,于24日晨克復該高地。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前來增援,被榮譽第1師第l團和第3團阻擊在九塘東北枯樹嶺地區,旅團長被擊斃。25日,中國軍隊對昆侖關之日軍連續發動包圍攻擊未克,日軍仍堅守陣地頑強抵抗。28日夜,第5軍主力再次對昆侖關發動圍攻,與日軍在昆侖關隘口周圍的叢山峻嶺上展開激戰,反復爭奪廝殺。 30日,中國增援部隊到達,向日軍發起更猛烈的進攻,相繼攻占了同興、界首及其東南各高地,打破了昆侖關日軍的防線。31日拂曉,杜聿明軍長把指揮所推進至大墳嶺,指揮官兵向日軍猛攻。至8時,第159師占領653西南高地;上午11時,新編第22師攻入昆侖關,迫使日軍向九塘方面退卻。 1940年1月1日,日軍增援部隊到達九塘,與昆侖關潰敗之殘部匯合,企圖再取昆侖關。第5軍決定乘勝攻擊。2日拂曉,第159師、新編第22師、榮譽第1師向九塘、八塘日軍攻擊。3日,中國軍隊克復了控制九塘至昆侖關公路的戰略要點441高地。4日,新編第22師攻克九塘。5日,第5軍繼續追擊日軍,進攻八塘,戰至11日未果,雙方在九塘至八塘之間形成對峙狀態。至此,昆侖關攻堅戰結束。 點評:此役,昆侖關戰役是國民黨正面戰場自武漢失守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中國軍隊共斃傷日軍8100余人,中國軍隊陣亡27041萬余人。 附:作戰地圖 (完)( 本文轉自 軍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