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合縱連橫 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并立。戰國中期,齊、秦兩國最為強大,東西對峙,互相爭取盟國,以圖擊敗對方。其他五國也不甘示弱,與齊、秦兩國時而對抗,時而聯合。大國間沖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和連橫的斗爭。合縱就是南北縱列的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強國,阻止齊、秦兩國兼并弱國;連橫就是秦或齊拉攏一些國家,共同進攻另外一些國家。最初,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游說于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后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于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茍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國的使臣張儀來到楚國,對楚懷王說:“秦王愿意和大王結成兄弟之國。大王如果能同齊國斷交,秦國愿獻地六百里,兩國永遠和好。”楚懷王聽了非常高興,便一口答應下來,并派使者同張儀一起來到秦國,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剛入秦國境內,張儀就假裝從車上摔下來,稱病不出,拒絕會見楚國的使者。楚懷王見秦王遲遲不肯獻地,以為秦王擔心楚與齊的斷交不夠徹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罵齊王。齊王被惹怒了,堅決和楚國絕交,并且與秦國建立了聯盟關系。當楚使再次向張儀索討獻地時,張儀卻說:“哪有六百里地獻給你們,一定是聽錯了,只有六里寬嘛。”楚懷王發覺上了當,決定發兵攻秦,結果受到秦、齊兩國夾攻,楚國大敗而歸。接著,在藍田交戰中,楚國又被秦國打敗,割給秦國兩個城市。從此,楚國就一蹶不振。這就是張儀采用連橫政策,幫助秦王離間敵國聯盟,擴張秦國勢力的典型例子。 。

熱心網友

戰國時期,蘇秦游說齊、楚、燕、趙、魏、韓等國聯合抗秦謂之“合縱”;張儀則鼓動這其中的某些國跟從秦國進攻其他國,此之謂“連橫”。古時南北為“縱”,六國地連南北,故六國聯合稱“合縱”;東西為“橫”,秦地偏西,六國居東,所以他們服從秦國就叫做“連橫”。

熱心網友

  戰國時期外交的一種策略:戰國時弱國聯合進攻強國,稱為合縱。當時秦國最大,合縱就指齊、楚、燕、趙、韓、魏等國聯合抗秦;而隨從強國去進攻其它弱國,稱為連橫。也就指這些國家中的某幾國跟從秦國進攻其它國家,如此不但六國不能團結一致,且可造成彼此的內訌。   古為今用,依然非常合適,大到國家外交,小到人際關系,皆可使用其思想。

熱心網友

是中國春秋時期的用語由于當時秦國已經很強大了,所以其他諸侯國在對秦國的態度上有兩中主張:合縱抗秦(各國聯合,與秦國抗衡,共同打擊秦國)連橫親親(各國與秦國修好,鼓動秦國去攻打自己的敵國,從而保全自己)后來連橫的占了主流,使秦國逐步完成了對六國的吞并,完成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