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添加輔食的具體時間和內容1-4個月魚肝油,夏季陽光充足時可停止使用。菜湯、番茄湯、果汁、蘿卜湯,菜湯和果汁中含有維生素C,宜在喂奶后吃,以免影響奶量。4-8個月米糊、代粥糕、粥類、蛋黃。可隨月齡的增長由稀變稠些,蛋黃一次喂食量不要太多,先從四分之一開始。血類:新鮮的雞血、鴨血、豬血含有豐富的鐵質,可預防貧血。食用方法是煮熟后切成細末,調在粥中吃。蛋、魚、肝、肉類:魚肉蛋白質易消化。可將大魚蒸熟,去皮去刺,搗爛成泥。開始時每次一二茶匙,繼而逐步增加。肝臟含鐵及其他營養素較多,煮熟后剁成細末,加入粥內。瘦豬肉也可采用上述方法。蛋類可將熟蛋黃加入粥中,或直接喂蒸水蛋。9-12個月乳牙已出,可適當加一些餅干、饅頭片等固體食物。添加輔食后進食次數的安排五-六個月時,可在白天喂奶前,先喂麥片糖粥或大米粥3-4茶匙,或奶糕一塊。經二三周后,可用粥或奶糕代替一次人乳或牛奶。從七個月起可再減少一次喂奶,用大米粥、土豆泥、果泥來代替。8-9個月起再減一次奶。此時一天僅喂奶兩次,其余三次用上述各種輔食品。10-12個月完全斷奶。每日仍可喂兩次牛奶,在早起和晚睡前吃。馬上就要周歲的小兒在飲食的要求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食品要富有營養和易于消化,不要讓小兒吃過于香甜、酸辣的食物,因為它容易造成胃口減退和消化不良。食物應該做得軟些,可由原來的“末、羹、泥”改為“丁、塊、絲”。太硬的食品不易嚼爛,難以消化。要注意有一定量的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如瘦肉、魚類、蛋類、豆腐、豆漿等。蔬菜和水果也不能少,如青菜、西紅柿、蘿卜等,可交替選用。二、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餐數應隨年齡增長而定。但在質和量上,還不能完全和成人一樣。每次的進食量要按時間分配,不要忽多忽少,間隔時間也不要太長或太短。三、注意飲食衛生。食品一定要清潔、衛生、新鮮,飲食冷熱要合適,要適當變換花樣品種,這樣,可增加小兒的食欲。四、不要吃不該吃的食物,如帶刺激性的食物,整粒的干果(如花生米、瓜子、核桃、干豆等)。油炸食品、肥肉、泡菜、帶骨的雞鴨肉、帶刺的魚等,都不應該給小兒吃。這些食物有的可影響胃口,消化不了,有的容易發生意外事故。注意飲食的色、香、味給小兒烹調食物,要注意顏色漂亮,外形美觀,味道鮮美,花樣多變。這些都可以通過視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受器官傳導到小兒的大腦食物中樞,增強小兒進食的興趣,促使口腔和胃腸道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不僅增強了食欲,也可促進消化和吸收的能力。由于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質量不盡相同,食物的花樣品種越多,小兒得到的營養素越全面。也由于小兒的好奇心強,同樣的食品,變個花樣,就刺激了他的興趣,吃得就多些。7-9個月小兒一日五餐食譜舉例早6:00—— 牛奶180克、雞蛋1個(35克)上午10:00——牛奶100克、小米粥半小碗約20克、果醬100克、果汁10克、糖5克、土豆泥2克、面包干一片約20克下午2:00——牛奶180克、鮮蘋果泥60克晚6;00——大米15克熬粥,加入肝泥15克,小白菜泥60克,油5克,饅頭干20克晚10:00——牛奶180克1-3歲小兒一日五餐食譜舉例(一)早7:00——牛奶200克、稠粥1小碗、肉松或魚松適量上午11:00——軟米飯一小碗、瘦肉或肝泥菜泥、肉湯,飯后水果或果汁下午3:00——牛奶或糖開水一杯,餅干或面包適量晚6:00——饅頭50克,蒸蛋糕一小碗,碎菜炒豆腐末晚9:00——牛奶200克,蜂蜜一匙(二)早8:00——牛奶或豆漿180克,雞蛋一個,粥半小碗上午10:00——瓶裝原橘汁150毫升或鮮橘一個午12:00——花卷75克,大米粥半小碗,碎土豆肝泥(肝泥30克,碎土豆50克,油10克),飯后蘋果一只下午3:00——牛奶180克晚6:00——軟米飯50克,雞蓉翡翠湯(雞肉15克,蛋清一個,菠菜泥30克,油5克)起居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律的調整,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兒童天生的氣質,傾向過度敏感、無規律、反應強度高或低反應。不但要花長時間來建立自己生理時鐘的規律性,也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解除了引起睡眠不好的因素后,有時每隔2~3小時還會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時可采取輕拍或撫摸孩子,可使寶寶重新入睡。不要馬上又抱又哄,或給他喂奶和喝水,這樣會養成孩子夜間經常醒來的不良習慣。某些神經類型的正常小兒晚上睡眠很差,但只要吃、發育增長沒問題就不必太擔心。此外,應安排個安靜、舒適的睡眠場所,室溫適宜、空氣清新、被褥厚薄合適、燈光可暗些;培育良好的睡覺習慣,睡前不過于興奮或做大運動量的運動,不宜訓斥孩子。每天晚上到9點就關燈,大家都睡覺或到另外的房間去活動,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睡。嬰兒最好側睡,尤其是吃飽后應向右側睡,俯臥易壓住口鼻影響呼吸,仰臥會因吐奶引起嗆咳。并逐漸讓這成為一個習慣,不輕易破壞這種習慣。晚上不要逗她玩,喂飽后就讓她自已入睡,哭也不要管,幾天后自然會形成習慣。娛樂及智力培養注意力是智力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此人專心于某事物的能力。有些孩子活潑好動,坐不住,而且注意力分散,對學習缺乏興趣,不善于支配自己的行動;也有些孩子做事三心二意,常常半途而廢。如果不采取措施糾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壞習慣,對任何事物都難以進行深入的思考,頭腦簡單,行為幼稚。這對于孩子的學習、成才都會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家長都應知道,身邊這個小活寶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創作,對他的不良行為長久的忽視,會給孩子的將來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家長要冷靜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行為,找出孩子不專心的根本原因,并耐心地幫助他加以解決,以便完善孩子智力的發展。 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⑴生理方面  由于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⑵病理方面 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等可引發兒童多動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多、沖動任性、情緒不穩、行為異常、學習困難;神經根結構或功能異常可引發兒童抽動癥,除了主要表現為交替出現的刻板式眨眼、皺眉、呶嘴、清嗓音、扭脖子、聳肩、甩胳膊、踢腿外,也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缺乏學習意愿。這些情況需要得到專科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才能改善。 ⑶飲食與環境方面 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環境污染造成血液中鉛含量過高也有影響。 ⑷家庭方面 教養態度與家中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行為影響極大,也常是影響孩子最主要的因素,但“當局者迷”,往往無法客觀地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從下列幾個方面來觀察,也許可以找出一些原因。 ①教養態度是否一致?家長對孩子教養態度不一致的情況常使孩子無所適從,沒有定性。 ②是否太寵愛孩子,缺少行為規范?過度的寵愛會導致對孩子的縱容,往往使孩子隨心所欲,愛做什么做什么,沒有忍耐、克制情緒、克服困難的觀念,做事自然難以靜下心來進行到底。 ③是否為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或書籍?外在刺激太多,玩著汽車又找別的玩具,一換再換,玩具只帶給孩子短暫的吸引,無法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到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樂趣。 ④家庭生活步調是否太快?家長在公私兩忙的情況下,凡事講求效率,步調原本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快的節奏中打轉,根本無暇慢慢而專心地完成一件事。 ⑤家里的活動是否太多?太多則無法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生活總在浮動的氣氛中度過。若非自制力很強的孩子,很難建立良好的專注力。 ⑥學習的過程中是否積累了不愉快的經驗?提供給孩子的教材太深或太淺,都不易引起學習興趣,而引導的技巧不佳,或經常因此造成乘興開場,大哭收場的局面,將使幼兒產生對學習排斥的心理,學習起來自然無法專心。 ⑦孩子是否有情緒上的壓力?如孩子覺得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等等,這些壓力易使孩子看起來魂不守舍。 ⑧是否過多的批評、數落孩子?過多的數落可能形成對孩子不良的暗示,使他產生“反正自己怎么也干不好”的想法,從而做事時不肯專心完成它。 ⑨孩子是否受到太多不良信息的影響?不好的影視作品、較大齡兒童不良行為對孩子的灌輸、污染,會使孩子心理發生扭曲,行為異常。 那么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注意力呢?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除了要解決上面談到的幾個問題之外,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⑴提供安靜的環境  孩子生活中雖需要團體生活的機會,但也有個人活動的時候。在安靜的環境中,使心靈逐漸沉靜,發掘學習的興趣,以增進專心度。此外,在孩子專注于學習時,大人不宜隨便打攪,應在告一段落時,再提出要求。 ⑵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無法獨立完成學習,大人可在旁陪伴、協助,但切忌給予過多指導。 ⑶用靜態的游戲延續注意力  像玩拼圖、穿珠子等靜態游戲可以從簡單的開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訓練短時間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戲的難度和延長游戲的時間,以延長孩子的耐力,增進專心度。 ⑷從1分鐘開始  孩子只要保持1 分鐘的專注力,就予以稱贊,再逐漸延長到一次5分鐘、10分鐘。贊賞、鼓勵是學習的重要因素。 ⑸從孩子有興趣的事著手  如拿本相片簿,為孩子講述他出生、成長的故事;欣賞孩子的勞作,聽聽他小腦袋里在想什么;觀察漁港里的小魚,池塘里的蝌蚪…… ⑹建立秩序感  為孩子提供一個屬于自己的角落,從學習物歸原處、整理個人物品的過程中,逐漸建立秩序感。在日常生活作息上也要有規律,生活規范要建立。在執行過程中,家長要嚴格而不嚴厲。 ⑺選擇小規模的幼兒園  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兒,對噪音的忍受度低,大班制的較不適宜。應選擇小班制并且有系統教學方法的幼兒園,才能對幼兒個別情況,給予較多的關注與輔導。 ⑻加強孩子意志鍛煉,培養其形成有始有終地做好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  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之前,父母應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興趣;在做事過程中,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教育提高孩子克服困難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集中,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難。久而久之,就能養成善始善終做完每一件事的良好習慣。完成一件事的時候,要及時進行鼓勵評價,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快樂感。總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在身心愉悅的游戲中,逐漸發掘、開發、增強智力。

熱心網友

樓上那樣的答案,長篇大論,也不知道他粘貼時自己看全了沒有。7到8個月的孩子,正在長牙,要補鈣。食物盡量多樣化,只要他愿意吃能消化,讓他爬,不要老是抱著。上午下午各睡一次,晚上8點左右再睡。一天14個小時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