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生命的起源46億年前地球開始形成。那時地球上的溫度很低,外面圍繞著以氫和氦為主的大量氣體,這是地球的第一代大氣。由于地球的質量不夠大,當溫度升高時,氣體分子運動加快,就逐漸擺脫地球的引力而逃逸出來,或被強烈的太陽風吹到宇宙的深處,地球外面的大氣層就逐漸消失。 后來,地球在繼續旋轉和聚集的過程中,由于本身的凝聚收縮和放射性物質的蛻變生熱,使原始地球不斷增溫,內部達到熾熱的程度。由于重力的關系,較重的物質就沉向地球的內部,形成地核和地幔;較輕的物質則分布在地球的表面,形成地殼。最初形成的地殼比較薄弱,而地球內部的溫度又很高,因此,火山活動頻繁,從火山噴出許多氣體形成第二代大氣,又叫原始大氣。原始大氣的成分大致有甲烷、氨、水蒸氣、氫等,沒有氧是還原性大氣。正是這種還原性大氣,在一定能源的作用下(雷、電擊),形成了各種無機物和有機物,為地球上生命的發生創造了條件。 大約在地球產生后5--15億年這段時間內,由于藍藻的光合作用,游離氧逐漸增加,到了20億年以后,由于藍藻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游離氧進一步增加,加上大氣上層的水也在不斷的光解產生游離氧。還原性的大氣才逐漸變成氧化性大氣。 地球上的海洋:地球剛形成時,沒有河流和海洋,并且大氣層里的水分也很少。地球上的水是與原始大氣一起由地球內部產生的。另一方面,地殼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地方龍隆起,形成高原和山峰,有些地方下陷,形成了低地和山谷。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增多并達到飽和,隨著地球溫度降低,水蒸氣冷卻形成雨降落到地面,聚集在一些低洼的地方,形成了湖泊和河流。最后形成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的含鹽量很低,經過幾十億年以后,海水的含鹽量才達到現在的程度。原始海洋成了各種物質總匯集場所,在那里孕育了原始生命。 ★米勒的實驗裝置:美國學者米勒(S。L。Miller)等人,于1953年首次模擬原始大氣成分,用甲烷(CH4)、氨(NH3)、氫(H2)和水蒸氣(H2O),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氨基酸。米勒等人設計的裝置如課本中的圖所示。首先把水加入到500ml的燒瓶中,抽出空氣,加入甲烷、氨、氫的混合氣體。然后把燒瓶中的水燒沸,時混合氣體進入容積為5l的燒瓶中,在這些氣體中連續進行火花放電一周。結果得到20種有機化合物,其中有11種氨基酸,并且有4種是天然蛋白質中所含有的。存在目的: 自然選擇-競爭(食物、領地)-繁殖-變異-有利變異繼續生存。

熱心網友

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我們不能改變的東東,就去適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