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云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云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云演變來的。這團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體微粒組成,“天體在吸引力最強的地方開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較大的團塊,團塊越來越大,引力最強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陽。外面微粒的運動在太陽吸引下向中心體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變方向,成為繞太陽的圓周運動,這些繞太陽運轉的微粒逐漸形成幾個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繞太陽運轉的行星。衛星的形成過程與行星相似。  康德的星云說發表后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拉普拉斯的星云說發表以后,人們才想起了康德的星云說。。

熱心網友

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云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創始人。

熱心網友

 伊曼努爾·康德1724 - 1804 〖德國〗 生于東普魯士的格尼斯堡(該地自1945年以后,成為前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的領土),父親是一個馬鞍匠。康德的家庭信奉路德宗的虔信派(Puritianism),康德從小在教會辦的學校受教育,1740年進入格尼斯堡大學神學院,1745年畢業后當了九年的家庭教師。從1755開始,康德一直在格尼斯堡大學任教,當了多年的編外講師,1770年才晉升為教授。康德是盧梭的崇拜者,他與盧梭一樣,是一個平民哲學家。康德一生都過著一種秩序井然、千篇一律的生活,周而復始、平淡無奇。據說康德每天準時散步,分毫不差、風雨無阻,以至于他的鄰居們可以根據他出門散步的時刻來校準自家的鐘表。但哲學界有這樣一句話:“說不盡的康德”。對于康德的哲學而言,康德所建立的批判哲學體系至今仍不失其魅力,而且日益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兩百多年來,學者們仍在皓首窮經,并總能在康德哲學中發現具有當代性和現實性的一面。他一生中只有一次離家到一個一百公里外的城市旅行的經歷,便他卻像一個閱歷豐富的旅行家那樣,在人類學著作中對各國風土人情做了詳細而生動的描寫;他是一個虔誠的教徒,但他的理性宗教觀卻被普魯士政論指責為“歪曲蔑視《圣經》和基督教的基本學說”。他說:“我生性是個探求者,我渴望知識,急切地要知道更多的東西,有所發明才覺得快樂。我曾經相信這才能給予人的生活以尊嚴,并蔑視無知的普通民眾。盧梭糾正了我,我想象中的優越感消失了,我學會了尊重人,除非我的哲學恢復一切人的公共權利,我并不認為自己比普通勞動者更有用。”他在創造了深刻反映啟蒙精神的批判哲學之后,又明確地提出了“什么是是啟蒙運動”這一至今還吸引著哲學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