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寶現在一歲半了!最近由于生病變的很會粘我吵我,現在病好了也一樣,我不在家的時候都特別好!我回到家他就不停的吵我,要我抱,要我給他他不能玩的東西,稍有不滿意就哭鬧!可他跟爸爸在一起都很乖,讓他做什么他都很快樂的去做,輪到我就不行,我現在都懷疑是不是我在他身邊對他沒有什么積極的幫助了?我該怎么辦?
熱心網友
你好幸福!再多一些耐心,孩子跟你撒嬌呢.
熱心網友
正常,我的寶寶也是鬧我,別人帶也不哭也不鬧的,我看他,他就老是鬧我.小孩都這樣,大點就好了,我認為總比不認媽媽好的多,我姐家的那個男孩2歲了,就不喜歡找媽媽,誰都可以,就是小的時候媽媽帶的時間少
熱心網友
可能是寶寶生病的時候,媽媽特別寵愛寶寶,什么都依著他,所以寶寶病好了以后也希望媽媽繼續寵他,讓他能繼續感受到媽媽對寶寶的愛吧!這種情況希望媽媽能耐心陪寶寶,然后逐漸地給寶寶講一講道理,希望寶寶能知道媽媽一直都愛他,而不會故意吵媽媽。祝寶寶健康快樂!
熱心網友
小孩生病后就會有一段時間這樣,過一陣子就 好了。
熱心網友
我的寶寶也粘我,我不在家的時候都特別好,一下班就要我抱,要我給他玩,我覺得沒什么,到媽媽身邊撒嬌的意思,很好 。可能由于上班與孩子的接觸少補償一下吧。
熱心網友
我們通常把嬰幼兒對父母尋求接近、并在父母身邊感到安全的現象稱為依戀。據觀察,所有嬰兒到1歲時都依戀母親,依戀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安全依戀型:嬰兒只要母親在身旁,便能自在地玩玩具,友善地對待陌生人;而當母親離開時,他們表現出明顯的不安和苦惱,以目光尋找母親,并大哭大鬧。當母親返回后,嬰兒立即趨向母親,被母親抱起后,他們就能平靜下來,并繼續玩。大約有65%的嬰兒屬于這一類型的依戀。 第二類是不安全依戀型:這類嬰兒當母親在身旁時,很少注意母親,而當母親離開時,似乎也不哭吵,即使有哭吵,也很容易被陌生人安慰,就像對待母親的安慰一樣。當母親返回后,嬰兒不予理睬,或者猶猶豫豫地去靠近母親,但扭著身體或眼睛看著別處。大約25%的嬰兒是這一類型的依戀。 第三類是反抗依戀型:嬰兒對陌生環境感到不適,總是緊緊地依偎在母親身邊,母親一離開就顯得焦慮,非常不安。而當母親返回時,嬰兒的表現又似乎很矛盾,既尋求又反抗與母親身體的接觸,例如他們可能哭著要母親抱,接著又生氣地掙扎著要下來;他們不再玩玩具,只是兩眼盯著母親。約10%的嬰兒是這一類型的依戀。不同的育兒方式會使嬰兒產生不同的依戀類型。 母親對嬰兒的需求感覺敏銳,積極應答,給予溫暖的愛撫和周到的照顧,大多數嬰兒就會形成第一類安全的依戀。如果嬰兒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母親對孩子的感覺遲鈍或反應遲緩,照顧和關愛不夠,則會使孩子產生第二類或第三類的不良依戀。這些母親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情緒對待孩子,想抱抱孩子時,便會對孩子要求關注的哭聲有所應答,但在其他時候,都置之不理。 不安全依戀型的母親對孩子往往不太關心,甚至忽視孩子;而那些反抗依戀型的母親既對孩子的應答遲緩,又缺乏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依戀不僅是發生在孩子與母親之間,而且也發生在孩子與父親之間,這種與父親的依戀常在孩子15個月左右時才出現,這就是為什么小嬰兒通常當母親離開時比父親離開時表現出更強烈反應的緣故。不過,這種差異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變小。 一般來說,父親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大多是做游戲和玩樂,能給予孩子快樂和興奮。比起母親,父親更易與孩子進行活潑而激烈的身體游戲。如果讓孩子選擇家庭中的游戲伙伴,18個月的孩子選擇父親的多于選擇母親。但是,當孩子受到挫折時,通常尋求母親的幫助。這就是孩子對父母依戀的不同表現 。
熱心網友
你太寵他了 多說他幾次
熱心網友
是你太寵他了吧?小孩子一般都這樣,如果有一個人特別寵他,他就會變的很會粘人,這很正常啦!他跟他爸在一起會很乖是因為他可能跟他爸不是很熟,對他可能還會有點怕,所以會很乖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