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在的青年不喜歡中國的古文化?如宋詞等?反而喜歡外來文化?
熱心網友
社會比較浮躁,普遍關心眼前利益,而我們的教育方式又一成不變,甚至越變越讓學生關注眼前利益(考試結果),如果古文化教授時與現代沒有任何關系,誰會在乎呢?易經、孫子兵法等也是古文化的一部分,很多現代人雖然不喜歡它的原著(主要是學問未到),但是現在不是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嗎?看風水、批八字、斗心眼,因為對自己的生活有影響。西方文化傳播特點是把復雜的學問簡單化,使其更易接受,而我們的文化傳播特點是,簡單問題復雜化,誰都一學就會那還算有學問嗎?因此注定自我禁錮了古文化的傳播。一段pop或是蘭調音樂,確實可以令其緊繃的神經得到舒展,而唐詩宋詞,很多人一半都沒讀懂,誰還能enjoy,本身都是為了消遣自己娛樂自己,有誰不選擇簡單、輕松又時髦的呢?當然喜歡唐詩宋詞的人也同樣是因為娛樂自己享受其中才選擇了它。蘿卜白菜各有所好,不必為此煩惱。
熱心網友
外來的文化,更適合在現在的文化形式下存在...電腦是以外國文化的基礎存在的。英語是世界最廣泛運用的語言...有些東西,我們無法否認。任何一個文化都需要取長補短,不斷進化。中國的文化都喜歡以老賣老。雖然都是精華,但也都是糟粕。沒有不斷創新,也就很容易,被人遺忘...埃及,瑪雅...一個個文明都是如此。雖然優秀,但是無法突破,都最后滅亡了。個人認為中國的文化需要借新殼重生才是.
熱心網友
這是整個社會的一種浮躁的心理表現現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人們無閑暇去體會傳統的、優美的詩詞、古文因為我國傳統的文化是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時時流露、表達的是種閑散、恬淡或偶爾的人文關懷、憂國憂民現在的年輕人,到哪里去找這種心情?成天追逐的是瘋狂的競爭、物質享受,什么魏晉風度、唐漢風骨,早就丟之腦后啦所以這位老兄,算了吧,我們自己喜歡就好,別去管他們,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能體會,這也是一種享受,是嗎?
熱心網友
崇洋媚外唄!我就喜歡中國的文化,比一些外來文化底蘊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