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你節約每一個銅板、積攢余錢進行投資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個人金融資產是“蛋糕”越做越大,還是走向流失?   流失于缺乏存款知識。有位儲戶繼承了爺爺一筆5萬元的遺產。當時他已籌劃購買商品房,便把這筆錢存了銀行活期儲蓄。可是由于價格、地段不合適便一拖再拖,直到5年后才買了房子。因這儲戶沒有及時將活期儲蓄轉為定期儲蓄,這5年多的時間,包括當時的保值貼補息在內,他至少損失了3萬元人民幣。   流失于缺乏貸款知識。某儲戶有一筆3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日期為1997年10月1日。1998年9月4日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只獲得了399.6元的利息。而向銀行申請2.4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以80%的質押貸款額度)貸27天,僅要支付130.08元。而原先的3萬元存款到期后可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存款人的利息收益相差近800元。   流失于缺乏結算知識。根據有關規定,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可透支5000元,16天內日息5,超過一個月每天要加息15。有人使用信用卡結算時,透支后不及時補足,而是一拖再拖,到頭來支付的是高出銀行存款好幾倍的利息。   另外,金融資產還流失于高息誘惑,流失于非法集資,流失于家庭金融檔案不健全。

熱心網友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你節約每一個銅板、積攢余錢進行投資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個人金融資產是“蛋糕”越做越大,還是走向流失?  流失于缺乏存款知識。有位儲戶繼承了爺爺一筆5萬多元的遺產。當時,他正籌劃購買商品房,便把這筆錢存了銀行活期儲蓄。可是由于價格、地段不合適便一拖再拖,直到5年后才買了房子 。因這儲戶沒有及時將活期儲蓄化為定期儲蓄,這5年多的時間,包括當時的保值貼補息在內,他至少損失了3萬元人民幣。  流失于缺乏貸款知識。某儲戶有一筆3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日期為1997年10月1日。1998年9月4日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只獲得了399。6元的利息。而向銀行申請2。4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以80%的質押貸款額度)貸27天,僅要支付130。08元。而原先的3萬元存款到期后可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存款人的利息收益相差近800元。  流失于缺乏結算知識。根據有關規定,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可透支5000元,16天內日息5,超過一個月每天要加息15。有人使用信用卡結算時,透支后不及時補足,而是一拖再拖,到頭來支付的是高出銀行存款好幾倍的利息。  流失于缺乏反假幣知識。6月中旬的一天,農民趙某將2000元錢存入某銀行儲蓄所,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其中夾有2張100元面額的假幣,按規定給以沒收。老大伯看到自己用血汗掙來的錢換來一張“假幣沒收單”時,不僅嚎啕大哭。  另外,金融資產還流失于高息誘惑,流失于非法集資,流失于家庭金融檔案不健全。

熱心網友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你節約每一個銅板、積攢余錢進行投資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個人金融資產是“蛋糕”越做越大,還是走向流失?  流失于缺乏存款知識。有位儲戶繼承了爺爺一筆5萬多元的遺產。當時,他正籌劃購買商品房,便把這筆錢存了銀行活期儲蓄。可是由于價格、地段不合適便一拖再拖,直到5年后才買了房子 。因這儲戶沒有及時將活期儲蓄化為定期儲蓄,這5年多的時間,包括當時的保值貼補息在內,他至少損失了3萬元人民幣。  流失于缺乏貸款知識。某儲戶有一筆3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日期為1997年10月1日。1998年9月4日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只獲得了399。6元的利息。而向銀行申請2。4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以80%的質押貸款額度)貸27天,僅要支付130。08元。而原先的3萬元存款到期后可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存款人的利息收益相差近800元。  流失于缺乏結算知識。根據有關規定,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可透支5000元,16天內日息5,超過一個月每天要加息15。有人使用信用卡結算時,透支后不及時補足,而是一拖再拖,到頭來支付的是高出銀行存款好幾倍的利息。  流失于缺乏反假幣知識。6月中旬的一天,農民趙某將2000元錢存入某銀行儲蓄所,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其中夾有2張100元面額的假幣,按規定給以沒收。老大伯看到自己用血汗掙來的錢換來一張“假幣沒收單”時,不僅嚎啕大哭。  另外,金融資產還流失于高息誘惑,流失于非法集資,流失于家庭金融檔案不健全。

熱心網友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你節約每一個銅板、積攢余錢進行投資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個人金融資產是“蛋糕”越做越大,還是走向流失?   流失于缺乏存款知識。有位儲戶繼承了爺爺一筆5萬元的遺產。當時他已籌劃購買商品房,便把這筆錢存了銀行活期儲蓄。可是由于價格、地段不合適便一拖再拖,直到5年后才買了房子。因這儲戶沒有及時將活期儲蓄轉為定期儲蓄,這5年多的時間,包括當時的保值貼補息在內,他至少損失了3萬元人民幣。   流失于缺乏貸款知識。某儲戶有一筆3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日期為1997年10月1日。1998年9月4日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只獲得了399.6元的利息。而向銀行申請2.4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以80%的質押貸款額度)貸27天,僅要支付130.08元。而原先的3萬元存款到期后可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存款人的利息收益相差近800元。   流失于缺乏結算知識。根據有關規定,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可透支5000元,16天內日息5,超過一個月每天要加息15。有人使用信用卡結算時,透支后不及時補足,而是一拖再拖,到頭來支付的是高出銀行存款好幾倍的利息。   另外,金融資產還流失于高息誘惑,流失于非法集資,流失于家庭金融檔案不健全。

熱心網友

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在你節約每一個銅板、積攢余錢進行投資的時候,你是否考慮過你的個人金融資產是“蛋糕”越做越大,還是走向流失?  流失于缺乏存款知識。有位儲戶繼承了爺爺一筆5萬多元的遺產。當時,他正籌劃購買商品房,便把這筆錢存了銀行活期儲蓄。可是由于價格、地段不合適便一拖再拖,直到5年后才買了房子 。因這儲戶沒有及時將活期儲蓄化為定期儲蓄,這5年多的時間,包括當時的保值貼補息在內,他至少損失了3萬元人民幣。  流失于缺乏貸款知識。某儲戶有一筆3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存入日期為1997年10月1日。1998年9月4日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只獲得了399。6元的利息。而向銀行申請2。4萬元的存單質押貸款(以80%的質押貸款額度)貸27天,僅要支付130。08元。而原先的3萬元存款到期后可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兩種不同的方法,使存款人的利息收益相差近800元。  流失于缺乏結算知識。根據有關規定,所有銀行的信用卡可透支5000元,16天內日息5,超過一個月每天要加息15。有人使用信用卡結算時,透支后不及時補足,而是一拖再拖,到頭來支付的是高出銀行存款好幾倍的利息。  流失于缺乏反假幣知識。6月中旬的一天,農民趙某將2000元錢存入某銀行儲蓄所,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其中夾有2張100元面額的假幣,按規定給以沒收。老大伯看到自己用血汗掙來的錢換來一張“假幣沒收單”時,不僅嚎啕大哭。  另外,金融資產還流失于高息誘惑,流失于非法集資,流失于家庭金融檔案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