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月不梳頭 是什么意思啊?還有"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是什么意思啊都是《增廣賢文》里的

熱心網友

你提的問題很好。“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出自古訓《增廣賢文》。“惜花須檢點”很好解釋,但緣何要“愛月不梳頭”,由于書中沒有解釋,古往今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現大致有2種觀點:1、惜花仍須檢點,愛月不暇梳頭。櫛妝梳洗會延誤賞月的時辰。2、因為花朵是嬌貴柔弱的,而月亮遠在天闕,所以欣賞月色就沒必要那么謹慎,蓬頭垢面(不梳頭)也就無妨。這2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就看個人怎么理解了。筆者從這本古訓的勸人向善的主旨角度出發傾向于第1種觀點。“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鵝,古代既是家禽,還是看家守門之物。有吉祥之義。“與人不睦,勸人架屋”:架屋安梁在古代是喜慶吉利的大事(在今天的農村,家里蓋房上大梁主人需要大擺宴席以示慶祝)。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教人向善,捐棄前嫌,勿結仇怨。這一點可以從后面緊接著的句子“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句體現出來。所以樓上的朋友“thshenlijun”的理解是錯誤的。 《增廣賢文》是一種民間諺語集,其中的內容大致能反映中國古代的百姓生活心理,像儒家學說、佛教思想、道教思想的內容在里邊均有體現,如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有人的命天注定之類的消極迷信思想很多,應該有所分辨。不過,其他涉及為人處世的諺語很有哲理性,耐人尋味,值得現代人借鑒。 但愿這樣的回答能讓你滿意,也歡迎其他朋友共同探討。 。

熱心網友

funfan1978 答復的非常完整,我支持!

熱心網友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中的" 勸人養鵝, ,勸人架屋"表面上看是好事,其實是讓人破家、搬家之意。是不懷好意地給人出主意。

熱心網友

“不梳頭” = 無暇顧及梳洗打扮, 古代婦女全套梳洗費時費工甚眾, 一旦梳洗完畢, 秀色可餐的月色可能不復存在, 突顯賞月心境之迫切, 愛月梳頭不可得兼, 則取賞月而舍梳頭, 蓋梳頭可以挪后,而明月幾時有, 明月可托相思, 梳頭又何以能及? 中國古人愛月惜月確乎真情中事, 君不見《春江花月夜 》乎? "孤篇蓋全唐", 千古之下, 未有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