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小就得了人工劃痕癥,現在寶寶半歲了,好象和我一樣,也是碰一碰皮膚就紅一快,隔一會又消失了,請教大家有何治療辦法?

熱心網友

此病治療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對癥治療過敏,另一方面要調整免疫功能。治療過敏的藥物很多,如撲爾敏等或者用中藥治療。調整免疫功能可口服轉移因子或肌注胸腺肽、轉移因子。 皮膚劃痕癥也稱人工性尋麻疹,是皮膚血管的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形成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此類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為免疫球蛋白IgE,此類蛋白質如與過敏原相結合,機體就會引起一系列反應,最后導致皮膚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

熱心網友

此病治療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對癥治療過敏,另一方面要調整免疫功能。治療過敏的藥物很多,如撲爾敏等或者用中藥治療。調整免疫功能可口服轉移因子或肌注胸腺肽、轉移因子。 皮膚劃痕癥也稱人工性尋麻疹,是皮膚血管的過敏反應,過敏反應的形成由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所致。此類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質,為免疫球蛋白IgE,此類蛋白質如與過敏原相結合,機體就會引起一系列反應,最后導致皮膚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組織胺會引起皮膚血管擴張,血清滲出血管外,就會產生瘙癢。此時皮膚劃痕試驗即為陽性。 引起皮膚劃痕癥最常見的過敏原是藥物,尤其是青霉素、血清類制劑,還有細菌、真菌、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等。  很多人忽視足癬的治療,要知道,引起足癬的各種真菌,其代謝產物常常作為一種強烈的過敏原,機體吸收后會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其結果也會促使機體發(fā)生皮膚劃痕癥。  要治愈皮膚劃痕癥,當然首先要消除過敏原,進行抗細菌、抗真菌治療,避免發(fā)生藥物過敏,忌食魚蝦、貝殼類水產品,在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的同時,還需服用能消除過敏性抗體的藥物,中藥制劑雷公藤片就有很好的消除異常抗體的作用。癥狀性劃痕癥又分即刻型和延遲型兩種,二者都由變態(tài)反應引起。前者常見的致病源為藥物如青霉素等,這種過敏性不一定先有藥物反應,如用青霉素治療的病人中80%的病人皮膚劃痕試驗陽性,并且部分病人在停用青霉素后很久仍為陽性。有時細菌感染、昆蟲叮咬等也會引起即刻型癥狀性皮膚劃痕癥的發(fā)生。而延遲型癥狀性皮膚劃痕癥的發(fā)病與真菌過敏有關,抗原常為真菌產物,足癬患者容易伴發(fā)延遲型癥狀性皮膚劃痕癥。皮膚化痕癥的治療與蕁麻疹相同。西醫(yī)可控制急性癥狀,但對慢性患者療效欠佳,嚴重者可予以皮質激素治療。中醫(yī)對該病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慢性、對西藥有依賴性的患者,治愈后一般不復發(fā)。祖國醫(y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于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fā)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fā)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huán),中醫(y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yǎng)血滋陰的中藥。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藥治療主要采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藥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更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