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
熱心網友
安全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是安全的!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嗎? 2005-8-23 11:08:32 經濟觀察報 7月21日,人民幣小幅升值2%,而帶給外匯理財市場的卻不只2%的震動。 “我們賣的外匯理財產品有的出現了少量贖回,尤其是流動性較好的一些。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將和一籃子外幣資產掛鉤,我們也會盡快豐富其他貨幣資金的理財產品。”工行上海分行內部人士稱。 但是,外匯避險工具的缺失,也是外匯理財市場不得不面臨的難題。 短板隱現 對于此次突如其來的升值,外匯理財市場感覺到了寒意。 “一些客戶如果外幣資產沒有明確的使用目的,選擇了結匯的方式來規(guī)避風險,這次升值對于增量客戶可能會影響大一些。”中行上海分行資金部劉景致稱。 由于大部分的理財產品,客戶是放棄了贖回的權限,所以這次升值的損失,基本上需要客戶承擔,也有個別產品,客戶能夠贖回的,目前尚沒有大面積的贖回。據悉,中行上海分行的“春夏秋冬”理財產品,流動性較好,客戶有贖回權限,在這次升值之后,贖回率稍增,但是“贖回的客戶一般都是外幣資產有其他用途的。”劉景致認為。 而在人民幣升值之后的幾天里,歐元、英鎊等紛紛下跌,以日元為代表的亞洲貨幣曾經一度高企,繼而跌落至升值以前的水平。 “目前的外匯理財市場絕大多數都是和美元掛鉤的產品,和其他幣種掛鉤的并不多,所以即使有個別幣種上升,對客戶來說,也幾乎沒有太多的贏利。”一家外資銀行的董事稱,“人民幣升值暴露了外匯理財市場的短板,應該推出更多和其他外幣掛鉤的理財產品。” 中信實業(yè)銀行個人金融部王洪波表示:“目前國內商業(yè)銀行推出的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大多是外匯利率和匯率掛鉤型產品,銀行有提前中止權,產品收益率主要受外匯利率、匯率波動的影響。如果外匯走勢不利,銀行會行使提前中止權,導致客戶收益損失。” 由于市場上目前還沒有對人民幣是否會再次升值形成統(tǒng)一的看法,所以外匯理財的贖回并不普遍,但是相當多的外匯理財客戶出現賬面虧損。 外匯避險工具缺位 人民幣升值之后,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率先推出特別設計的三款固定收益型短期外匯理財產品,為外匯投資者提供增值投資渠道。 招行此次發(fā)行的外匯理財產品期限短、收益高、幣種多、起點低,美元、港幣的理財產品均為四個月,歐元理財產品僅三個月。美元四個月的年收益率達到3%,港幣為2。8%,歐元為1。5%。 “這樣的產品是針對外幣資產貶值壓力下推出的。美元4個月,銀行給客戶的收益率為3%,實際上對于銀行來說,僅需要將這些美元在同業(yè)市場上拆借出去,現在一般來說,美元4個月的拆借利率為3。5%,銀行獲得收益就會比較高,幾乎不需要任何的外匯衍生組合。”法國東方匯理董事蘇文表示。 人民幣的升值將更加考驗銀行綜合運用資金的能力。面對美元有可能再次升息,各家銀行紛紛提高了自己的外匯理財收益率,但是另一方面,在國內吸收人民幣的成本將越來越高,如何綜合運用匯率和美元利率的浮動,將是未來銀行的外匯理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另外,外匯理財的客戶結構,特別是一些對外貿易企業(yè)可能還無法一下子接受外匯的浮動制,所以商業(yè)銀行應該向客戶提供一些外匯對沖的工具,如外匯遠期交易、遠期合約、外匯期貨、外匯期權交易等。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7月25日也表示,銀行要借著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機會,大力發(fā)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同時要使商業(y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向各種各樣的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 但也有市場人士質疑:“在利率無法市場化的情況下,銀行方面的確很難提供類似的外匯避險工具。” 另外,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的人士指出:“目前大部分的銀行還都是外匯業(yè)務和人民幣資金業(yè)務獨立操作,但是在人民幣實現逐步的浮動匯率制之后,各家銀行應該建立自己獨立的資金運營中心,才能實現外資和人民幣業(yè)務的綜合運作,也才方便規(guī)避國際外匯市場的風險。” 。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是安全的!
熱心網友
避險工具缺位 銀行外匯理財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