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命的起源?
熱心網友
找宇宙中生命是從這一深奧問題入手的:什么是生命?天體生物學者承認這個問題并沒有簡單或普遍接受的答案。一些或所有的生物都成長、移動或衰落,但許多沒有被人稱為生命的物體也是如此。生命能滋生繁殖?火也可以。生命能進化成新的形式?但某些在液體中生長的晶體也會。如果要提供一個粗略可用的能普遍認可的標準,也許可以這樣說:生命由一組既能繁殖又進化的物體組成。二者缺一不可。生物學家研究了我們行星上不同的生命類型,他們發現了地球生命的共性。每一個地球生命體內的物質都主要由四種基本元素組成:氫、氧、碳和氮。所有其他組成生命的元素在任何生命有機體中所占的質量不足1%,它們是少量的磷,它也是生命構成中的關鍵元素,依次往下是硫、鈉、鎂、氯、鉀、鈣和鐵。然而,我們是否可得出結論說,地球上的生命元素同樣能描述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形式呢?對此我們可以大膽運用哥白尼原則。構成地球生命主體的四大元素似乎全在宇宙六種最豐富元素之列。另外兩種元素是氦和氖。如果我們要預測其他世界的生命的話,最有把握是他們的生命也會由與地球上生命相近的元素組成。如果我們行星上的生命是由四種最稀有的元素如鈮、鉍、鎵、钚構成,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我們在宇宙中具有特殊性。而我們行星上的生命構成倒讓我們對地外生命抱有樂觀的態度。地球上生命的構成要比我們認為的更加符合哥白尼原則。如果我們生活在主要由組成生命的四大元素組成的行星上,那么生命主要由它們組成毫不令人奇怪。但地球主要是由氧、鐵、硅、鋁組成。只有氧在最豐富的元素之列。如果我們看看海洋,那里差不多完全是氫和氧,生命清單中有碳和氮而不是最常見溶于水的氯、鈉、硫、鈣或鉀的確讓人驚奇。地球上生命元素的分布與恒星的構成的類似程度居然比與地球本身構成的類似程度還要大。這對于希望在地外發現生命來說是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