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這里有龍行天縱的《走進九寨溝》作者:龍行天縱 走進九寨溝 也許你游歷過許多地方,也許你觀賞過無數風景,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否去過風景秀麗的九寨溝,那里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實在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好地方。 在今夏燦爛的八月,我有幸?guī)е嗄甑南蛲蛪粝耄呶靼病⑦^成都、穿峽谷,在顛簸的路上沿岷江溯流而上400多公里,終于走進了被稱為“童話世界”、“人間仙境”的九寨溝,親身體驗了九寨溝“水靜云動,光景變幻”、“翠峰無墨畫,銀瀑有聲詩”的奇妙感受。 九寨溝的傳說 九寨溝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處于岷山懷抱之中的岷江上游,隸屬于阿壩藏羌族自治州管轄。這里古稱“翠海”,據《南坪縣志·翠海》記載:“羊峒番內,海狹長數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嵐。”可見這里風光秀美古已有之。后來,因翠海境內的山溝谷地中綿延座落著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溝”。 聽當地導游和寨中的藏族同胞講,嫵媚多姿的九寨溝,自古以來就流傳著許多神奇動人的傳說和美妙無比的神話故事。相傳主管草木萬物之神比央朵明熱巴有九個聰明勇敢、美麗善良的女兒,一天,她們趁父王沉睡之際偷偷溜出王宮,來到了岷江上游的十座雪峰上空,忽然看見一個蛇身人面的妖魔向這里的水中投毒,人畜飲之,立即倒斃亡身。九位仙女,路見不平,呼來風雨雷電與蛇魔苦斗七七四十九天,終于將蛇魔擊敗,為了幫助這里的藏民重建美好的家園,她們自愿留下來與這里的九個藏族青年結為夫妻,并在此繁衍生息。據說九寨溝原來干旱貧瘠,缺水少樹,生活環(huán)境十分惡劣。這九對勤勞的藏族兒女,于是就引來天上的神水澆灌這塊奇異的土地,很快這里就長出了蔥郁的樹林,各種奇花異草,并且還引來了無數的珍禽異獸,使得這一塊曾經荒漠的土地頓時變得充滿生機。后來,這里逐漸形成了九個藏民部落,他們分別居住在九個寨子里,這就是美若仙境的“九寨溝”的奇妙來歷。 九寨溝是大自然的杰作。這里的山,青蔥嫵媚;這里的水,澄澈繽紛。俗話說:“黃山歸來不看岳,九寨歸來不看水。”“金打的九寨山,銀煉的九寨水”。“九寨水,天下美。”水是九寨溝躍動的精靈,在群山環(huán)抱,蜿蜒五十公里的“Y”型九寨溝谷地中,散落著大大小小118個碧藍似海的高山湖泊,當地藏人稱之為“海子”。118個海子在溝內星羅棋布,如珠如玉、或聚或分,明亮如鏡,璀璨迷人。關于這些“海子”,這里也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在九寨溝兩側的聳立云峰之間,有一位神勇無比的山神,名叫達戈,他與美麗多情的女神沃諾色嫫自由戀愛,為了取悅自己的心上人,達戈攬九天風云為女神沃諾色嫫精心磨制了一面光彩可鑒的寶鏡,準備送給她做梳妝打扮之用,不料,女神沃諾色嫫在伸手接鏡時不慎失手,寶鏡從高空落到谷底,摔成118塊碎片散落在山溝谷地之中,就變成了今天九寨溝內118個如鏈似虹、妖嬈迷人、風姿綽約的彩色湖泊。 在游覽九寨溝時,我一邊陶醉般地欣賞著這自然造化的奇妙景色,一邊和導游徐徐漫談。在漫談中,我還了解到,這里的水之所以如此的讓人如癡如醉,除了她美麗的傳說和動人的色彩之外,這里的地下水還富含大量的碳酸鈣質,湖底湖堤,隨處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體,在植物的光合作用、陽光的照射和兩岸的青山倒影下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這里湖泊的五彩繽紛。這里的翠海、疊瀑、彩林、雪峰、藏情共同構成了一幅秀美絕倫的山水畫卷,流戀其間,讓人眼花繚亂,心曠神怡。因為這里景致神妙奇幻,絕美絕倫,為世界罕見,1982年這里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1996年又掛取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的桂冠。從此九寨溝的勝名鵲起,成了游人爭相游覽的一塊“圣地”。 九寨山水惹人醉 我們一行數十人乘座兩輛中型巴士,沿岷江溯流而上400余公里,沿途眺望被世人譽為“獨奇千古”的“鎮(zhèn)川之寶”都江堰,品嘗了香甜可口的茂汶蘋果、欣賞羌寨碉樓、游覽松藩古城,于當晚21點左右抵達九寨溝口。第二天早晨,我們又驅車一個多小時,才漸行漸進九寨溝內,景致也開始漸行漸異起來。順溝而行,盆景灘、蘆葦海、火花海、臥龍海、樹正海、五彩池、熊貓海……正可謂一路碧水,一路美景,一路瑤池,一路驚奇。 在九寨溝內,我們這群見慣了黃土堿灘的游客,仿佛都象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神話世界,有的激動得歡呼雀躍,有的在默默地欣賞景致,有的在用心靈來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造化,總之,凡是到過這里的人,無不被這里的奇妙景色所打動。 九寨溝目前已開辟樹正溝、日則溝、則查洼溝,扎如馬道4條旅游景線,因時間關系我們只游覽了里面的三條溝,扎如馬道則與之擦肩而過。自古以來,九寨溝就隱藏在崇山峻嶺之中,不為外人所知,而居聚于此的藏民長期過著自給自足的封閉生活,與外界絕少來往,直到70年代未一旅游者無意中在此經過,才發(fā)現了這片上天造化的神奇天地,加上當地旅游部門在開發(fā)九寨溝風景區(qū)時強烈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九寨溝的山水自然風光基本上沒有遭受人為的破壞,在許多地段仍保存著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和雪山、森林、湖泊組合在一起,處處都給人一種幽美而奇幻的感覺。在這里春可賞花,夏可踏綠,秋色競艷,冬雪冠山,再加上典型的藏家木樓、晾架經幡、棧橋、磨房、傳統習俗及神話傳說構成的人文景觀,更顯得原始而神秘。 九寨溝的美,在山,更在水。九寨溝四周峰簇峰嶸,雪峰高聳。溝內,層巒疊嶂,山勢挺撥。極目遠眺,俊美宏奇的“尕爾納”雪峰在云海之間時隱時現,山頂的冰蓋就象圣誕老人的雪帽,和冰斗、艷陽交相輝映,天象奇觀,一覽無余。 九寨溝的風景,主要集中在水景。眾多的海子和連接這些海子的瀑布群,是九寨溝風景中最令人入迷的所在。如果說杭州的西子湖,山色空蒙,水光瀲滟,媚若江南多情少女的話,而九寨溝神地的海子、瀑布,天然無雕飾,在碧綠淺藍中透著自然的靈氣,則潔如巴蜀秀美多情的村姑。九寨溝的水是圣潔而充滿靈性的,她從雪山之巔輕靈而下,梯級注入高山湖泊,繼而又漫溢出來,以千軍萬馬奔騰的氣勢傾瀉而下,跌落深谷,將一匹匹華美的銀緞,編織成千萬顆珠玉,再匯聚成溪,穿過綠樹紅花,葦蔓澤石,涓涓流去,構成了珠連玉串的河中湖群和千姿百態(tài)的流爆,似銀簾、似錦帛,或低呤淺唱,或仰面高歌,或激流奔騰,或潺潺而下。更令人迷醉的是,這里的水清無比,有的海子用肉眼可觀深至一二十米,水中游魚嘻戲,林中百鳥歡鳴,正可謂“水清石出魚可數,樹深無人鳥相呼”,別有一番幽靜和神趣,使人如醉如癡,樂而忘返。 在九寨溝,你無論站在什么地方,駐足觀賞,天空白云、青山、彩林仿佛一同溶化在大大小小的海子之中,都可演化出水天一色的魔幻景觀。寶鏡巖巍峨挺拔,如刀砍斧削一般雄峰俊起,遠望如鑒似鏡,耀眼奪目,熠熠生輝。盆景灘略似一個盆狀坦埂,傾斜于灘中的楊柳松柏的枝干,吸附著鈣華了的流態(tài)堆積物質,叢叢苔蘚,綠葉如茵,一簇簇樹叢恰似一株株“盆景”,順水披散,千姿百態(tài),充滿了勃勃生機,為海子平添了無限玲瓏與秀色。臥龍海,水面上波平如鏡,一條乳白色鈣華長堤橫臥湖心,宛如一條蛟龍潛游海底,橫亙數里,躍躍欲飛。每當微風掠過水面,龍體徐徐時蠕動,鱗甲閃閃,波光迷離,透露著些許神秘。 九寨溝最大最深的海子要數長海,它長約8公里,最寬處約4。4公里,海拔在3000米以上,水面寬闊,地表亦無出水口,據說夏秋季節(jié),暴雨流瀑入海,水不漫堤,冬青久旱,海水亦不干涸,因此藏民將其稱之為“裝不滿、漏不干”的寶葫蘆。真是神秘莫測!則查洼溝的五彩池和日則溝的五花海,是九寨溝眾多海子中的精粹。湖海中生長著水綿、輪藻、水蕨等水生植物形成的水生群落,還有蘆葦、節(jié)節(jié)草、水燈草等草本植物,由于所含葉綠素的深淺各異,她們的顏色和富含鈣質的湖水相交映,也就形成了蔚藍、淺綠、絳黃、粉紅等各種不同的色彩,在微風中變幻無窮,煞是好看!九寨溝的人說:五花海是神池,它的水灑向哪兒,哪兒就花繁林茂,美麗富饒。長海呢?到了冬天,這里就會變成一個銀色的童話世界,據說,此時的長海就成了九寨溝天然的冰上游樂場,游人可以在此盡情地溜冰、跑馬,愜意得很哪! 不知不覺,在九寨溝的三天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盡情地呼吸著這里純潔的空氣,盡情地欣賞著這里的無數美景,深深地體驗著作家魏巍那“自然的美,美的自然,人間天上,天上人間”的美妙感受,仿佛自己也飄飄欲仙起來。 九寨溝的風光絕美,變化多端,是看不完也體會不透的,在結束九寨之旅時,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詞匯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了,就暫借胡績偉的一首詩--《九寨風光》為此行做結吧:串串彩鏡五色鮮,排排玉柱鼓樂喧;蔥蔥綠洲漫白浪,海連瀑布瀑連灘。遠峰銀冠近披翠,藍天碧水兩雪山;百里幽谷鋪錦緞,幅幅神畫醉詩仙。 藏俗拾零 “童話世界”九寨溝,高山秀麗,湖泊迷人,這些靈秀的山水如今隨著旅游業(yè)的興起,一批批海內外游客紛沓而至,正在世人面前逐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也許是出于好奇吧,在游覽九寨溝迷人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在內心深處我一直還被一種強烈的欲望驅駛著,藏民生活的人文環(huán)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都象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游覽途中,我和導游聊天,住宿小憩時和寨中的藏民交談,從中領悟神秘的藏風藏俗,使我對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無意中又加深了許多感性的認識。 ▲木板房。九寨溝屬山區(qū)、農區(qū),住宅一般依照山勢建筑,形成所謂的山寨。因溝內人煙稀少、原始森林眾多,所以房屋多為串木結構,用長圓木立架,用木板隔間,房頂用薄木板反蓋,多用石塊壓住。房屋一般分上中下三層,底層關放牲畜、堆放燃料,中層設臥室、客廳、灶房、經堂等,頂層則多堆放草料、雜物等。因房屋中層涼爽,底層保暖,所以因季節(jié)的不同,這里的藏民在夏季多選住中層,冬季則搬至底層。聽當地導游和旅游區(qū)的藏民講,九寨溝一帶地殼活動頻繁,屬于震多發(fā)區(qū),之所以選擇建造木房,除了木房具有舒適、通風、寬敞明亮的特點之外,防震效果也極好。在游覽中,我還發(fā)現這里的木制房屋的外部多被漆成乳白色,問一問當地的藏民,他們說:“白色是雪山的顏色,是純潔美好的象征。”我想,這大概也許是藏民濃濃的雪山情結使然吧。這里的寨子多不很大,有的七八十戶、有的二三十戶,這些村寨,遠遠望去,在青山云海之間,虛幻飄渺,就象一幅極美的油畫,一房一院,炊煙裊繞,青山綠水,百草豐花,顯得格外幽靜妖嬈。 ▲藏服。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離塵囂的藏族同胞,天生就是美的設計師。他們依據各自所處的生活條件和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用各種色彩各異的手工布料和絲線縫制成五顏六色的服飾,穿在身上,在人流中緩緩而行,令人刮目相看。男子愛戴禮帽,挎吊腰刀,穿布統藏鞋,婦女則喜愛系銀腰帶,戴銀手鐲、金戒指和松耳石項鏈。尤其是迷人的是藏族少女,頭上紅紅的珊瑚發(fā)飾、烏黑亮麗的頭發(fā),靈光有神的明眸,微微的燦笑托起閃亮的“高原紅”,讓人一見鐘情,永世難忘。據說,有一次一位美國青年游客由于在藏家吃多了用青稞雜酒揉做的糌粑,一時竟意亂情迷,舉止失態(tài),望著秀美多情、盛裝隨游的山寨藏族少女,當著少女親哥的面強拽著少女與她熱吻。這事真假與否,姑且不論,我想這也許是藏族服飾的魅力和多情少女的嫵媚,才使這位美國青年產生激情和浪漫情愫的重要原因吧。 ▲婚俗。導游告訴我,九寨溝一帶的藏民婚姻,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男女雙方自由戀愛的基礎上的。其中“搶帕子”(帕子,即手絹)是這里最具特色的戀愛方式。未婚青年男子一旦對某一女子有好感,即即使互不熟悉,也會乘其不備或硬搶她的帕子。帕子搶到以后,姑娘便來向男子索回,這時,聰明的男子會有意將姑娘引到避靜處,悄悄地與她協商下次約會的時間或地點。如果女子同意,約會一般要在夜間,男子主動到女方家附近,用吹口哨的方式約女方出來,約會時,一般以唱情歌的方式來表達各自的愛戀之情。雙方戀愛關系一旦確定,就要請德高望重的活佛卜卦吉日,帶人趁夜去接新娘,在接新娘時,女方一般瞞住自己的父母,待生米煮成了熟飯之后,男方再到女方去“說親”,一般女方父母在男方的誠求下會答應這樁婚事,至此,一對青年男女的戀愛過程就算結束了。 ▲虔誠的朝拜者。在電影、電視、雜志上,每次看到獨自或結隊朝拜神山圣水的藏民,每次看到他們一步一叩首,周身仆地的虔誠模樣,我的心里總會陡然升出一種神圣感。此次九寨之旅,我雖然沒有見到成隊的朝拜者,但沿途中,仍然星星點點地看到了許多進山入寺朝圣的謹拜者,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方格藍巾裹頭,有的白布衣襟,手上套著特制的木板,膝蓋前套著用牛皮制作的長包腳皮,雙手揚起又落下,在堅硬的柏油路上緩慢而有節(jié)奏地前行,有的還應和著吟唱八字真言的聲浪,在曠野中留下連綿不絕而又使人為之心潮澎湃的聲音。隨行的導游告訴我,在朝拜時,這里的藏民是極講究也極虔誠的,為了達到目的地,他們有的要象這樣虔誠地步行數十公里,有的還需要好幾天的時間,至于一路上會仆伏多少次,磕多少個長頭,那是誰也記不清的。我說,他們如此這般辛苦,到底為了什么?身體能支撐得住嗎?導游說,具體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是信仰吧,是他們心中不斷升騰的美好愿望和信仰才使這些藏民們如此地虔誠。對于導游的解釋我雖不甚滿意,但也基本上同意了他的觀點。至于他們的身體,導游說,這不用擔心,生活和歲月煉就了這里的藏民一身健康而強壯的體魄,朝拜對這里的藏民來說,即是一種心意到位的佛事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不間斷的強烈體育運動。生命在于運動,這里的藏民是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的。后來,到了九寨溝,我又向當地的一位藏民打探,他告訴我:環(huán)行神山朝拜是一種精神的旅行,是靈魂對于自我的檢視。于是,我才徹底明白了這里的藏民他們對自己的靈魂的檢視是多么的苛刻、挑剔而徹底呀!在當前無數人還在極盡追逐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今天,我想如果看看藏民的謹拜,想想他們的虔誠,這不也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嗎? 愿生活在神山靈水之中的藏族同胞,永遠生活在幸福和安寧之中。 我游九寨溝 作者:行者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名言想來大家都是熟知的,但是知道“九寨歸來不看水”的人恐怕還不多。在去九寨溝的途中,當導游小姐秋菊把這話通過擴音喇叭廣播出來后,我心里頗有些不屑,以為無非是“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之類的宣傳套語。 雖然秋菊的話我并不深信,但九寨之名天下聞,應該有其魅力吧?如果此次旅游歸來,雖不能體會到“曾經九寨難為水”,但只要能領略到九寨溝異乎他處的特色,我也會覺得不虛此行的。 初見九寨溝,心里說:“也不過如此”。時值初秋,山高多雨,身上不時透過絲涼意。山上植被豐富,林木之上凝云漫漫,景色還算不錯,但看不出什么特色。山形也不見佳,沒有奇崛險峻之態(tài)。 但是隨著燃氣車進入日則溝,我開始興奮起來,在車上一直站著,望著車窗外的風景。導游告訴大家:“九寨溝的景區(qū)是“Y”字形分布的,樹正、日則和則查洼三條溝是這里的主要景區(qū),景點最密集的是日則溝。我們先車上大致瀏覽一下日則溝的沿途風景,在終點原始森林下車后,大家可乘車回頭挑選一些自己最想去的景點游玩。” 這正合了大家的心意,這樣的安排一方面能使我們對九寨溝全景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一方面又能在心中確定想游覽的景點,滿足大家不同的心理需求。因為要在一天之間游遍九寨溝所有景點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在景點之間的途中完全以車代步也不行。 車上看風景別有情趣。車窗外的景物變換較快,長達四十六公里的旅途,非得配合以這種走車觀景的方式才算圓滿。 車的速度很快,似乎不快些便看不盡那眾多的海子、瀑布、彩林、翠灘…… 無疑,九寨溝的水是第一亮點。從我眼前掠過的,給我印象最深的總是水,以及水的萬千變化種種形象。 鏡海如鏡,名不虛傳。雖有微風,但在陡崖之上的我們看不到它的漣漪。導游介紹說:“稱她為鏡是因為它確實很安靜,藍天白云倒映水中時格外清晰。它非常清澈,能見度達到水下十五米。” 在我的眼中,鏡海如一位芳心幽處的少女,美麗而嫻靜,令人愛之,又令人不忍輕擾。我想:這鏡海最宜遠觀,不可褻玩。如果一定要走近細細觀賞,也最好不要是人聲喧騰,而只宜一個人(如果是兩個人的話,最好是情侶)悄悄來此。 從高處往下看,鏡海中有幾處顏色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或是淺藍,或是純藍,有些則是幽幽的深藍色。它們象藍寶石鑲鉗在海子的水底,在四圍叢綠中,鏡海顯得異常神秘美麗。怪不得旅游宣傳單上稱九寨是童話世界,這“童話”二字真是用得確! 鏡海不遠是諾日朗瀑布,她與鏡海大大不同。鏡海是寧靜的,諾日朗瀑布則是宣囂的、張揚的;鏡海只宜靜觀,而諾日朗瀑布則最宜一大群朋友嬉鬧。瀑布寬約300米,落差約80米,氣勢宏大。水簾破空而落,在高高低低的巖石上,激起萬朵水花,銀珠四濺,從瀑底不斷升騰起磅礴的水霧,景象實在壯觀,其氣象令人震撼,令人心折。 五花海雖然也是一個海子,但與鏡海又頗不同。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五花海雖然與鏡海一樣有著那令人陶醉的深藍色花斑,但這些花斑竟然是那么多,以致于形成許多絢爛美妙的圖案。導游指著懸崖下的五花海說:“九寨溝的水含鈣量大,鈣沉積在水底就會形成藍色的圖案。眼前這個海子也叫孔雀海,因為這些藍色的斑點其實構成了一只巨大的孔雀,你們看東邊就是它的頭。” 順著導游的手指看去,我真的看到了那只孔雀,她展開雙翅,似乎正要振翮飄舉呢!導游接著說:“其實這五花海有許多圖案,只要你有想象力,你會看出更多更好的圖畫。” 花海斑讕,任你懸擬,但除了那個孔雀,我想象不出更好的圖畫,于是我不得不由衷佩服原創(chuàng)者真是獨具慧眼。 花海的水中有許多不知何年何月沉入水底的樹木,縱橫交錯著,因為水很清,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壘出的層次。這些樹木因鈣華的附著而得到了保護,因此不會腐朽。遠遠看去已然極美,后來當我走近它看時,越發(fā)感覺到它實在是九寨溝特有的奇景。水很清,因此初看以為它很淺,但當你看到水中一層層摞得老高的樹木時,才會恍悟自己的錯覺。樹木在水底是自由地交錯的,形態(tài)多端,雖然我知道五花海之名來源于水底的鈣華現象,但我覺得這些樹木構成的水底奇觀毫不遜于斑斕的鈣華,怪不得在電視里常常會出現這些鏡頭,它們實在是非常神奇動人的。 車行至終點,眼前是一片原始森林。森林的規(guī)模不大,因此我沒有細看就乘車去看我非常想游覽的長海、盆景灘、樹正瀑布。因為剛才雖然沒有經過則查洼溝,但從圖上也知道這條溝里有九寨溝最大的海子---長海。 而盆景灘和樹正瀑布雖然剛才經過了,但聽導游說很值得看,而剛才因為車速快,也因為那兩處景點樹木太多遮住了視線而未能看清楚,所以一定要仔細游覽一下的。 游覽長海的感覺又與別處不同,她的特點是高,是大。它位于海拔3100米,是九寨溝最長最大的海子,看到它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天山的天池。它四面高峰聳立,湖水澄碧而深沉,顯得很大氣。相比之下,其它的海子就象一泓秋水藏在山林里,而它則象群山的友人,彼此依伴,相看兩不厭。其它的海子象江南明眸善睞的少女,而長海是大山里的高士,世外的仙人。在這里依舊沒有名人題字,與九寨溝的其它地方一樣。我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尤其是這長海,本身就是一幅高妙之作,不需要任何笨拙的注釋的。 沿清流蜿蜒而下,我來到了樹正溝,首先拜訪了樹正群海。樹正群海由大大小小四十多個海子與瀑布組成,從地勢高的地方下降至低處,彼此相連,構成梯狀的湖泊。樹正瀑布的規(guī)模比不上諾日朗瀑布,也不以氣勢取勝。它的美在于它的柔情,水從不太高的一片小林里緩緩流出,如輕紗瀉下,然后流入下一片林中。它的步履輕盈,逶迤而行,婉轉有情。 往下走不遠是盆景灘。這里的水很淺,因此看上去也更清,各種花草樹木雜生其間,因為都較低矮,所以看上去極象水中的盆景。只是這盆景之大之多,恐怕在別處誰也沒有見過。它出自自然的大手筆,被描畫得如此清幽別致,如此儀態(tài)萬方。導游也興奮地介紹說:“人們描述盆景灘有三句話:樹在水中生,水在樹中流,人在畫中游。” 聽罷,我?guī)缀跻耐冉薪^了! 臨別時,九寨溝正云霧依依,似乎有相留之意。多情的九寨溝,美麗的九寨溝啊,其實我的心情與你也是一樣的啊。此刻我明白了“九寨歸來不看水”的真意,那當然是一種夸張,但那夸張是那樣合理,因為它出自于內心的贊美與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