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網齡長于3年的網民都知道,2002年多事之秋,中文搜索引擎領域究竟發生了什么。彼時,坊間盛傳,BAIDU起了一定作用。小道消息,不足為信。但BAIDU恰恰自這個時候異軍突起,卻是不爭的事實。此后,也許是考慮到“歷史潮流,浩浩湯湯”,Google又可以用了。但是網頁快照,卻一直無法訪問。而且,一旦網民不慎利用GOOGLE搜索了“敏感詞匯”,Google就會莫名其妙中斷服務。百度也是個很不錯的特色搜索引擎,MP3搜索是其一大特色,貼吧較之GOOGLE承襲的古老的USENET,也比較符合年輕網民的習慣。雖然,BAIDU搜索結果廣告較多,信息一遍倒,正面輿論做得很大很強,讓BAIDU廣受詬病。但考慮到國內輿論環境,也不能對BAIDU像GOOGLE一樣要求。MSN來中國,還不得不過濾敏感詞匯呢。北京街頭以殺人放火強奸為永恒主題的《法制晚報》,最近登了一篇文章。大呼小叫地報告說:GOOGLE地圖搜出了中南海,并采訪了東北地質學院測繪系的唐萬里教授,唐說:“這是很典型的軍用衛星地面成像……”一旦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將是很危險的。另一位保衛人士,則說:“這是典型的軍事機密。”此文一出,各地報紙紛紛轉載,連新加坡的《聯合早報》也做了一番拷貝、粘貼。GOOGLE北京地圖已經出來近兩個月了,且不說《法制晚報》是不是“新晚報吧?”,這篇報道的誤導性是很明顯的。GOOGLE地圖,雖然采用衛星拍攝技術,但有一個原則:照片拍攝完,三年后公布GOOGLE地圖,對國家安全,公民安危構成的威脅,并不比國家地圖出版社的正式出版物更大。道理很簡單,如果威脅來自于外國,外國軍隊不至于寒磣到用GOOGLE地圖來導航吧?如果威脅來自于潛藏的“恐怖分子”,火車站叫賣的任何一張城市地圖都可以發揮同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