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兒一周二,是近發現他老是用手指撓耳朵,這種現象有一星期左右,送到醫院,醫生說是得了細菌性外耳道炎,建議用過氧化氫溶液一天清洗兩至三次,可是小兒不給好好洗啊,老是動,我又怕弄傷他的耳膜,所以每次都敷衍了事,可能這樣又會耽誤他的病情,所以想問問這種病是不是不小兒常見病?是怎么得來的?容易根治嗎?

熱心網友

您好: 對于小兒建議去醫院處理,否則容易碰傷,效果也不好

熱心網友

外耳道炎和癤腫多是因為兒童洗頭、游泳時的污水,喂藥時的藥汁,嘔吐的胃內容物等灌進了耳朵或是用火柴棍、發卡、掏耳具等劃破了外耳道皮膚,細菌乘機侵入引起的。患了外耳道炎或是癤腫,可以用濕毛巾冷敷耳朵,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同時,向耳朵里滴耳油或新霉素滴耳液等,以消炎止痛。耳道里不要涂紫藥水或紅藥水,因為涂了這些帶顏色的藥水,會妨礙醫生觀察病情的變化。如果癤腫有了膿點,要請醫生把膿引流出來,防止炎癥進一步...

熱心網友

外耳道炎和癤腫多是因為兒童洗頭、游泳時的污水,喂藥時的藥汁,嘔吐的胃內容物等灌進了耳朵或是用火柴棍、發卡、掏耳具等劃破了外耳道皮膚,細菌乘機侵入引起的。患了外耳道炎或是癤腫,可以用濕毛巾冷敷耳朵,在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同時,向耳朵里滴耳油或新霉素滴耳液等,以消炎止痛。耳道里不要涂紫藥水或紅藥水,因為涂了這些帶顏色的藥水,會妨礙醫生觀察病情的變化。如果癤腫有了膿點,要請醫生把膿引流出來,防止炎癥進一步惡化。耵聹栓塞在游泳或洗頭、洗澡時,耳朵里灌進水,就會把積存在耳朵里的耳屎泡軟、脹大,堵塞耳道。這時候,耳朵里發悶、聽力不好。出現這種情況,最好請醫生檢查一下,把泡軟的耳屎取出來。自己不要去掏,以防劃破外耳道皮膚或是損傷鼓膜。外耳道黃水瘡常發生在兒童外耳和耳道的皮膚上。原因可能和兒童的消化不良或過敏體質有關系;也有的是因為兒童耳朵周圍紅腫、糜爛、起小水皰,皰破了以后流黃水、結痂、發癢,小孩子常常用手去抓而造成的。治療黃水瘡,除了要辨證施治以外,要以清潔、干燥、消炎為主。如果黃水不多,可以用10~15%的氯化鋅軟膏、可的松軟膏涂搽。若是已經發生感染,可以涂些消炎藥膏。如果黃水較多,可以先用生理鹽水或是用3%硼酸水在局部清洗,然后再涂藥膏。耳道異物如果是昆蟲飛進或爬入兒童的耳朵后,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如將患耳對著燈光處或用手電筒照射,使昆蟲向亮處爬出或飛出;也可用食用油數滴滴入耳內以隔絕空氣,使昆蟲窒息死亡,然后再用鑷子取出。如果是豆類、麥粒、小珠珠等光滑的異物,可采用漿糊粘著法取出。方法:取一小棉簽,頂部附上少許漿糊慢慢伸入耳道與豆類、麥粒、小珠珠等異物相接觸,稍等片刻,待漿糊與異物粘著后,再輕輕取出。如果經上述簡易方法仍不能將耳道的異物取出,應立即去醫院請醫生作進一步處理。

熱心網友

這是個小兒常見病,一般是由于用手指撓耳朵,劃破里面的皮膚而引起的.很容易根治的,用碘伏涂就行或者過氧化氫溶液給點入耳內就可,如果嚴重的話會引起全身感染,發熱等等.平時要注意修剪小孩的指甲,這樣就不容易劃破里面的皮膚,也不會把其它的地方劃破

熱心網友

用雙氧水(過氧化氫)洗,把雙氧水滴進外耳道就行。一個人板住頭(側位),另一個人滴藥,一下子就完了。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