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因為先進的生產工具等等,都是靠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來不斷改進提升的。首先,當代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直接影響生產力的其他要素。生產力的發展是生產力的各個要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內在要素,滲透在生產力的其他要素之中。它的變化必然引發其他要素的變化,從而引起生產力整體的變化,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當人的素質、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的科技含量普遍提高時,生產力就會發生質的飛躍。因此,科學技術的水平制約著整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其次,當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不同時代,生產力的發展有不同的突破口或生長點。在近代,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直接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紡織業、冶煉業的變革,以蒸汽為動力的工作機成為近代生產力發展的突破口或生長點。隨著知識和信息成為新的經濟資源,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形成一個新的產業——信息產業,而且也成為帶動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的突破口或生長點。 再次,當代科學技術決定著生產力發展的方向、速度和規模。如果說在蒸汽機時代,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發展產生的是“加數效應”,電器化時代,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發展產生的是“乘數效應”,那么,在信息時代,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發展產生的就是“冪數效應”。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科學技術貢獻率,20世紀初為5%-20%,20世紀中葉為50%,而到20世紀末已經上升到7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