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一歲兩個月了,每次吃完西瓜舌苔總會缺一塊,也許和西瓜無關,我懷疑是地圖舌,怎么判斷是不是地圖舌呢,如果是的話會有什么影響?應該注意什么呢?謝謝。
熱心網友
剛好在新浪育兒網上見到一篇文章,供你參考。母親在給孩子喂奶或孩子打哈欠時,有時會突然發現自己孩子的舌頭表面呈不規則紅白相間,象地圖一樣,她們會擔心孩子的舌頭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其實這并不是什么毛病,這在醫學上則稱為“地圖舌”。出現地圖舌的孩子多半體質比較弱,與疲勞、營養缺乏、消化功能不良、腸寄生蟲、維生素B族缺乏有關。地圖舌一般在嬰兒2~3個月時就已出現了,孩于多無明顯的不舒服癥狀,有的可出現輕度痛癢或對有刺激性貪物稍有敏感,這種癥狀可長達數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自然消退。發生地圖舌后,應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地給予口腔清洗。癥狀明顯時可用1%的金霉素甘油等涂布。服用維生素B族及鋅劑也有一定療效。看舌苔調飲食 2005年02月28日 17:48 當代健康報 在臨床上經常見到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小病號,給家長帶來很多麻煩。其實,飲食調理得好與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依據什么來調整孩子的飲食呢? 祖國醫學認為,舌通過經絡直接或間接地聯系許多臟腑的精氣上營使之靈活,所以臟腑的病變,往往能從舌象上反映出來。觀察舌質和舌苔是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家長如果能經常觀察孩子舌苔的變化,及時調整飲食,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正常小兒的舌象應該是舌體柔軟、活動自如,顏色淡紅,舌面有干濕適中的薄苔。一旦患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改變。當出現以下幾種變化,應及時調整飲食,并仔細觀察是否有病態,是否要去醫院診治。 ⑴舌質淡白,舌苔薄白:多為寒證,見于感冒早期,可選擇性質偏溫的飲食,如紅棗糯米粥等,以軟食、羹食為宜。副食選擇清淡性溫的牛肉湯、羊肉湯、蛋花湯、紅蘿卜、洋蔥、紅糖等,并用醋、姜做為調味劑。水果可吃蘋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涼的食物,如涼拌菜、黃瓜、冬瓜、綠豆芽、蟹、螺、鴨蛋等。忌吃冷飲。 ⑵舌苔白膩,或白厚膩:多為寒濕,應選用溫胃健脾、散寒化濕的食物,品種同上。少用甜膩厚味的食品,否則會導致腹脹及食欲減退。 ⑶舌苔微黃,或黃膩:為脾胃濕熱或腸胃積滯所致,見于感染、發熱或消化功能紊亂,常伴有口舌干渴、煩躁、大便干結等癥狀,飲食上應選用清熱利濕的食物,如白蘿卜、西紅柿、絲瓜、藕粉、綠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選用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少或光滑無苔、或舌苔部分剝落:多因胃腸濕熱或陰虛火旺所致,見于寄生蟲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選用百合湯、雪梨、西瓜等有滋陰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溫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蔥等。 。
熱心網友
這是地圖舌。要馬上醫治,時間久了醫不好,我也是這樣。小心他嚴重時吃味重東西會痛的。如果你醫好了能告訴我是什么藥嗎?因為我醫幾年了還是這樣我的 謝謝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