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不是柳化,是柳工。柳州是中國西南工業重鎮,擁有汽車、機械、冶金三大支柱產業。去年汽車產量首次突破30萬輛,鐵、鋼、材綜合生產能力突破450萬噸,柳工工程機械產銷1.6萬臺套,其中輪式裝載機產銷量世界第一。請看一篇報道:自主創新·柳州創造探秘① 一股源自心底的力量 時間:2005年10月14日9:44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童政 周驍駿 柳州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城市————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老工業基地。 柳州也是一個很有志氣的城市————近年來,它著眼于未來發展,以極大的勇氣去推動經濟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完成了從“柳州制造”向“柳州創造”的歷史性跨越。 就是這個柳州,全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產值,已經占工業總產值的1/3,新產品產值率達31。34%,主要工業產品平均每3至4年就更新換代一次,在西部地區處于領先位置。 就是這個柳州,在廣西7個國家級技術中心中,這里就擁有4個,此外,柳州還有自治區級技術中心13個,行業技術中心1個,博士后工作站5個,技術創新能力也處于西部地區前列。 就是這個柳州,在廣西的9個中國名牌產品中,這里就擁有4個,此外,柳州還擁有自治區級名牌產品30個。 此外,在柳州,一批具有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的群體正閃亮崛起。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是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體現,讓我們走進它們當中的優秀代表,看看它們是如何以自己持之以恒的創新精神去獲得成就、贏得尊重的。 ————柳州市國機實業有限公司,研制出國內第一個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發動機噴油器的民營企業。國機成功研制噴油器的消息一經披露,國外某企業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噴油器價格就大幅下跌。 ————柳州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裝載機產銷量全球第二,每年都有近百項科技成果,其產品開發能力在國內同行中最強。今天,國內不少企業還在生產柳工的第一代產品,而柳工已經在生產第三代產品,并儲備了諸如“智能化工程機械”等第四、第五代產品技術,市場一旦有需求就可馬上投入生產。 ————柳州五菱汽車公司,雖然與外方合作,但依然主宰自己發展軌跡的汽車企業。2000年,上汽、通用和柳州五菱汽車公司進行合作。 在合作過程中,五菱堅持走以我為主的研發道路,堅持用自己的品牌,明確取得的知識產權歸五菱。據悉,國外已有企業準備購買五菱下一代產品技術,將來每生產一輛汽車都須向五菱支付技術使用費。 ————柳州歐維姆建機廠,廣西擁有專利數最多的一個企業,目前其在國內產品市場占有率達50%以上。歐維姆擁有310項專利,每年都會有20到30項新專利產生,成為全球預應力研究及應用的佼佼者。其錨具、鋼索、千斤頂等產品及預應力技術,廣泛應用于青藏鐵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 除了這些企業,在柳州還有兩面針、花紅藥業、金嗓子、東風柳汽等這些令國人熟悉自豪的企業。為爭奪在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柳州的企業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價。如柳工為吸收美國卡特匹勒公司的966E型產品技術并進行創新,前后付出了8年的艱苦努力;歐維姆創造的一項鋼腳線斜拉索技術,歷經13年才通過鑒定。不輕言放棄,直面困難,敢冒風險,柳州企業磨練出了非凡的毅力和意志,成就了它們登上技術巔峰的夢想。 正是由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增強,柳州市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步伐大大加快。1992年,柳州市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成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中第一個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大關的城市。今年1—8月,柳州市的工業產值達到了442億元,預計全年將突破800億元。在沒有多少新的生產項目上馬的情況下,還是依靠原有的這批企業,柳州工業總產值實現了從100億元到800億元的跨越。這充分反映出柳州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在迅速增強。 談到柳州市的經驗,市委書記吳集成說,柳州連續十年堅持走內涵式發展為主的道路,通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老企業及其產品進行更新改造,以提高新產品對經濟的貢獻率;通過挖掘大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激發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動力,走以我為主、自主研發的創新之路;通過扶植一大批本土名牌發展以提升城市競爭力。在此基礎上,今后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動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城市競爭力的中心環節。 在能源、資源日益緊張,產業發展面臨萎縮的情況下,在經濟面臨轉型的重要轉折關頭,柳州人毅然選擇了自主創新之路。 柳州,正從心底發出自主創新的最強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