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7歲,工作兩年,現在工作穩定,IT銷售工作,外地人在上海工作,租房,嚴重月光族,月薪1.1w-2w(稅前),只有綜合保險,現有存款1w(很可憐吧) 我朋友,外地人,租房,工資3k,穩定,只有綜合保險。 我不在市區工作,朋友在市區工作,一周一兩次的見面機會,節假在一起。 最近一段時間和朋友感情穩定了,雙方都有想穩定下來的打算,無生兒育女打算。 我已經剪掉兩張信用卡,留有一張招行信用卡,額度為6k。 希望有專家請單方面給我一個理財建議,暫時不要考慮我朋友,因為朋友單獨租房,支付日常開銷后所剩無幾。有如下想法: 1. 買房:希望能在郊縣(可能是嘉定)買一套2室85-95平米,總價在60-65萬的房子,以后月供4000-5000,20年按揭。(其實還是想房子大點,這樣雙方父母可以來看望) 2. 買車:經濟適用型,有利于我的工作,月還1500-2500,不了解車市,希望給予買車總價建議。 3. 做小生意:朋友一直有開寵物商店的打算,即使不做這個生意,我也考慮以后能有個8-10w,做個小生意。想法順序如下:買房-》結婚-》雙方財務合并-》買車-》儲備做生意資本。 請專家給予詳細建議,同時看看我的3個想法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還有需要補充的嘛。依據我現有情況,最快成家時間為幾年?
熱心網友
買車:月供2000伙食兩人:2000剩余部分可以考慮定期存款或者買基金
熱心網友
1W存款的你不要想的太高,目前是要考慮你如何能省一些吧!!!!!!
熱心網友
有必要再買一份人壽保險,健康保險。看的的思路還是不錯的,為你的目標努力吧。
熱心網友
上海銀行可以提供給你各方面的投資咨詢,提供給您各種投資產品,并且提供給您方便投資的工具,比如銀證一戶通等。
熱心網友
根據你的情況,你平時的消費還是過于高收入1萬以上在上海可以算作白領你可以這樣每月月供3000伙食兩人:2000暫時不買車或者買車:月供2000伙食兩人:2000剩余部分可以考慮定期存款或者買基金
熱心網友
可以
熱心網友
支持你1. 買房:希望能在郊縣(可能是嘉定)買一套2室85-95平米,總價在60-65萬的房子,以后月供4000-5000,20年按揭。(其實還是想房子大點,這樣雙方父母可以來看望)
熱心網友
根據你的情況,你平時的消費還是過于高收入1萬以上在上海可以算作白領你可以這樣每月月供3000伙食兩人:2000暫時不買車或者買車:月供2000伙食兩人:2000剩余部分可以考慮定期存款或者買基金
熱心網友
你的計劃不錯,記得堅持~
熱心網友
先找朋友,兩人一起奮斗
熱心網友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何盤活家庭資產,使自己的資產能夠取得最大的收益,在將來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情況下保障家庭的正常生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舉例的譚先生收入可能與我市居民相差較大,但其所面臨的問題與我們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希望在理財方面本文能夠對讀者有所幫助。 “中產階層”或中等收入階層大多是指從事腦力勞動,有較高的收入,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的特殊群體。用這個定義來衡量,譚先生應是群體中的一員。 譚先生今年35歲,供職于某國有企業,負責企業外宣和產品廣告策劃工作。年收入10萬元左右,有在小學教書的妻子和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譚先生的日子過得其樂融融。然而,譚先生近來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負利率時代使放在銀行的錢在慢慢“縮水”。 結婚后,譚先生與妻子一起按步驟實踐著宏大的置業計劃。他們首先在北京市繁華地段買了總價近80萬元的房子,這套房子兩人采取了七成20年的貸款方式,月供3700元。不久前,他們又全款買了一輛21萬元的帕薩特,每月養車要花去1000元左右。孩子上學開支也不小,雖說只有二年級,但每月學費生活費平均下來也得1500元。加上每月全家花去的生活費2000元。譚先生一家每月能攢下的只有妻子的工資2000元,在自己和妻子享受社保的情況下,譚先生如何讓每月的積蓄和存在銀行里的10萬元存款升值呢? 下面是陳昱和周志堅博士兩位個人理財規劃師的意見: 個案分析 家庭財產分析,資產:房80萬元,車21萬元(每年貶值10%~15%),存款10萬元,總資產為111萬元;負債:房產80×70%=56萬元,資產剩值為55萬元。其中資產折舊率很高,車每年貶值2至3萬元,5年后不見了一半;房產價值不確定,為波動值。家庭收入:先生收入(稅后):8000元;妻子收入(稅后):2000元;房貸-3700元;養車:-1000元;孩子花費:-1500元;家庭生活:-2000元。收支余額為:1800元。 財務優勢:國企中可能較為穩定的收入;在繁華地段擁有自己滿意的房子;有10萬元可投資的資本機會,應付突發開支。財務劣勢:資產中貶值部分比例過重;自住房價值長遠只能保值,增值性資產偏低;家庭收入結構中很依賴先生的收入,如一旦因意外、疾病等風險而收入中斷,房屋貸款不能還,妻子和女兒的生活也成問題。 財務風險分析:意外風險;疾病風險;債務償還風險約56萬元;職位收入風險,因經濟、國企業績影響收入;子女教育金不足風險,10年后女兒升大學約需40萬元以備出國留學之需,同時也可以轉為養老金儲備;退休養老金不足風險,以每月2000元生活標準計算,譚先生60歲退休時每月需4180元(考慮3%通脹率),準備20年為1,003,200元。其中部分可通過社保解決,但大部分還需要自備;房產價值下滑風險。總的來說:譚先生的財務狀況,既不穩健,也不安全。 理財建議 建議一:盡家庭責任為首要目的。善用保險轉移意外疾病、收入中斷風險,保障基本生活,達成財務安全。 預算:收入10%作為保險金。可能的回報為:個人意外保障20萬元(用意外身故保障家人1年的生活);房產按揭人壽保險56萬元(因意外疾病身故后能償還債務);子女教育金/退休養老金20萬元(為孩子升大學儲備教育經費);大病保障金,夫妻各10萬元(彌補社保自費部分不足)。 建議二:重組資產組合。把不動產、貶值資產轉為增值投資性資產,達成理財健康。 出讓汽車,改買較經濟的代步工具,甚至運用公共交通工具。 出租汽車資產,把貶值資產變成經營資產; 投資教育,使自己與國際化接軌,提升競爭力,從而擴大收入。 建議三:善用已有資本金及每月盈余進行中長線投資,先生還有20年工作時間,主要用錢在女兒上大學(可能出國留學)或家里有重大收支。 考慮國內投資:50%作增值股票投資(10%/10年);40%作長期投資(年4。5%回報5年期);10%作貨幣市場債券投資(2。5%回報率);加權預期回報年7。05%(10年后)。 。
熱心網友
恩!計劃不錯啊!你的存款比我多多了~我都是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