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學用膽礬制氧化銅,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綠色沉淀,加熱一段時間后沒出黑色沉淀,又作一次仍是此現象,請分析可能的原因。請教大家了,謝謝!
熱心網友
溫度太高,氧化銅變成氧化亞銅所以不要加熱"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太久了,加熱一會就行了
熱心網友
由實驗現象上分析,一定是堿的量不足,其沉淀是堿式硫酸銅,其不易分解,所以要達到實驗目的,堿要略微過量,但若堿的濃度過大,則沉淀會溶解,使產率降低。Cu(OH)2 + 2OH- =[Cu(OH)4]2- .所以在實驗時,要考慮如下幾個問題,一是控制溶液的濃度,二是溶液加入的順序和方法,若沉淀的顏色有變綠的趨勢,則有堿式鹽生成的可能,若沉淀有深蘭色出現,既有溶解的傾向時,則沉淀開始轉化為四羥合銅.Cu(OH)2的分解溫度在80℃左右,其在水的沸點之下,所以不必過濾,對懸濁液加熱,并攪拌,使得到大顆粒的沉淀,靜置,傾去液體,沉淀收于濾紙中,包裹起來,擠干水分,再放在蒸發皿中烘干,可加快實驗速度.
熱心網友
CuSO4+2NaOH=Cu(OH)2+Na2SO4Cu(OH)2=加熱CuO+H2O4CuO=2Cu2O+O2加熱時間過長會進一步發生反應從而得不到氧化銅
熱心網友
氫氧化銅在堿性條件下加熱,容易生成氧化亞銅!加熱時間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