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以前也在一篇文章中論到這段的,但自己沒注意,咳~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我對這段表達的思想有些不理解,父子互相隱瞞錯事,還是“直在其中”?僅僅是為了“孝道”嗎?想不通啊想不通~賜教~

熱心網友

《孟子》中有這樣一個事件:桃應問孟子,瞽瞍一旦殺了人,舜怎么辦呢?孟子主張舜“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5]顯然,孟子明確肯定舜幫助父親脫逃、躲避法律懲罰的舉動。這都反映了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于親屬容隱問題的一般認識孔孟當時正處在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禮崩樂壞”時代,學術上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孔孟所提倡的儒家禮法思想,沒有取得主導地位而成為主流思想,并受到其他各家的攻擊,其中的“親屬相隱”思想則遭到法家的極力反對。但這一思想卻對后世產生深刻影響。親親相隱強調的是“孝道”,起初的出發點是對人類親情的愛護和寬容

熱心網友

想不通就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