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小籠包子 主要原料: 面粉 500克 面肥 50克 堿水適量 餡料: 豬肉 250克 豬皮凍 150克(凍的做法見加蟹小籠包) 調輔料: 醬油 8克 精鹽 6克 料酒 10克 味精 5克 胡椒粉 2克 花椒面 2克 白糖 4克 香油 15克 蔥、姜末各適量 制作方法: ⑴將豬肉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面、花椒面姜末、料酒、白糖攪拌均勻后,將清水70克分數次加入其中,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再將豬皮凍用刀切成碎粒放入盆中攪拌均勻,最后放入蔥末、香油調拌均勻即成餡心; ⑵將面粉250克加入面肥50克用溫水調制成軟硬適當的面團,放在30℃的環境中發酵成發酵面團;將面粉250克用溫水調制成水調面團;待發酵面團鼓起后,兌入堿水揉勻揉透再和水調面團和在一起揉勻揉透,餳酵待用; ⑶將餳酵好的面團搓條下成25克/個的劑子,搟成圓坯皮,包入17。5克的餡心,捏制成16——21個褶的圓形包子,放入小籠中旺火蒸制7——8分鐘即熟; 特點: 皮薄餡嫩,鮮咸適口,汁多肥嫩,面食佳品。 注意事項: ⑴攪肉餡時要向一個方向攪拌,攪上勁; ⑵包好的包子,要餳酵10分鐘后再放入火上蒸制,使坯皮松嫩柔軟潔白。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 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干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配好后放進雪柜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后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 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面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 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 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 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面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面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涂油,鋪上菜葉,再涂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鐘,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

熱心網友

小籠包原料:精白面粉400克,凈豬夾心肉250克,凍皮湯400克,熟大油25克,白糖、鹽各10克。醬油12克,味精5克,胡椒粉1克,蝦子3克,香油3克,蔥、姜汁水120克,雞湯適量。制作過程:(1) 制餡心。①將肉去皮、骨、洗凈,剁成肉末,加入味精、醬油、糖、鹽、胡椒粉、蔥、姜汁,一面攪和,隨之慢慢加入清水,不斷地攪動起勁。最后放入香油、熟大油、拌透即成餡心。②將洗凈、刮凈毛污的肉皮,放入開水炒勺中過水后撈出,再放入勺內,加入雞湯燒至汁濃后,篩濾去渣,隨之加入鹽、胡椒粉和蝦子,熬煮一會后,撇去浮沫,將皮湯倒入缽內。③冷卻后即成凍皮湯,取其400克,切成黃豆粒大小的肉末拌和。(2) 制包皮。將面粉加入涼水拌和后,稍醒一下,然后再揉成面團,搓成細長條,揪成160個劑子,用搟面杖搟成圓形皮子。(3) 包入餡心。將餡包入皮內后,捏成鯽魚口形的包子,上屜蒸5分鐘左右見包子臌汽,湯滿口濕潤時,取出即成。南翔小籠包原料:白面粉4兩(約160克),豬肉2兩(約80克),椰菜葉適量,清水適量,麻油、姜粒、蔥屑各少許,鹽、糖各1/4茶匙,生抽1/2茶匙,胡椒粉少許。制作過程:1、豬肉切碎,加入少許清水,與調味料撈勻并攪至起膠,最后加入姜粒、蔥花及麻油。2、面粉與清水搓成柔軟的面團,分成小團再用面棍搟壓成圓片,包入豬肉餡,用手折疊捏合成小肉包。3、蒸籠底鋪椰菜葉,將小肉包放入蒸籠內用猛火蒸約15分鐘即熟。開封灌湯小籠包子一、調餡兒 主料:豬肉 配料:食鹽、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姜末、雞湯拌餡兒時要攪拌均勻,還要把餡兒往盆里摔,其間要加三遍雞湯。   二、和面 面+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呵呵。然后要用勁揉,三光要領:手光、面光、盆光。揉好的面要“晌”一下,(晌,也就是靜放一會兒)摔面,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后,面就算準備好了。   三、搟皮兒 揪襟兒,也就是把面揪成大小均勻的面揪揪按成片兒狀搟成圓形,皮兒要薄,且均勻   四、包包子 餡兒少了不好吃。  五、蒸 水開后,上鍋蒸13~15分鐘,包子就熟了。剛蒸好的包子提起來象燈籠,放下去象菊花。 熱氣散了以后,包子皮會變硬,這時候提起來就不象燈籠了。不過,平放的時候還是蠻象菊花的。   六、最后一道工序----吃 吃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子也要遵守操作規范,不然燙壞了可表怪我,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一口悶,滿口香! 開窗,就是先把皮兒咬開個口兒把包子里的湯吸出來喝,如果包子熱,別忘了先吹吹 小籠包原料:面粉500克,老酵150克,鮮肉餡400克,堿液適量。 制法: 1、 將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間挖一個坑,加225克水拌和,投入老酵,揉制成酵面待酵面發起后,對堿揉均勻,稍餳。 2、 將面團搓成直徑約3。3cm的長條,揪成24個面劑,將面劑用左手掌跟按成中間厚、邊稍薄,直徑約5cm 圓形坯皮。 3、 左手托皮,左手塌上鮮肉15克餡心,捏褶收口(收口要小,像“鯽魚嘴”,褶紋清楚,整齊,形狀飽滿圓整)即成小籠包。 4、 將小籠包生坯皮擺入屜內,旺火蒸10分鐘左右,待松軟、膨大、色白、有彈性即可出籠。 蟹粉小籠包原料:富強粉850克(按80只成品計算),老酵發面200克,豬夾心肉(肥3瘦7)1250克,皮凍茸500克,蟹粉250克,熟豬油250克,精鹽25克,醬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適量、蔥花姜末少許。熟芝麻屑25克,紹酒適量。制法:1、豬夾心肉、生姜同絞成肉茸,加醬油、精鹽、白糖、清水(分次放入),攪拌上勁后,再加入味精、皮凍茸、蟹油拌勻,成蟹粉鮮肉餡。2、將面粉200克加入老酵和適量清水和好,待其發酵。余下面粉用溫水約300克拌和成面團。待酵面發起,將兩塊面團和在一起,加適量堿水揉勻。隨后搓條摘坯,分成80個劑子。3、取面劑逐個按扁搟成邊薄中間厚的圓形小籠坯皮,包入餡心,收攏提捏成有褶的露口小籠包子,每籠4只,上籠旺火蒸約10分鐘,下籠即可上桌(附姜絲、醋等佐料)。特點:色澤油潤,皮薄餡重,鹵多汁鮮,味美適口。*蟹油制法:  炒鍋上火燒熱滑鍋后,留適量油在鍋內,入姜末、蔥花爆香后,放入蟹粉煸炒略收水分,同時烹入紹酒以解蟹腥,分次逐步將熟豬油加入鍋內,轉文火慢熬至水分基本收干,油呈金黃色,無浮沫,即可起鍋倒入用開水燙后的容器內,冷卻即成。蟹黃灌湯包原料:面粉1000克,溫水600克,豬五花肉700克,肉皮凍280克,蟹肉160克,蟹黃、醬油各40克,豬油100克,料酒6克,香油8克,白糖、蔥花、姜末各5克, 精鹽1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制作過程:1、將面粉加水和勻揉透,放置片刻;2、豬肉剁成肉茸,蟹內剁碎,鍋內加豬油燒熱,放入蟹肉、蟹黃、姜末煸出蟹油,與肉茸、皮凍、醬油、料酒等調拌成餡;3、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每50克4個的面坯,搟成圓皮,加餡捏成提褶包,上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熱心網友

山西人告訴你,最重要的是餡要好,不會做可以先去超市買些也行。皮要薄但要包好。

熱心網友

外面一張皮,里面是唾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