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七個月,飯量一直沒達到配方奶建議量(他一天的奶量沒超過1000mg),盡管如此,他還隔三差五吃飯不香,要減少飯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讓他喝山楂麥芽茶或到藥材鋪買小兒七星茶他喝吧,去積是最好的了

熱心網友

我的孩子也有同樣的問題,而且更可怕的是,一上火就走眼,一走眼就要做手術,現在已經做了兩次了,這不?又張了!還要做手術,醫生說就是上火了,讓少吃一點,我說她平時吃的比同學少多了,老師都擔心她會營養不良,大夫就說,今天如果吃肉了就不要吃雞蛋,如果吃雞蛋了就不要吃肉了,你的孩子是脾胃不和,吃的多了也消化不了,還是要從脾胃上做調理。所以我們就試著給她喝了補鋅口服液,并且盡量給她營造一種愉快的就餐環境,不在她面前表現出擔憂,慢慢地她已經可以愉快地吃很多東西了,而且大便也開始軟了,我相信這次不等到手術就可以讓針眼下去了,你不妨試試,首先看他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的缺乏,如果真的缺乏就要補足它!并且還要經常關注他的微量元素是否穩定(大概兩個月查一次),然后等到微量元素穩定后,一定要減少可能引起上火的食物的攝入,多吃下火的食物,反正要吃,多吃蘿卜白菜也是吃,干嘛不吃下火的呢?總歸是比藥好吃,等他一歲后,把白水換成菊花茶也是好辦法呀!每天如果可以喝500毫升的菊花茶也可以下火的,但是如果他喝不下,千萬不要放白糖,要放天然冰糖,用之前在微波爐里熱5-10秒就可以掰開了。祝你的寶貝健康!。

熱心網友

小兒的飯量沒有一個絕對值,只是由營養學家根據不同年齡的小兒需要多少營養,以及他們的胃容量能容納多少而制定出一個參考數值。一般認為達不到這個參考數值的2/3,就算飯量小了。這當然要除外特殊情況,如小兒患病、氣候格外炎熱等。如小兒長期處于進食量少的狀態時,家長要備加注意。  小兒平時如因飯量小,已經影響到了他的生長發育,這便是件大事情。如嬰兒期前6個月每月體重約增長700克,后6個月每月約增長250克,身長全年約增長25厘米;生后第二年體重約增長2。5—3公斤,身長增長10厘米;2—6歲期間每年體重增加約2公斤,身高增加5—7厘米,以上數值在醫學上稱為生長速度。如果孩子的生長速度不正常,就需要看醫生。  小兒長期沒有吃到應吃的飯量,應該排除是否有胃腸道、肝臟的疾病,以及有無微量元素鋅缺乏、維生素Bl缺乏等問題。總之長時間的小兒飯量小也需要看醫生。  同時大家知道,小兒的飯量與孩子的年齡、性別、季節、體格的大小、每日活動量的情況、從小吃飯的習慣等因素都有著密切的關系。下面僅就大多數小兒的平均飯量而言,家長根據自己家孩子情況可略有出入。  幼兒一天膳食組成舉例(以生食計算):   主食:(包括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面等)約150—200克。  牛奶:250克(也可用豆漿250克與雞蛋半個代替)。  雞蛋:1個。  瘦肉類:包括禽類、魚、肉、肝、動物血,約60—75克。  豆類及其制品:25克。  蔬菜:150—200克,其中有1/2應是綠葉菜或橙黃色蔬菜。  水果:1個。  糖:10—15克。  油:10-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