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寫出關于老舍的資料.

熱心網友

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青、鴻來、□予、舍、非我等筆名。滿族,正紅旗人。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親是名守衛皇城的護軍,1900年在抗擊八國聯軍入侵的巷戰中陣亡。從此,全家依靠母親給人縫洗衣服和充當雜役的微薄收入為生。老舍在大雜院里度過艱難的幼年和少年時代。大雜院的日常生活,使他從小就熟悉車夫、手工業工人、小商販、下等藝人、娼妓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城市貧民,深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大雜院的藝術熏陶,使他從小就喜愛流傳于市井巷里的傳統藝術(如曲藝、戲劇),為它們的魅力所吸引。他從這樣的環境中,接受了與現代中國大多數作家不同的生活教育和藝術啟蒙。這些,都對他有極大的影響并在他的創作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回國不久,老舍開始寫作短篇小說,作品大多收入。《趕刊上,他成為文壇上一位活躍的作家。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風》上連載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 1944年初,老舍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共百萬言,描寫北平淪陷后各階層人民的苦難和抗爭。話劇《龍須溝》上演,引起文藝界和社會的強烈反響。劇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廢待興,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貧民窟生活條件的真實事跡。老舍寫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備嘗艱辛的城市貧民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它的成功引起普遍的贊嘆,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在后期創作中,最為成功的是話劇《茶館》和小說《正紅旗下》。老舍的小說,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說,還有童話、寓言體作品。在戲劇創作中,除了話劇,另有兒童劇、童話劇、歌劇、話劇歌舞混合劇等。和“五四”以后的絕大部分作家不同,他還利用多種傳統形式,寫下了大量體裁各異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傳統劇種之間移植改編的戲曲。老舍是現代中國作家中作品形式體裁最為豐富多樣的一個,而且在不少領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績。。

熱心網友

樓上都說了,我沒什么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