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符節為憑信,兩符相合政令才生效。而安徽壽縣邱家花園出土的鄂君啟節是如何使用的,是否為楚懷王和鄂君啟各拿一半以此來控制關卡的運輸?

熱心網友

根據我對下面文字的理解, 好像不用那樣啊 ! 本來還有副圖片 太大拉 傳不上來 給你個地址把 很漂亮 啊 !!! 鄂君啟節(又稱“鄂君啟金節”),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957年安 徽省壽縣邱家花園出土。分為舟節和車節兩種。上圖,左:車節長29。6厘米,寬7。3厘米, 厚0。7厘米,是陸路通行證; 右:舟節長3l厘米,寬7。3厘米,厚0。7厘米,是水路通行 證。   這次出土,共發現車節3件(形式和銘文均相同),舟節2件(形式和銘文均同)。自銘“ 金節”,是楚懷王頒發給鄂君啟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憑證。5件舟節或5件車節,都可以合 成一個完整的竹筒形。   節的正面陰刻欄文九行,每行都有精美的錯金銘文,詳細記錄了楚王對鄂君啟進行水 陸路運輸的種種規定。接是古代商業、交通運輸的重要見證,可能因為節的持有者不敢將 其隨便遺失的緣故,因此,節在今天出土發現的很少。而鄂君啟節又帶有錯金銘文,自然 彌足珍貴,被視為極品國寶。    據節銘記載,頒發此節的時間是楚國的“大司馬邵陽敗晉師于襄陵之歲”,約為公元 前322年。鄂君的封地約在今湖北鄂城。舟節規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額是150艘。自鄂出發, 一年往返一次。水路的范圍涉及今漢水、長江、湘江、資水、沅水、澧水等。車節規定的 運輸限額是50乘,也是一年往返一次。陸路的范圍涉及今河南南部和安徽、湖北等地。節 文還規定載運牛、馬和有關折算的辦法,以及禁止運輸銅和皮革等物資。憑此節通過各處 關卡可以免稅,否則必須征稅。                      金節是研究當時楚國的交通、商業、地理、符節制度、楚國王權的集中和強化,以及 楚王與封君的關系等方面的重要實物。此“金節”用青銅鑄成,文字錯金。因形似劈開的竹節,故名“節”。這種“車節”和“舟 節”,迄今為止僅此一見,因而極為珍貴。      鄂君啟節原藏于安徽省博物館,后有部分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征調,因此,今天五件珍貴的 鄂君啟節分藏與合肥市的安徽省博物館與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上圖為今天依舊保存在安徽 省博物館的兩件鄂君啟節,下圖為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征調收藏的鄂君啟節。    “鄂君啟”錯金銅舟節,戰國。長31厘米、 寬7。3厘米,厚0。7厘米。1957年安徽省壽縣出土, 中國歷史博物館藏(原藏于安徽省博物館)。    這是戰國時代楚王頒發給鄂君的通行和免稅 憑證。鄂是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城縣,啟是鄂君 之名。   銅節作剖開的竹節形,分車節和舟節兩種, 均有錯金篆書,其中車節有銘文150字,舟節有銘 文165字,記載了公元前323年,楚懷王發給鄂君 啟舟節和車節的過程,并詳細規定了鄂君啟水路、   陸路交通運輸的路線、運載額、運輸種類和納稅情況,是研究戰國時楚國交通、地理和賦稅制度的重要資料。這只便是其中的舟節。 1998年12月,一個瑞雪紛飛的清晨,本站斑竹燕云劍豪來到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在高大明亮的中國古代史 展廳內,親自觀賞了精美絕侖的青銅瑰寶——鄂君啟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