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商店的性質區分嗎?還是外觀?還是說明書?是價格?是參數指標?請指教.
熱心網友
音頻視頻產品按技術等級大致可分3個類別,民用級的、專業級的、廣播級的。民用級也叫業余級或家用級,專業級也叫電教級。不同級別的產品,在制作工藝、技術精度、使用功能上有較大區別,但不等于專業產品、廣播產品一定就比業余產品做得高檔。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家里也可以用專業和廣播設備,但專業場合(如劇場、電影院)和廣播電臺電視臺極少會用民用產品。專業級產品和廣播級產品通常外觀不講究,有很強的儀器感,一般也不帶遙控器之類的功能,而且往往在機箱外裝2個耳朵,可以固定在機架上。專業產品一般較少個性(如音響產品聲音比較平衡中性,視頻產品一般不搞色彩修整功能),但技術精度都很高,也非常耐用,不太會壞。拿CD機來說,日本有個第一音響,民用產品商標是TEAC,廣播級產品叫TASCAM。TEAC的民用產品也很貴,僅從價格上已經很難區分是民用的還是專業的。比如 TEAC CD-25,賣7000多元,同樣價格的廣播級機器就是TASCAM 450,兩者比較,TASCAM外觀像機器,黑乎乎的,聲音中性,可以以0。1秒的精度手工尋跡,可以去除聲音空白處,可以接受調音臺的線控,以平衡方式輸出,轉盤非常經用。而CD-25外觀漂亮,聲音柔美(加了點味精),按照發燒理念設計,有很多時髦的電路加在里頭,體積很大,但轉盤不太經用,以不平衡方式輸出。再比如JBL,廣播級監聽產品是4系列的,專業產品主要是7系列的,K系列的,均是全球名牌。而民用產品系列很雜,是全球垃圾。這是JBL的產品戰略吧。在民用音響商店,一般沒有專業設備賣。專業視聽設備一般在舞臺音響燈光商店有售。而廣播級產品一般不零售,由像安恒利這樣的代理商按工程方式來做,不過他們公司也向個體消費者零售的。隨著視聽設備的普及,發燒友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專業設備放在家里使用,他們發現,這些價格合理的產品其實比民用產品有著更高的性價比。只是專業設備的消費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不然沒有廣告、沒有先例、沒有了JS的蠱惑,你會無從選擇。
熱心網友
單價差別
熱心網友
其實專業不專業的音響,只是您個人對音響的追求了,如果您的生活品味和生活的檔次高一點,完全可以買專業的Hi-Fi功放,要是您比較偏向于家庭影院的話,只須買一套帶5。1功能的音響回去就可以了,要是您覺得想要全方位都可以滿足家庭不同成員需求的就買一套集視聽唱三位一體化的家庭音響回去,一次性的投資,終生的享受,帶給您的只有兩個字:超值!先生您可以考慮考慮。
熱心網友
你說的幾點都可以區分是專業還是民用的,專業的性能可靠,外觀簡單,價格較高,參數指標也做得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