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泊里的頭領(lǐng)都是來自各階層,有的是政府官員(即公務(wù)員),有的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有的是地主,有的是殺人的悍匪,這幫人集中在一起,各自的利益靠什么去平衡,怎么樣去管理好這幫人。
熱心網(wǎng)友
首先宋江有野心、有凌云之志,酒后吐真言“敢笑黃巢不丈夫”嗎,既然目標遠大那視金錢如糞土、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就自然了,收買人心嗎。古代一個刀筆小吏是永遠無法升遷的,吏與官之間是不可逾越的,吏屬于下九流一類的,吏的子孫三代都不允許考取功名更不用說封妻蔭子了。所以說宋江要想出人頭地必須跳才出這個圈子,但他又沒啥資本只有在江湖上先收買人心以增加籌碼,為以后的造反埋下伏筆。 第二宋江有手腕,為劫取生辰綱的晁蓋通風報信,救了一個大財主那錢還能少嗎,一出手便是五十兩金子,交往著柴進、花榮以及各色山大王,哪一個不是錢來的容易、揮金如土,宋江再把這些給見過的江湖“義士”,義士發(fā)跡后再給他,就這樣雪球越滾越大,他自己錢越來越多,為他賣命的也越來越多。 第三、厚黑學的高手,在江州眾人拼命把他救出了,他又厚著臉央人冒生命危險去給他報仇,為了拉秦明、朱宏等入伙不惜殺害眾多無辜。仗著人多勢眾一上梁山就成了實際上的一把手。 第四、工于心計,一百單八將排不好座次就要亂,他瞞天過海安排了石碣這場戲穩(wěn)定了軍心。
熱心網(wǎng)友
樓上的經(jīng)典!!
熱心網(wǎng)友
因為作為農(nóng)民起義來說,其最終目的,不過是推翻一個王朝建立一個另一個王朝。其價值觀取向和原來社會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所以他們的領(lǐng)導者歸根到底和當時的在政人員不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所以最后還是落到宋江頭上,宋江說白了,就是一好臣子。
熱心網(wǎng)友
引用《水滸傳》關(guān)于宋江的簡介中,我們知道他隨同父親在村中務(wù)農(nóng),這足以看出農(nóng)民這一本質(zhì)特性;同時,我們也知道他兼任押司之職,這也決定了“吏”這一屬性;另外我們知道他仗義疏財,正如上文中引用日:“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視金為土。”我們推想,在一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社會中,什么樣的人或者說有誰能像他那樣呢?自然我們不難推知地主這又一屬性。總結(jié)起來他的階級性質(zhì)便很明顯的浮顯在大家的眼前── 一人半農(nóng)半吏的地主。正因為他是農(nóng)民,所以他更體諒農(nóng)民,更懂得如何幫助農(nóng)民。在《水滸傳》第七十三回中,宋江被李逵誤認為是擄走劉太公女兒的,當事實澄清后他并非是一走了之,而是仔細的了解情況,幫助他救回自己的女兒。事后他還請劉太公上山慶賀,并安頓他的生活,這個例子我們足以看出他作為一個農(nóng)民更懂得同情自己的同類人,援助自己的同類人。同時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他為何能受到眾好漢支持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是吏,所以他更懂得應(yīng)效忠朝廷,他始終以”忠義”為自己的行為標準,這一點從他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舉動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梁山的管理機構(gòu)設(shè)置與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筑的機構(gòu)設(shè)置非常相似,其實梁山泊就是具有相對民主的封建小王國。后來招安為朝廷賣命的事實就足以證明在他身上有著深刻的封建統(tǒng)治階級走狗的烙印.正是因為他是地主,他的階級出身決定了他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封建的等級觀念和地主階級的利益為始終在他心頭蕩漾。在他的心目中封建社會的“大一統(tǒng)”思想是他思想的根基,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圣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并在談判中保護其被梁山好漢追殺,以致氣死林沖。他一直認為走與統(tǒng)治著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jīng)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著起義的不戰(zhàn)而敗。封建的知識分子也許有人會問,單憑他是農(nóng)民這一屬性就一定會得到眾好漢的支持嗎?其實還有另一個關(guān)鍵的原因。───封建的知識分子。《水滸傳》雖沒有具體說明,但我們足以體會到這一點另外,《水滸傳》的作者無論是施耐庵,還是羅貫中,宋江都是其本人的真實寫照,都是封建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他們?yōu)榈氖莻鞑ニ^的“仁義”,用“仁義”來普渡眾生,拯救黎民百姓,這時與那一批急需拯救的封建農(nóng)民自然形成了“統(tǒng)一戰(zhàn)線”。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宋江作為一個受封建禮教熏陶下的知識分子來說,自然在他身上會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正如大家熟知的宋江冒死探父的故事,所講的那樣,當他得到弟弟寫來的書信,知道父親已故后哭得昏迷,半響才醒。后來又星夜兼程回家吊喪,當被官兵拿去時不斷的給宋太公寬心。如此之人,真是孝義的典范。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概括,而中國人的謙虛是中庸思想最淺化的表現(xiàn),作為一名儒生,在他身上也會尋找到這一點。如《水滸傳》第六十二回中有這樣一段話:“……次日,宋江殺羊宰馬,大排延宴,請出盧員外來赴席,再三再四,謙讓在中間坐了。酒至數(shù)巡,宋江起身把盞,陪訪道“夜來甚是沖撞,希望寬恕。雖然山寨窄小,不堪歇馬,員外可看“忠義”二字之面,宋江情愿讓位,休得推卻……”。單從這簡單的對話足以看出謙虛內(nèi)斂這一特點。也許有人會說,宋江此番話完全是容套之意。試問宋江既然想做第一把交椅又為何要請盧俊義進梁山呢?宋江作為一個封建知識分子,難倒他就沒有抱負,沒有理想嗎?其實在《水滸傳》第三十九回中,宋江的那首言志詩《西江月》足以看出他的抱負:心在山東身在關(guān),飄蓬江海謾?quán)涤酢K麜r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好一個“凌云志”道出了他的心跡,道出了招安的一個原因,道出了那時知識分子的心愿。卓越的軍事才能梁山泊的發(fā)展壯大與戰(zhàn)斗取得的勝利是分不開的,而取得勝利的關(guān)鍵又與宋卓越的軍事才能是分開的。在《水滸傳》第六十四回合中,宋江率領(lǐng)將士攻打大明府時,已猜出關(guān)勝將采取圍魏救趙一計,于是不得不退軍。同時,他又想到敵軍定會反攻,于是將計就計,在途中做好埋伏,采取引狼入室,再用關(guān)門打狗的方法,當敵人進入埋伏圈時,一戰(zhàn)告捷。這既保全了梁山軍隊的實力,又打破了敵軍反攻計劃。在《水滸傳》第五十六回中,有這樣一段對白:徐寧道:“……家中妻少,必被官司擒捉,如之奈何?”宋江道:“這個不妨,觀察放心,史在小可身上,早晚便取全到此完聚。”這了了數(shù)語足以見得宋江在軍事上考慮周全細微。又如第七十六回,面對童貫雄兵壓境,宋江泰然處之,用九宮八掛陣把敵人圍的水泄不通,最后一舉殲滅了所用敵軍。這些都充分證明宋江在軍事上的卓越才能,正是由于這一點,我們才可以看到好漢們的英雄氣魄。宋江除了這三方面的特點外,仗義等其它性格也是其具有的。然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招安,選擇了歸順朝庭,的確在今人看來,招安這步棋確實是走錯了,錯在哪呢?歸根到底還是由于他的階級本性與保守這一性格決定的。封建大一統(tǒng)的思想和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在他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同時他有時時刻刻為自己的兄弟千古名聲著想,他對朝庭報有著幻想,幻想著在那里實現(xiàn)理想。宋江,一個半農(nóng)半吏的地主階級與封建知識分子的結(jié)合體。孝義,他謙虛,他仗義,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又充滿了抱負,面他卻又難以跳出時代的怪圈。蓼兒洼上的一抹黃土,那是他的悲劇,也是作者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參考文獻:(1)《水滸傳》第十八回、P138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2)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P620-628 1994年中古州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3)《水滸傳》第七十一回、P603-613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4)《水滸傳》第三十六回、P296-304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5)《水滸傳》第六十二回、P537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6)《水滸傳》第三十九回、P327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7)《水滸傳》第六十四回、P491199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發(fā)行《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