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東北二人傳是怎么一種藝術形式,它的起源與發展又是怎樣的?它有代表作嗎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誰?你對它的評價怎樣?你認為它的前景是怎樣的??
熱心網友
二人轉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 歷史:二人轉起源并流行于東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裝。 表演手段: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二人化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一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一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 唱腔曲牌:二人轉的音樂唱腔極為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比較常見的曲牌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紅柳子、抱板、三節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調、大救駕、小翻車、哭糜子、大悲調、五字錦、壓巴生、靠山調等。 演出形式:二人轉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車店”、“唱秧歌會”、“唱茶社”、“唱屯場”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場”。通常按以下順序表演:“打通”、“三場舞”、“喊詩頭”、“說口”、“唱小帽”、“唱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