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發生后,美國開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1977年第一批原油入庫。 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是“吃一塹長一智”的產物。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主要產油國對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實行石油禁運。1973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將基準原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提高到10.6美元以上,油價猛然上漲兩倍多。石油危機后,美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痛定思痛,美國政府下決心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以便在今后石油市場發生劇烈動蕩時保護國內市場。 儲備幾乎全部集中在得克薩斯和路易斯安那兩個州的沿海地區,儲油庫則設在巨型鹽礦山洞和地下礦洞里。選擇這些地點的原因有三:一是運輸方便,利于石油通過海上運輸線迅速運抵美國本土并進入儲備;二是加工方便,因為墨西哥灣一帶是美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和加工基地,原油加工設施完備;三是安全性較高,不易遭受外來破壞。 目前,儲備大約相當于美國兩個月的消費需求。由于美國國內原油生產能力巨大,即使國外進口原油完全中斷,自產原油加上儲備和商業石油庫存仍可使美國維持175天的供應。它對能源市場的穩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美國石油儲備量迅速上升,1980年突破1億桶,1985年接近5億桶。此后增長速度明顯放慢,1994年達到5.92億桶。隨后,由于克林頓政府幾次動用石油儲備壓低油價,儲備量開始下降,2000年降至5。41億桶。不過,布什政府執政以來,尤其是在遭受“9?11”嚴重恐怖襲擊之后,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再度增加,目前已經達到6.59億桶,預計明年將可達到現有儲備能力的極限7億桶。 事實表明,巨大的戰略石油儲備成為穩定美國國內能源市場的一個重要工具。值得指出的是,布什政府與此前的克林頓政府在戰略石油儲備政策上有著明顯的不同。克林頓政府曾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平抑油價,但近年布什政府卻一直不為所動。布什政府的政策是:戰略石油儲備不是調節石油市場的工具,除非出現石油供應中斷的嚴重情況,否則決不動用這一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