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形成的原因,該體制有何特點,對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產生了什么影響?

熱心網友

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從1928年起,新經濟政策被取消。蘇聯開始實施計劃經濟政策建設社會主義,到1936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即傳統的蘇聯社會主義模式。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特點:①生產資料所有制采取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1936年蘇聯憲法規定:國家所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本形式,集體農莊合作社所有制是勞動者的集體所有制,是公有制的另一種形式。以斯大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認為,國家所有制是社會主義所有制的高級形式,而集體所有制則是低級形式,要不斷地從低級形式向高級形式過渡。②實行指令性計劃。這種指令性計劃是由國家自上而下制定的;囊括了經濟生活的各領域、各部門、一切活動過程;計劃經最高蘇維埃批準后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強制性。③用行政手段,即行政命令和行政組織手段管理經濟。蘇聯強調“國家計劃就是法律”,所有機關、企業、個人必須執行,否則就要負行政和法律責任。歷史作用和歷史功績: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適應了蘇聯建國初期經濟落后、小農經濟占優勢的生產力水平,在歷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①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對社會化大生產進行全國性的統一計劃管理,并為這種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方法。②有利于宏觀經濟調控。它能夠在人力、物力、財力極其有限的條件下,對資源進行集中使用、統一調度,確保實現國家主要的經濟戰略目標。③它創造了不受西方經濟危機干擾、大大超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速度,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后來足以粉碎法西斯的強大工業基礎。潛在的弊端:①單一的公有制對后來經濟的發展起了負面影響。例如,在農村迅速發展的集體農莊化,以及后來集體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過渡,超越了生產力水平,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城市單一的國有經濟,不適應各行各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多層次和生產社會化的發展水平。②指令性計劃經濟實質是一種產品經濟,它與商品經濟對立,否定了價值規律和市場機制的作用,限制了商品貨幣關系。③國家集中過多,控制過死,不利于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積極性。④單一的計劃,容易產生主觀主義,違背客觀經濟規律。這些嚴重的缺點和弊端,后來在和平建設時期,越來越阻礙了蘇聯國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