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我們單位進行身體檢查,一不小心我被查出血壓為140/100mmHg,高血壓,我才29歲呢。是怎么回事呀,以前檢查從來沒有查出我患有,我也不胖,還經常鍛煉,工作也比較輕松,最近也沒得其他什么病,不曉得是怎么得了高血壓了。怎么辦?各位朋友麻煩你們給我下下量策好嗎,謝謝。

熱心網友

遠離高血壓八字箴言:低鹽 減肥 減壓 限酒上海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 郭冀珍●在我國,35-74歲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壓,即有1億多人正受到高血壓的威脅。 ●高血壓不僅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還是心臟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患病率飛速上升:上世紀50年代高血壓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沖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

熱心網友

遠離高血壓八字箴言:低鹽 減肥 減壓 限酒上海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醫師 郭冀珍●在我國,35-74歲人群中27.2%的人患有高血壓,即有1億多人正受到高血壓的威脅。 ●高血壓不僅是一種獨立的疾病,還是心臟病、腦卒中、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高血壓病患病率飛速上升:上世紀50年代高血壓患病率是5.11%,70年代升至7.73%,90年代沖到13.6%。近十年,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男性由20.2%上升到28.6%,女性由9.1%上升到25.8%。 ●正當我國的高血壓患病人數“節節上升”時,同是亞洲人種的日本,高血壓病患病率卻在近半個世紀內逐年下降——1956年到1997年,平均收縮壓逐步下降15毫米汞柱。2002年,日本超百歲老人已近18000人,女性平均壽命達87.6歲。 【認識誤區】 誤區一:高血壓全是遺傳來的,沒辦法 我看門診的時候,發現不少高血壓病人一問病情,第一句話就唉聲嘆氣:“我父親(母親)有高血壓呀,沒辦法。”似乎得這個病就完全是遺傳因素,不可避免了。其實,把自己的病因全都歸到老祖宗頭上,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 高血壓有沒有遺傳因素?有的。雙親血壓都正常的,子女患高血壓的幾率是3%,一方有高血壓病,子女的發病率是25%,父母雙方均有高血壓的,子女的發病率是45%—55%。 不過,高血壓不同于那些經典的遺傳病,如血友病、多囊腎等。也就是說,高血壓病人的后代中有部分人存在發病傾向,即所謂基因有變異。但是即使這部分人也未必100%的發生高血壓。這是因為,高血壓一方面受遺傳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受環境因素影響,包括生活習慣、社會因素、氣候等等,它們在高血壓的發病中起著比遺傳因素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血壓也稱為生活方式相關疾病。 所以說,要擺脫高血壓的陰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我建議大家記住這樣一個圖:世界衛生組織1991年向全世界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的影響。我們只要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四大基石,完全能夠不發生高血壓,健康到老。 誤區二:高血壓是種頑固病,降不下來 我還常常碰到這樣的病人,老是抱怨:“我高血壓已經好幾年了,一直看,可是老是降不下來。真是頑固啊。”很多病人覺得,自己得的是頑固性高血壓,沒法控制,非常泄氣,有的干脆聽之任之了。這種想法到底對不對呢? 先要搞清楚什么叫“頑固性高血壓”。我們說,服全劑量的三種或三種以上的不同作用機理(必須包括利尿劑)的降壓藥物,血壓仍然≥140/90mmHg,這種叫做頑固性高血壓。歐洲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進行了一個國際性的高血壓最佳治療研究。它是對1.8萬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進行全程治療、隨訪,一種藥不行,用兩種藥,一直用到四種藥,發現血壓真正降不下來的大約是7%。可見,真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只是極少數人。 那么為什么一些高血壓會那么“頑固”?其實大約50%—70%的“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并沒有聽從醫囑,而是吃吃停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說一天吃三次藥,他偷工減料只吃一次,看看血壓正常就不吃了,等到頭暈了再吃藥,“臨時抱佛腳”。 “高血壓藥有副作用呀!”很多病人抱有這種心思。高血壓藥確實會造成心動過緩、低血鉀、腳腫、咳嗽等副作用。但是我要說,高血壓如果不控制、治療,將發展成中風、心肌梗死、尿毒癥。吃藥的副作用和不吃藥的后果相比,實在是小巫見大巫。退一步說,病人如果有嚴重的不適應,醫生可以通過換藥來減輕。而高血壓如果早期沒有控制,發展到了晚期更難控制,這時候要降壓用的劑量就大了,對肝、腎功能的損傷和不良反應就更大了。因此,我勸大家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償失,而要及早長期服藥,終生服藥。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所以病人和醫生之間更要有良好的溝通,密切配合。醫生開出了藥以后,要有一段觀察時間,觀察劑量是不是對頭,療效有沒有到位,這需要幾個禮拜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如果病人不配合,沒有長性,動不動就換一家醫院,重新看病,這是非常不利于治療的。 【生活準則】 低鹽 標準:三口之家一個月,250克鹽500毫升醬油。 分析一下日本人的飲食特點:從二戰后到1998年,生活顯著改善,原來是咸魚、咸菜干,現在是淡而無味的壽司、白蘿卜、姜……平均攝鹽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發現了嗎?鹽攝入減少正是日本人高血壓患病率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吃鹽一多,血壓就上去,我們稱為鹽敏感。正常人中約有四分之一是鹽敏感人,在高血壓病人中,大約有一半是鹽敏感,老年人中,鹽敏感的人更多了。在我們國家,高血壓高發地區東北地區,平均每天每人攝入12—18克鹽,就明顯高于南方7—8克。而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呢,是每人每天鹽攝入量應該少于6克。 看看我們的飲食習慣,早餐常常吃稀飯,饅頭,加醬菜或腐乳。單單一塊紅腐乳就含5克鹽,一小碟榨菜或醬菜(50克)就含4克鹽,一頓早飯就已經達到一天的標準。我們還有在菜里放味精的習慣,一克味精就含0.5克鹽。此外,許多蔬菜、豆類、蝦米、紫菜等也含鈉,一般食物中大約含鹽量在每天3克左右。 一次,一位病人到我們這里來看病,用了各種藥物,血壓就是下不來。我一看,他是寧波人,咸菜、咸魚吃得很起勁。我立刻安排低鹽飲食,土豆,蔬菜,水果。病人吃得哇哇亂叫:“哎呀,要吐了,要吐了”,結果短短一個禮拜,血壓就下來了。所以,我們想要預防高血壓,一定要改變飲食習慣,控制攝鹽量。根據每天4—6克鹽匡算,一家三口每月最多用鹽250克,醬油500毫升(約含70克鹽),平時不吃醬菜等咸食。 減肥 效果:體重減一公斤,血壓下降一個毫米汞柱。 高血壓和肥胖是“好兄弟”,形影不離——高血壓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是胖子,而肥胖人群中有一半是高血壓。 胖有很多種,有的人集中在腹部上,腰圍粗,大肚子,我們稱之為“向心性肥胖”。這種胖最危險——常常有高血壓又有血脂紊亂,又有血液胰島素的增高,糖耐量的異常,被稱為代謝綜合征。因此,及早發現超重,及時減肥,是預防肥胖及高血壓的一個重要注意點。體重減一公斤,血壓一般就下降一個毫米汞柱,如果體重減掉5公斤左右,血壓就有顯著變化了。 那么怎樣自我監控體重呢?最簡單的計算方法是身高—105=標準體重。一名身高165厘米的人,標準體重就在60公斤左右。比較精確的計算方法則是,計算體重指數=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數字小于23表示正常,23—25超重,大于25肥胖,發現超重時應該減肥了。 有的胖子不肯運動,不節制飲食,每天喝減肥茶、吃減肥藥。這可能會減輕體重,但一旦停藥體重立即上升,而且有的人體重是下來了,血壓卻沒下來甚至有上升。其實,減肥的要點是:能量攝入和支出必須負平衡,即要加強運動消耗能量并減少能量吃進去,運動,減肥,節食一起配合,既經濟,副作用也小。 在辦公室里來回走動,或家務勞動不能算運動。運動一定要出汗,有一定的疲勞感,保持一定的運動時間如每次30—45分鐘。要估計運動量是否適合,可以粗略估計運動時心率。60歲的人心率應在100—110次/分,每增加(減少)10歲,就減少(增加)10次/分。另外一個比較精確的計算方法是運動時最大心率應達到220—年齡再乘以70%(正常體重)、或60%(肥胖人)。 我的一位病人能有效地減肥,主要就是運動加節食。他每天早上2杯牛奶,一個雞蛋一個西紅柿,中午原來半斤米飯,現在吃150克,晚上也以水果和清淡蔬菜為主,結果從85公斤降到了70公斤,血壓控制得很好。減肥,必須多吃低能量高纖維素食物,如綠色蔬菜,少吃甜食、高脂,高動物蛋白食物,運動后饑餓時也應多吃蔬菜,豆類等低熱量食品,持之以恒,把自己的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減壓 方法:調節心理,不讓高壓導致高血壓。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醫生在給在押犯人治病時發現,許多貪污分子患有程度不等的高血壓病,不少人已經并發冠心病、腦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他們為什么會得高血壓?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強大的心理壓力,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精神高度緊張,最終導致高血壓。 這是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其實就說明一個道理——心理因素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因素。現在社會競爭激烈,速度加快,不少人由于工作壓力過大,心理狀態容易不平衡,造成交感神經興奮過度,表現為心動過速,易激動,休息或睡眠時心率明顯減慢。長期心跳過快,大于或等于75次/分以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比率隨心率增加而直線上升。打個比方說,你去趕火車,馬上還有一分鐘就要開車了,你提著大箱子,心里那個急呀,滿頭大汗趕上去。一次兩次,還可以,如果一個人成天地這樣趕火車,受得了嗎?受不了。在我國最近一次調查中,就有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35—44歲患高血壓的增長率高達62—74%,而65—74歲只有15—18%。這部分中年人,其中不少都是白領、干部,長期處于交感神經激活狀態。 因此,我們體內就要形成一個防護機制,在壓力來的時候能夠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和健康生活方式。除了平時注意心理衛生,重視性格修養,有發現心理障礙時,到心理門診進行咨詢外,還有幾個方便的小“招數”。一是深呼吸,全身放松,精力集中于慢呼慢吸氣上,呼吸柔和平緩,連續幾次就能馬上使心情恢復平靜。二是靜思,找一個光線暗淡、安靜的地方,端坐放松,排除雜念,默默聆聽自己的呼吸,數數,或者想象陽光明媚的海濱,就能使心情盡快平復。如果有時間的話,還不妨練練氣功,每天做一定的運動,出大汗后洗個熱水澡,聽聽委婉動人的輕音樂,能對大腦皮質功能活動起到有益的調整作用。 限酒 關鍵:不要天天喝酒。 大量飲酒也是健康的一大絆腳石。根據2002年WHO調查,世界范圍內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因素在發達國家依次為吸煙、高血壓、酗酒,在發展中國家依次是酗酒、高血壓、吸煙。 酗酒是高血壓、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喝白酒。俄羅斯人喜歡白酒,中風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歐洲人不飲白酒,多喝葡萄酒或啤酒,中風明顯少。我國目前餐桌上應酬時常有不喝白酒不夠朋友的風氣,喝一杯白酒(100—200克),肯定會引起心率增快,血壓上升,長期飲酒會成癮,形成惡性循環,最后以中風告終。 關于高血壓病患者長期少量飲酒是否有益,這一直是大家關心和爭論的問題。有人說每日飲葡萄酒,可以降脂降壓,有好處。研究表明,少量飲酒有擴張血管、活血通脈、消除疲勞的功用,因此,冬寒季節或者逢年過節,適量喝一些酒精含量低的啤酒、葡萄酒、黃酒對人體有一定益處。雖然有研究報道,少量飲酒,能夠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但也有報道,在高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同時,甘油三酯也會升高。此外乙醇還會部分抵消某些降壓藥物的作用。 所以說,高血壓病患者雖然不是絕對忌酒,但是應該因人而異。不應該把長期少量喝酒作為預防冠心病的治療選擇,更不應該低估嗜酒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日常注意】 一,調飲食 ●多吃魚類。少吃牛羊肉和肥豬肉。 ●許多水果含鉀豐富,可緩沖鈉的有害影響,減少血容量而使血壓降低。水果含鉀最多的依次是香蕉、桃、山楂、鮮棗、柑橘、柿子、蘋果。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維生素C,尼克酸等,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含維生素C最多的依次為山楂、獼猴桃、紅棗、薄荷、橘子。 ●素食可降低血壓。有一些蔬菜還有輕度的降壓作用,如芹菜、大蒜、西紅柿、菠菜、洋蔥、茭白、胡蘿卜、茄子、冬瓜、黃瓜、南瓜、木耳、海帶、馬鈴薯、甘薯。 ●避免空腹或睡前飲用大量濃茶,提倡長期飲淡綠茶,并在飯后飲用為宜。 二,多鍛煉 ●太極拳。動作柔和、可使肌肉放松,血管松弛,促使血壓下降。打一套太極拳或做氣功(放松功、站樁功),收縮壓可一次性地下降10毫米汞柱。 ●體操。運動部位均勻,運動量適中。 ●步行。快步行走每天1—2次,每次30—45分鐘,行程約2000米,在每天下午、黃昏、睡前均可進行,可使收縮壓下降4—6毫米汞柱。 ●游泳是種極好的全身運動,堅持每周1—3次,必有好處。 【解釋新聞】 高血壓:在盡量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非同日3次測量),即可診斷為高血壓。它不僅僅單指血壓的升高,還指由其引起的人體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的損害。 高血壓分類:原發性高血壓、續發性高血壓。續發性高血壓的患者較少,大約占總數的5%。人們通常講的高血壓病是指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雖然找不到特定原因,但仍有許多因素可能與其有關,例如:遺傳、體重過重、高脂血癥、攝食過多鈉鹽、飲酒過度、抽煙、壓力、運動量不足等等。

熱心網友

一次測量血壓就定為高血壓病,不是很可靠,應該多測量幾次,測量時不要太緊張了,就是患上高血壓病,也不是很可怕的病,藥物是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壓病的,目前你應該弄明是否真的患上了高血壓病。

熱心網友

高血壓有原發和繼發,原發高血壓因不明病因較難治愈,只能長期服藥控制血壓,而繼發性高血壓(許多疾病都可引起高血壓),只要查明病因,對癥治療,一定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建議你到正規醫院檢查病因,再對癥治療。什么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患者中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我國是高血壓大國,推算目前高血壓患者已達一...

熱心網友

高血壓有原發和繼發,原發高血壓因不明病因較難治愈,只能長期服藥控制血壓,而繼發性高血壓(許多疾病都可引起高血壓),只要查明病因,對癥治療,一定能有比較好的效果。建議你到正規醫院檢查病因,再對癥治療。什么是高血壓?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在高血壓患者中前者占95%以上,后者不足5%。我國是高血壓大國,推算目前高血壓患者已達一億五千萬以上。 高血壓的預防 (一)改進膳食結構 1.限鹽:我國人群每日每人平均攝鈉量折合成食鹽相當于7-20克,遠高于WHO建議的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標準,初步應控制在10克以下,待適應后再減至7克,爭取3-5年達到5克的標準。 2.增加鉀的攝入:我國膳食普遍低鉀,鈉/鉀比值偏高,北方尤甚。在限鹽的同時增加鉀的攝入是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措施,造成缺鉀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偏少所致。全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月吃蔬菜12千克(相當于每天400克),水果每月1千克。 3.增加鈣的攝入:鈣可降低血壓,我國人群普遍攝入不足,大部分人達不到我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600毫克的標準。造成我國膳食中鈣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我國動物性食物尤其是奶及其副食品少,鈣的來源不足所致。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倡飲牛奶是增加鈣的有效措施。也可增加富含鈣的其它食物如豆制品及海產品等。 4.增加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一般是指動物蛋白質和豆類蛋白質。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食物中的優質蛋白質,不但可增強人民體質,還可起到預防高血壓腦卒中的作用。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我國成人每人每月攝入谷類14千克,薯類3千克,蛋類1千克,肉類1.5千克,魚類500克。 5.保持脂肪酸的良好比例:生活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尤應注意,使總脂肪保持在總熱量的30%以下,具體措施是保持以植物油為主的食用油,減少含飽和脂肪較多的肥肉或肉類食品。 (二)防止超重和肥胖 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應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防止從膳食攝入過多的熱量;另是增加體育活動。這在做靜態工作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和兒童尤其重要。防止超重減少膳食總熱量應減少食物中含熱量多的成分如脂肪、精制糖、糕點等,還要適當控制主食的進食量。開展露天的體育活動也助于減輕體重。有高血壓危險傾向的人控制及減輕體重,常是預防高血壓的有效措施。 (三)提倡減少飲酒或戒酒 酒精已被公認是高血壓的發病因素。我國成年男子的飲酒率較高,雖然我國近年來已向低度白酒發展,但仍有部分人飲用60度以上的白酒(國外46度的酒被認為是最高度的烈性酒)。為預防高血壓最好不飲酒,已有飲酒習慣的人要減少飲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白酒50~100毫升、啤酒300毫升以內。已有高血壓危象傾向的人,如有家族史者和超體重者均應堅決戒酒。 (四)提倡戒煙 吸煙和高血壓的關系雖然尚未肯定,但它和冠心病,某些腫瘤及呼吸系統疾病的關系已得到證明。在人群中對高血壓進行一級預防常是對人群中冠心病、腦卒中進行一級預防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對吸煙加以反對。 (五)從兒童時期開始預防高血壓 預防兒童高血壓的目的也是預防成人高血壓,不但兒童及少年時期血壓偏高者成人后患高血壓的機會增多,而且許多與高血壓發病有關的習慣都是早年養成的。另外良好的性格,愛好體育運動的習慣,有規律的生活也應從兒童少年時期開始培養。 高血壓的診斷和分級 國內采用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高血壓聯盟關于高血壓的診斷和分級標準:理想血壓:收縮壓<120 mmHg,舒張壓<80 mmHg;正常血壓:收縮壓<130 mmHg,舒張壓<85 mmHg;正常高限:收縮壓130-139 mmHg,舒張壓85-89 mmHg;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 mmHg,舒張壓90-99 mmHg(亞組:臨界高血壓,收縮壓140-149mmHg,舒張壓90-94mmHg);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179 mmHg,舒張壓100-109 mmHg;3級高血壓:收縮壓≥180,舒張壓≥110 mmHg;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 mmHg(亞組:臨界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149mmHg),舒張壓<90 mmHg。當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屬于不同分級時,以較高的級別作為標準。 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原則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抗高血壓藥物有6大類,即 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和α1受體阻斷劑。應用原則如下:①對1、2級高血壓,任何藥物開始治療時應從小劑量開始,以減少副作用。②盡量應用每日一次,作用持續24小時的長效藥物。③合理選擇聯合用藥以達到最大的降壓效應、最少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寧可聯合應用非同類的第二個藥物,而不增加第一藥物的劑量。④降壓目標為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即對于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壓降至135/85mmHg或正常范圍內;對≥60歲的老年患者將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⑤貴在堅持服藥。  抗高血壓藥的臨床應用 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不論單用或聯用,都有明確的療效,近年來對代謝的副作用如低鉀血癥、糖代謝異常、脂代謝異常等日益受到臨床的重視,目前較少單獨使用并盡量小劑量應用。新型利尿劑吲達帕胺的上市,使利尿劑在原發性高血壓治療中的地位又有新的提高,常用劑量僅表現為輕微的利尿作用,主要表現為血管擴張作用,降壓有效率在70%左右,且不具有傳統利尿劑易造成代謝異常的副作用。 β受體阻斷劑 β受體阻斷劑降壓安全、有效,單用一般能使收縮壓下降15~20mmHg。目前第一代的β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已較少使用,臨床常用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和比索洛爾。其中比索洛爾為可每日1次的新型高度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服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推薦。 鈣拮抗劑 用于高血壓的鈣拮抗劑可分為三類,即:1. 二氫吡啶類,以硝苯地平為代表,目前第一代的短效制劑硝苯地平已較少應用,臨床多使用緩釋和控釋制劑或二、三代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2. 苯噻氮唑類,以地爾硫卓代表;3. 苯烷胺類,以維拉帕米為代表。后兩類亦稱非二氫吡啶類,多用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和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 這組藥物口服大多1小時內出現降壓效應,但可能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才能達到最大降壓效應。其中卡托普利作用時間最短,需每日2~3次服藥,其它大多新型的如苯那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等均可每日一次服藥。ACEI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壓,其對降低高血壓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及病死率、延緩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腎損害的進展尤其有蛋白尿時特別有效。主要副作用為干咳。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 ARB是繼ACEI之后的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腎病等具有良好作用的新一類作用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的抗高血壓藥物。與ACEI比較,它更充分、更具選擇性地阻斷ARS,且不具有干咳、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副作用。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是氯沙坦、纈沙坦,其次是伊貝沙坦和替米沙坦。 α1受體阻斷劑 這類藥物臨床應用的不夠廣泛,其原因是:1. 它可導致直立性低血壓,故要求首次減半睡前服,其實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不足1%。2. 是單獨長期服用易導致水鈉潴留降低療效。代表藥物為哌唑嗪,其次是特拉唑嗪和多沙唑嗪等。此類藥物可緩解前列腺肥大引起的癥狀,因此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可考慮首選。 聯合用藥 單用一種藥物治療高血壓其有效率即使在輕度原發性高血壓人也僅有50-70%,雖然加大劑量可提高療效,但同時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臨床上為了增加療效,減少不良反應通常采用聯合藥物療法來治療高血壓,HOT試驗證明聯合用藥十分有效。聯合用藥充分增加降壓效應約比單藥治療大2倍,因此可依據病人的血壓及合并癥不同情況合理地選擇聯合方案。推薦的聯合方案如下:①利尿劑+ACEI或ARB;②利尿劑+β受體阻斷劑或α受體阻斷劑;③鈣拮抗劑+ACEI;④鈣拮抗劑+α受體阻斷劑;⑤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⑥二氫吡啶類+β受體阻斷劑;⑦鈣拮抗劑+ACEI+利尿劑;⑧ACEI+鈣拮抗劑+利尿劑+α受體阻斷劑。可能不適當的聯合如下:①二氫吡啶類+利尿劑;②β受體阻斷劑+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③β受體阻斷劑+ACEI。

熱心網友

。病例一:張先生由于平時口重,喜歡吃咸菜,逐漸出現頭昏、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去看神經內科檢查發現高血壓。病例二:李先生由于活動少,過量飲食飲酒,出現體重增加,因胸悶,心悸在心內科就診發現高血壓。病例三:王小姐在一次感冒著涼后出現發熱、血尿、少尿、浮腫,在內科門診發現高血壓。病例四:劉先生平時工作任務多,壓力大,吸煙,高脂飲食,但無任何不適,家屬勸...

熱心網友

。病例一:張先生由于平時口重,喜歡吃咸菜,逐漸出現頭昏、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去看神經內科檢查發現高血壓。病例二:李先生由于活動少,過量飲食飲酒,出現體重增加,因胸悶,心悸在心內科就診發現高血壓。病例三:王小姐在一次感冒著涼后出現發熱、血尿、少尿、浮腫,在內科門診發現高血壓。病例四:劉先生平時工作任務多,壓力大,吸煙,高脂飲食,但無任何不適,家屬勸他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時到醫院檢查。他卻因無任何不適和工作忙未聽,有一天在工作中突然頭痛,右半身活動不靈,說話口齒不清,被送到醫院診斷為急性腦溢血,高血壓3級。從上看出,高血壓可由不同的原因和疾病引起,也可有不同的癥狀或無任何不適。得了高血壓后一定到醫院找醫生診治。找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壓 查清楚有無高脂血癥和糖尿病 查清有無心腦腎損害或相關疾病 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 規律服藥,平穩降壓 掌握高血壓防治知識,自覺防治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