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局是不是應該說:狡兔死走狗烹?還有下一句或習慣連著說的句子嗎?
熱心網友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在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而當俘虜時,勸勾踐忍辱投降,伺機報仇雪恨。勾踐依照他的話去做,最后終于大敗吳國。越王勾踐復國后決定重賞大功臣范蠡。但范蠡看到歷代宮廷的殘酷傾軋,覺得勾踐是一個只能同患難而不可共享樂的人,就拒絕官職過隱居生活去了。范蠡臨走時還給另一大臣文種留下一封信,信中警告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說飛鳥射盡了,弓箭就會藏起來,再也不用了;兔子打死了,獵狗也會被主人殺掉燒熟吃掉的。文種沒有聽從范蠡的忠告,最后果然被勾踐殺掉了。 “兔死狗烹”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立過功的人拋棄或殺掉。有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也連用,意思相同。
熱心網友
韓信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輩當亡。”
熱心網友
我只聽說過兔死狐悲
熱心網友
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示例: 近義詞: 卸磨殺驢、鳥盡弓藏 反義詞: 感恩戴德、始終不渝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諷刺用語 英文: cook the hound when the hares have been run down 故事: 春秋末期,楚國的范蠡和文種到越國去做官,輔佐被吳王夫差打敗的勾踐,他們發奮圖強,終于使越國強大,最后滅了吳國。范蠡深知勾踐的為人就到齊國隱姓埋名經商,他寫信勸文種離開說:“狡兔死,走狗烹”。文種不信后被勾踐所殺 常用度: 高
熱心網友
飛鳥盡,良弓藏。
熱心網友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在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而當俘虜時,勸勾踐忍辱投降,伺機報仇雪恨。勾踐依照他的話去做,最后終于大敗吳國。越王勾踐復國后決定重賞大功臣范蠡。但范蠡看到歷代宮廷的殘酷傾軋,覺得勾踐是一個只能同患難而不可共享樂的人,就拒絕官職過隱居生活去了。范蠡臨走時還給另一大臣文種留下一封信,信中警告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思是說飛鳥射盡了,弓箭就會藏起來,再也不用了;兔子打死了,獵狗也會被主人殺掉燒熟吃掉的。文種沒有聽從范蠡的忠告,最后果然被勾踐殺掉了。 “兔死狗烹”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出過力立過功的人拋棄或殺掉。有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也連用,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