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質和淬火分別適合于什么牌號的鋼材,是用什么字母表示的?謝謝大家

熱心網友

調質一般是指45#的淬火+高溫回火。

熱心網友

45#

熱心網友

退火、正火、淬火(整體、表面)、回火低溫回火→高強度、高硬度及良好的耐磨性中溫回火→高彈性、硬度中等高溫回火→強度、塑性、韌性都較好  1、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 優質鋼(P、S均≤0。035%)  (3) 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2。、按化學成份分類  (1) 碳素鋼:a。低碳鋼(C≤0。25%);b。中碳鋼(C≤0。25~0。60%);c。高碳鋼(C≤0。60%)。  (2)合金鋼:a。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b。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c。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 ?、按成形方法分類:(1) 鍛鋼;(2) 鑄鋼;(3) 熱軋鋼;(4) 冷拉鋼?! ?、按金相組織分類  (1) 退火狀態的a。亞共析鋼(鐵素體+珠光體)b。共析鋼(珠光體)c。過共析鋼(珠光體+滲碳體)d。萊氏體鋼(珠光體+滲體)?! ?2) 正火狀態的:a。珠光體鋼;b。貝氏體鋼;c。馬氏體鋼;d。奧氏體鋼?! ?3) 無相變或部分發生相變的  5、按用途分類  (1) 建筑及工程用鋼:a。普通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c。鋼筋鋼?! ?2) 結構鋼a。機械制造用鋼:(a)調質結構鋼;(b)表面硬化結構鋼:包括滲碳鋼、氨鋼、表面淬火用鋼;(c)易切結構鋼;(d)冷塑性成形用鋼:包括冷沖壓用鋼、冷鐓用鋼?!。彈簧鋼 c。軸承鋼  (3) 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4) 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包括抗氧化鋼、熱強鋼、氣閥鋼c。電熱合金鋼;d。耐磨鋼;e。低溫用鋼;f。電工用鋼  (5) 專業用鋼——如橋梁用鋼、船舶用鋼、鍋爐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農機用鋼等?! ?、綜合分類  (1)普通鋼a。碳素結構鋼:(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b。低合金結構鋼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        (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        (c)電熱合金鋼;(d)電工用鋼;(e)高錳耐磨鋼。  7、按冶煉方法分類  (1) 按爐種分a。平爐鋼:(a)酸性平爐鋼;(b)堿性平爐鋼。        b。轉爐鋼:(a)酸性轉爐鋼;(b)堿性轉爐鋼。或 (a)底吹轉爐鋼;(b)側吹轉爐鋼;(c)頂吹轉爐鋼?!       。電爐鋼:(a)電弧爐鋼;(b)電渣爐鋼;(c)感應爐鋼;(d)真空自耗爐鋼;(e)電子束爐鋼?! ?2)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分a。沸騰鋼;b。半鎮靜鋼;鎮靜鋼;d。特殊鎮靜鋼。 馬氏體分級淬火:將鋼材奧氏體化后,淬入溫度稍高于或稍低于鋼的上馬氏體點溫度的液體介質(鹽浴或堿?。┲?,保持適當時間,待鋼件的內外層都達到介質溫度后取出空冷,以獲得馬氏體組織的淬火工藝。去應力回火:為了去除由于塑性變形加工、鍛造、焊接等造成及鑄件內存在的殘余應力而進行的退火工藝。合金元素:是指特別加到鋼中為了獲得所需要的組織結構、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的化學元素。合金鋼:在碳素鋼中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以獲得特定性能的鋼。加工硬化:在金屬塑性變形的過程中,由于晶?;频慕Y果,在滑移面上有許多破碎的晶塊,使滑移面凹凸不平,同時滑移面附近的晶格產生強烈的歪扭?;谱枇υ黾?,金屬繼續滑移發生了困難。這種現象叫加工硬化。淬透性:指鋼在淬火后所能獲得淬硬層深度的一種性質。淬硬性:指鋼在正常淬火條件下,以超過Vk的速度冷卻所形成的馬氏體組織所能達到的最高硬度的能力。紅硬性:在高速切削條件下,刀具材料保持高硬度(熱穩定性)的能力。再結晶:承受殘余應力作用的鋼的晶體,通常在加熱到約450℃以上時,其原子因獲得足夠的能量會發生重新排列,使晶體恢復到無晶格畸變的狀態。第一類回火脆性:是指發生在200~350℃之間回火時出現的低溫不可逆回火脆性的現象。第二類回火脆性:指的是在450~650之間回火或在較高溫度回火后緩慢通過此溫度范圍而發生的緩冷脆化現象。(可逆)。正火:將剛才或鋼件加熱到 (ACM)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后,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得到含有珠光體均勻組織的的熱處理工藝。正火的目的:1)過共析鋼正火后可消除網狀碳化物,而低碳鋼正火后可改變鋼的切削加工性能。2)通過正火均可使鑄、鍛件過熱晶粒細化和消除內應力。3)對含C量小于0。4%的中、低碳鋼可用正火代替退火作為預先熱處理。4)含C量在0。4%~0。7%的不太重要的工件可在正火狀態下使用。退火:將金屬或合金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持一段時間,然后緩慢冷卻以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組織結構的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是:(1)降低鋼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變形加工。(2)細化晶粒,均勻鋼的組織及成分,改善鋼的性能及為以后的熱處理作準備。(3)消除鋼中的內應力,防止零件加工后變形及開裂。調質:將鋼進行淬火后再進行高溫回火以得到粒狀細珠光體組織(又稱回火素氏體,使鋼的強度、塑性、韌性達到比較恰當的配合,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的工藝。加入合金元素的目的:(1)提高鋼的機械性能,如強度、硬度和韌性等。(2)改善鋼的熱處理性能。(3)使鋼獲得某種特定的性能。調質與正火后的比較:調質處理后,在硬度相同的條件下比正火的屈服強度、塑性、韌性都有明顯的提高。氣體軟氮化:即低溫氮碳共滲,是指以滲氮為主的低溫化學熱處理工藝方法。淬火介質:在淬火工藝中采用的冷卻介質。水韌處理:高錳鋼在鑄造成型后硬而脆,必須在1050~1100℃加熱水冷,保證單一均勻的奧氏體組織,防止碳化物析出,從而使其具有強度、韌性結合及耐沖擊的優良性能?;鼗穑簩⒋慊鸷蟮匿摷訜岬脚R界溫度以下,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空氣或油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發黑處理:將金屬零件放在很濃的堿和氧化劑溶液中加熱氧化,使金屬表面生成一層帶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鐵薄膜的熱處理過程。淬火介質冷卻的三個階段:1) 蒸氣膜形成階段:2) 汽泡沸騰階段:3) 對流傳熱階段:等溫退火:鋼件加熱到高于AC3(或AC1)的溫度,保持適當時間后,較快的冷卻到珠光體轉變溫度區間的某一溫度,并等溫保持使奧氏體轉變為珠光體型組織,然后在空氣中冷卻的退火工藝。再結晶退火:經過冷變形后的金屬加熱到再結晶溫度以上,保持適當時間,使形變晶粒重新結晶為均勻的等軸晶粒,以消除形變強化(硬度、強度下降,塑性升高)和殘余壓力的退火工藝。退火與正火后組織上的區別:1) 正火的珠光體組織比退火狀態的片層間距小,領域也較小。共析鋼退火珠光體平均層間距約為0。5μm,正火細珠光體(索氏體)片層間距約為0。2μm。2) 正火的冷卻較快,因此先共析產物(自由鐵素體,滲碳體)不能充分析出,即先共析析出相數量較平衡冷卻時要少,同時由于奧氏體的成分偏離共析成分而出現偽共析組織。對于過共析鋼而言,退火后的組織為珠光體+網狀碳化物,正火時網狀碳化物的析出受到抑制,從而得到全部細珠光體組織,或沿晶界僅析出一部分條狀碳化物(不連續網狀)。3) 合金鋼中碳化物穩定,不易充分固溶到奧氏體中,故退火、正火后均不易形成片層狀珠光體,而呈粒狀珠光體。正火后粒狀碳化物較退火的細,故硬度較高。4) 正常規范下退火、正火均使鋼的晶粒細化。但如果加熱溫度過高,使奧氏體晶粒粗大,在正火后極易形成魏氏組織,在退火后則形成粗晶粒的組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1) 表面硬度:經高、中頻加熱噴射冷卻的零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2~5個洛氏硬度單位,這種增硬現象與快速加熱條件下奧氏體晶粒細化、精細結構淬、碎化以及淬火后表層的高壓應力分布等因素有關。2) 耐磨性:高、中品頻淬火后零件的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這主要是由于淬硬層中馬氏體晶體細化,碳化物高彌散度以及表層壓應力狀態、高的淬火硬度綜合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都能提高工件抗咬合磨損及抗疲勞磨損的性能。3) 疲勞強度:高中頻淬火顯著地提高了零件的疲勞強度,等溫正火能消除粒狀貝氏體和帶狀組織,保證獲得良好的切削性能,均勻一致的穩定組織。對滲碳淬火后尺寸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幫助。鋅合金的選擇選擇哪一種鋅合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1。 壓鑄件本身的用途,需要滿足的使用性能要求。包括:(1) 力學性能,抗拉強度,是材料斷裂時的最大抗力;伸長率,是材料脆性和塑性的衡量指標;硬度,是材料表面對硬物壓入或摩擦所引起的塑性變形的抗力。(2) 工作環境狀態:工作溫度、濕度、工件接觸的介質和氣密性要求。(3) 精度要求:能夠達到的精度及尺寸穩定性。2。 工藝性能好:(1)鑄造工藝;(2)機械加工工藝性;(3)表面處理工藝性。3。 3。 經濟性好:原材料的成本與對生產裝備的要求(包括熔煉設備、壓鑄機、模具等),以及生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