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國無人機發展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發展政策和建設成果進行序化、歸納和總結
熱心網友
美國《防務新聞》2003年6月17日報道]美陸軍已經制定了裝備各種無人機(UAV)的龐大計劃。但是到2010年左右,美陸軍主要還是依靠兩種無人機——"獵人"無人機和"影子-200"無人機。 根據這種發展趨勢,美陸軍將逐漸成為美三軍中擁有無人機數量最多的軍種。陸軍將擁有至少四級無人機,每級至少有兩種無人機,種類從最小的手持無人機到大型高空無人機 。但是,似乎大部分無人機在2010年之前無法服役。 1。"大烏鴉"無人機 "大烏鴉"無人機是最新研制的,重量只有6磅(2。72千克),其載荷有數據鏈和視頻照相機。美陸軍最近動用了緊急資金,在年底之前為5個排裝備該無人機。"大烏鴉"無人機是"先鋒"無人機的更小型號,這兩種無人機均由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宇環境公司生產。在"自由伊拉克行動"中,美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部隊都曾使用過"先鋒"無人機。 陸軍希望為"大烏鴉"無人機進行一次為期12~18個月的演示計劃,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對這種無人機提出了緊急需求。美陸軍負責無人機的官員稱,"大烏鴉"無人機的作用距離很短,但是非常適合排級部隊使用,因為排級部隊作戰規劃的時間不是天,而是小時或是分鐘。盡管它的作用距離只有500~2000碼(約460~1830米),但是非常適合用于排級部隊在山地或是城區作戰。 2。增程多用途無人機(ERMP) 增程多用途無人機(ERMP)是美陸軍最大型的無人機,可以攜帶800磅(360千克)的載荷,作戰半徑達到320千米,滯空時間為12小時。陸軍希望2003年可以提交對該無人機的需求請求,2006年之前部署該無人機。 但是該計劃將被推遲。美陸軍訓練和條例司令部今年1月向陸軍領導層提交了無人機作戰需求文件,但是到現在,陸軍領導層仍對無人機的發展有所保留。有陸軍官員稱,無人機的發展必須更好地與旅級以上的航空、炮兵、通信以及情報系統配合使用。 增程多用途無人機似乎不可能在今后幾個月提交陸軍的需求審查委員會討論,而在申請預算撥款之前,通過該委員會的審查是必須的。該委員會最初計劃是6月3日審查該計劃,但是卻一直被推遲,原因也未知。 3。"獵人"無人機 美陸軍一直希望在師和軍級部隊使用"獵人"、旅級部隊使用"影子-200"以及更基層部隊使用例如"大烏鴉"無人機執行情報收集任務。而在這其中,"獵人"無人機的貢獻最大。 "獵人"無人機計劃在1996年曾因為管理和性能問題被削減。但是一年后,"獵人"無人機計劃又重新被批準進行。最初是作為一個試驗平臺,試驗通信中繼、氣象傳感器、移動目標指示器以及其他載荷、傳感器和武器。1996年以來,"獵人"無人機共試驗了23種不同的載荷。美陸軍官員稱該無人機是通用無人機,可與各種載荷進行集成。 該無人機直到最近才正式裝備,成為師、軍級指揮官的可選無人機之一,執行情報、監視以及偵察任務。目前陸軍的45架"獵人"無人機都將進行改進,以服役到2009年。作為第一種裝備武器的陸軍無人機,"獵人"無人機將很快用于作戰。目前陸軍正在為該無人機裝備"智能反裝甲子彈藥"(BAT),去年夏天"獵人"無人機進行了投擲"智能反裝甲子彈藥"的試驗;今天7月,該機將進行投送"毒蛇"智能反坦克子彈藥的試驗,該彈藥屬于半主動激光制導的"智能反裝甲子彈藥"。未來,"獵人"無人機還將裝備"海爾法"導彈、"毒刺"導彈以及2。75英寸(70毫米)火箭彈。為裝備武器,"獵人"無人機將安裝新的機翼,使滯空時間從8小時增加到15小時。 目前,美陸軍第3軍、第18空降軍和亞利桑那州的訓練基地已經裝備"獵人"無人機,第4軍也將很快裝備。美軍還計劃將改裝的"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搭載無人機的地面控制站(目前陸軍使用5噸的輪式車搭載地面控制站)。該地面控制站不僅可以控制"獵人"無人機,還可以控制"影子-200"無人機以及其他無人機。 作為"獵人"防區外殺傷小組先期技術演示計劃的一部分,陸軍將開發無人機與有人駕駛情報收集飛機以及直升機緊密協作的技術。 4。"影子-200"無人機 陸軍最新型的無人機--"影子-200"已經在伊拉克戰爭中飛行了800個小時,性能優異。"影子-200"無人機由馬里蘭州的AAI公司制造,裝備美陸軍的數字化師--第4機械化步兵師。在伊拉克戰爭中,裝備有4套系統的兩個排每日都執行信息收集任務。"影子-200"無人機的總共飛行小時數已經達到了4000小時。但是在第4師參戰之前,一架"影子-200"無人機墜毀了,美陸軍正在調查其原因。。
熱心網友
冷戰結束后,美軍益發重視打造“軟殺傷”裝備,增強心理戰的力度和效果,夢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其中一個重要發展目標就是“撒紙成兵”,在近幾場高科技局部戰爭,傳單已成為美軍的攻心利器。 日前,美特種作戰司令部開始大量采購加拿大公司研制的多用途無人機“雪雁”,看中的就是它的空中運輸能力,有了這個助手,美軍的“撒紙成兵”夢似乎平添了幾分成算。 緣起 “雪雁”加入美空運行列 據美國《航宇日報》8月9日報道,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正在首次訂購大批風支持空中投放系統(Wind Supported Air Delivery Systems——WSADS),以精確空中投放傳單,用于心理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的“機動整合系統技術公司”(MMIST)在2003年獲得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制造5套WSADS的合同,這次又收到一項再增購大約18套系統合同。 該系統在五角大樓的文件中的正式命名為CQ-10“雪雁(SnowGoose)”,是一種無人機,但從外觀上看,它完全沒有飛機的樣子,反而更像空降部隊所通常使用的動力滑翔傘,它采用一臺螺槳發動機作動力并配置一副降落傘替代機翼。 在過去,一提到無人機,人們就會想到無線電控制飛機,它只能夠被用作偵察、監視來用。最近,隨著美國軍事技術的發展,無人機已經能夠用來攜載武器了。在對阿富汗、伊拉克的戰爭中,甚至在現在,美軍已經用裝備有“地獄火”導彈的“捕食者”無人機執行飛行任務。但是,五角大樓還是不滿足于現狀,目前,美海軍與美空軍正在聯合開發無人駕駛作戰飛行器,力求能夠做到對有人駕駛飛機太危險的作戰區執行精確武器投擲任務。 而MMIST開發的“雪雁”正迎合了美軍的要求,它除了能用于偵察、搜索之外,還能夠用來執行空運任務。? 歷史 “撒紙成兵”是美軍傳統 美軍的心理戰裝備堪稱世界一流。五角大樓的作戰理念認為,“心理戰作為樹立良好形象、爭取人心和瓦解敵人的手段,已成為現代戰爭的一部分。當心理戰與軍事、政治行動緊密結合時,就會成為一種催化劑,甚至成為影響整個行動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近年來,美軍一方面注重“硬打擊”武器裝備的研發;另一方面精心打造“軟殺傷”裝備,增強心理戰的力度和效果。美軍心理戰部隊由預備役部隊和國民警衛隊人員組成,主要任務是通過散發傳單和無線廣播打擊敵軍士氣并警告敵方部隊和平民。在近幾場高科技局部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中,傳單、廣播電視設備、航空宣傳炸彈和心理戰特種飛機成為美軍的攻心利器。 現代軍事意義上的傳單最早出現于第一次世界大戰。近百年的歷史變遷中,傳單的內容與形式盡管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由于物美價廉、制作簡單、形象直觀和便于隱藏,它已成為心理作戰最直接、有效的物質手段。據有關資料顯示,海灣戰爭中,美軍僅在科威特戰區就投下涉及33條不同內容的傳單2900萬張;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美國及其盟軍投下了10余種內容的傳單2700萬張;在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英聯軍用3900萬張傳單覆蓋了這個國家。 俄軍著名心理戰專家曾將伊戰中美軍傳單的內容歸納為四大類:一是警告、勸告類。如,“你們的弟兄在其他防空陣地遭到的打擊,是對他們針對盟軍飛機采取敵對行動的回答”。二是攻心類,即通過散布謊言渙散伊軍民的斗志,使其喪失抵抗意志和繼續戰斗的決心。三是求助類,即通過物質利誘,請求伊方軍民為美英部隊提供各類幫助。如美英聯軍為搜救失蹤飛行員和被俘人員,專門制作了一種傳單,內容為:“您遇到盟軍失蹤的士兵或被擊落飛機的飛行員,請盡可能為他提供水和食物,同時給予醫療救助。并請給他指出一條通往安全地點的道路,您就會得到獎賞。”四是信息類,如向伊軍民通報美國開設的對伊廣播的頻率和波段,向被圍和被占領城市的居民通報美英聯軍人道主義和醫療救助站點的地址等信息。此外,美軍傳單質量較高,不僅結實,而且圖文并茂、言簡意賅。戰后調查表明,戰爭前后有超過半數的伊軍民拾到或看過各類傳單,相當一部分人受其影響而發生情感和行為的改變。因此,美軍認為用傳單策反就像螞蟻搬家一樣,看上去不起眼,但力量驚人。 發展 不斷改進的“傳單攻勢” 美國在冷戰結束后發動的幾次高科技局部戰爭中相當重視傳單的心理戰作用,正是在這幾次戰爭中,美軍不斷地檢驗以投放傳單為主要形式的心理戰功效。 北約在1999年發動對南聯盟的空襲中,僅在4月11日這一天就撒下了250萬張傳單,這些傳單“向南聯盟人民解釋了對南聯盟空襲的原因”。但是美國防部官員在戰后認為,在空襲中,塞爾維亞人以多種方式的宣傳攻勢在贏得民眾心理方面比美國的大選還有效。戰后分析也表明美空軍主要的心理戰(PYSOPS)工具之一——EC-130電視與無線電廣播飛機效果極差,在改變當地民眾觀念方面也很不成功。 針對這一情況,美軍試圖改進心理戰手段,但是到了阿富汗戰爭,還是在心理戰方面吃了虧,因心理戰獲得批準的過程長達13天,導致喪失了發揮作用的時機,這一教訓使美軍對贏得伊拉克戰爭的心理戰給予突出重視。 伊戰結束后,美中央司令部空軍司令官邁克爾·摩斯利中將撰寫了一份名為《伊拉克自由行動——數據統計》的公開報告,指出在整個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在實施的心理戰中一共投放了3900萬張宣傳傳單(這些傳單可從德克薩斯州的沃思排列到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而美國參聯會主席邁爾斯則在2003年4月21日發表評論,對心理戰在對伊作戰中發揮作用深表滿意,他在美國國防部的簡報中提到,“從一些事實來看,我們能夠確定是心理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美軍對自己的心理戰大肆炫耀,但是其功效的確很難下定論。1991年海灣戰爭,好幾萬伊軍向多國部隊投降,但在伊拉克戰爭中,投降的伊軍只有數千名。美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情報和信息戰中心主任Y·詹姆斯·帕克也指出,美軍在心理戰方面尚有很大改進余地。美軍對戰術級心理戰比較精通,但缺乏更多的信息作戰能力是美國防部目前在心理戰方面存在的弱點。國防部正在建立戰略性心理戰能力,已提出心理戰“先進構想技術驗證”(ACTD)計劃建議,并被正式批準,已經從2004財政年度獲得2900萬美元經費。美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也已經開展了對其它心理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目前,改進的主要成果就體現在“雪雁”所反映的這無人機應用于心理戰的計劃。? 工具 “傳單炸彈”成昔日黃花 “撒紙成兵”的主要工具除了原始的人工投擲外,“傳單炸彈”是目前美軍的主要選擇,“傳單炸彈”的正式名稱是航空宣傳炸彈(簡稱航宣彈),它是一種由高空戰機發射的用于投撒大量傳單等宣傳品的特種炸彈。作為對敵方軍民實施攻心宣傳的主要工具,美軍一直對其研制開發格外關注。僅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十余年時間里,美軍就花巨資對所裝備的航宣彈進行了數次大的技術改進,并在戰爭中主要使用了2種型號的航宣彈。 M—129E1/E2航宣彈曾被美空軍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它可由B—52、F—16、F—18、A—6等多種型號的作戰飛機掛載投放。該彈裝載傳單后重量為100千克。可裝載普通傳單(新聞紙)6萬至8萬張,裝載13×20厘米的金箔壓模傳單3萬張。炸彈由2個縱向部分組成,借助4個插銷相互咬合在一起。在將傳單放入炸彈前,引信被置于2個縱向部分的銜接處;炸彈被投射后,引信借助計時裝置,會在預定時間內引爆雷管,將2個部分分開,推掉尾翼并將炸彈內的傳單拋撒出去。該航宣彈的主要缺陷是,由于采用纖維玻璃制造,強度較低,飛機掛載該彈時飛行性能會受到限制;而且采用雷管將炸彈的2個部分分開,一些傳單尚未落地就已被燒毀?這些使得任務計劃者們難以將心理戰傳單準確投射到任務指定的空域。據了解,目前這種炸彈已經老化,而且儲備量也基本耗盡,美軍已研制出新型航宣彈取而代之。 PDU—5/B是美軍最新型的航宣彈,用于代替M—129E1/E2,已先后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使用。在這次伊戰中,美軍使用該型炸彈執行了48次投射任務,共投撒傳單3600萬張,占所投撒傳單總數的90%以上。由于使用該型航宣彈,飛行人員能夠更好地駕駛飛機作戰,心理戰人員和地勤人員能夠高效準確地開展工作。不過其成本太高,一枚差不多趕得上美軍先進的激光制導導彈,而且不能重復使用。 因此多用途、可重復使用的無人機就應運而生了。早在2003年7月30日,美軍一位資深特種作戰官員馬歇爾就向國防部提出建議,將新型無人機引入到心理戰任務中,他認為這樣不但可使心理戰的作用范圍大大擴展,同時還可降低人員的危險。美軍此次看中的“雪雁”就是有望取代“傳單炸彈”的幸運兒。 與傳統的傳單投放方式比較,“雪雁”具有以下的特點: ●投放簡便 “雪雁”無人機不需要跑道,它可由C-130、C-141或C-17運輸機載運升空后在7620米高空投擲飛行,一架C-130飛機可載4架“雪雁”。也可以用經過改裝的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俗稱“悍馬”發射,不過需要250米的拖曳距離。 ●用途廣泛 “雪雁”無人機可以用來散發傳單,為特種作戰部隊提供較小數量的彈藥,醫療補給及其它裝備。“摩加迪沙?索馬里首都就是能夠應用到這方面的能力。”美海航系統司令部特殊通訊需求處無人機專家克拉克·邦特納說。1993年,美國18名特種部隊的游騎兵在索馬里摩加迪沙執行軍事行動、抓捕軍閥頭目時被殺害。“那些突擊兵在執行任務時,沒有攜帶夜視儀。”邦特納指出,“如果當時有這種無人機的話,它就能夠給他們空投夜視儀、血漿和彈藥。” ●操作方便 一個技師利用便攜電腦制定任務程序,就可以對其操作,而無需地面上的其它操作與控制。目前,美國機動整合系統技術公司正與無人機系統公司辦公室協作進行一種先進概念技術展示,這種技術將最終允許決策者在任何時候改變任務。其機載衛星導航裝置可提供全部飛行控制,載貨箱可根據風速和風向自動投放,因為衛星導航裝置可依據實時的風測量數據計算出飛行中的投放點。 一個由4人組成的小組就可對其進行控制,他們在10天之內就可以掌握該系統的操作方法。“它的操作極為簡單,”邦特納開玩笑地說,“最復雜的事情也許就是在執行完任務之后把滑翔傘打包了。” ●性價比高 “雪雁”造價低,每架成本僅為25萬美元,可重復使用。其使用高度范圍極廣,從65米的低海拔到7620米的高空,而且只要達到610米以上,以“雪雁”65公里的巡航速度很難被發現;當它裝載600磅(272千克)有效載荷時,能飛行大約19小時;其投放貨物的誤差極小,可以準確地落到預定地點。 用該公司發言人的話來說,該系統比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正在使用的“傳單炸彈”更精確,比用人在潛在的敵人區域地面散發傳單更安全。 小公司有大作為 據悉,MMIST此次獲得的采購合同將達74架,估計在“雪雁”性能改進后,未來訂貨還將高達400套,其總額達幾千萬美元,對于這家只有大約25名雇員的小型企業來說,可真是大發了一筆,其利潤之豐厚,恐怕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軍火巨頭也要羨慕。不過先別忙著眼紅,人家的把握商機能力的確是沒得說。綜觀MMIST“上位”的歷程,它對軍工產品尤其是無人機的發展趨勢把握得其準無比,簡直可以作為名牌大學MBA的標準教材了。 MMIST的成功首先就歸功于把準了五角大樓的“脈”,了解了客戶的心理就好辦事了。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角大樓在嘗到了心理戰的甜頭后,美國特戰作戰指揮部(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 SOCOM)在上個世紀末資助了目的是建造“空射增程運輸器”(Air-Launched Extended-Range Transporter, ALERT)的“先進構想技術驗證”(ACTD)計劃,下設“傳單投遞系統”(Leaflet Delivery System, LDS)項目。當時剛成立不久的MMIST就敏銳地感覺到了背后隱藏的商機和潛在的巨大市場。因為ACTD計劃當時的經費只有幾千萬美元,軍火巨頭對這樣的小生意自然是不屑一顧,反而是把未來的市場拱手讓給了MMIST。 當然,MMIST還得感謝SOCOM沒有搞排外,對自家人和外國公司都是一視同仁,不過SOCOM也是有私心在的,畢竟囊中羞澀,當然要挑質優價廉的,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于是在2003年7月14日,在美國海軍帕塔克森特河海航站韋伯斯特訓練場上,“雪雁”進行的空運飛行展示得到了SOCOM的青睞,當即采購了5架。 MMIST的發展前景還不僅限于此,它在目前已經炙手可熱的ALERT計劃中已經先走了一步,已經展示驗證了SOCOM所提出的要求,完成了包括性能更強的管控計算機、慣性導航系統、機上發電及衛星通信數據鏈等初期測試,最終目的是使“雪雁”達到在AL與地面控制室之間近乎實時(near-real time)的數據傳輸能力——包括位置、速度及引擎性能等相關參數。同時也將讓操作人員可觀看無人機上的傳感器影像,從而更新飛行任務。 而SOCOM所提出的下一步發展計劃更是像MMIST度身定造的,在基本構型建立后,該計劃將整合其它搭載物,包括光電/紅外傳感器、通信中繼套件,以及可能的生化戰劑偵察器,使用WSADS作為再供應平臺的可能性將予以評估。 這樣看來,MMIST簡直是前途不可限量,不過SOCOM也會做人,不想所有好處都讓它撈完了,也得照顧一下哀怨的國內企業。它將為無人機的引擎招攬國內承包商,為此還專門批出了一個“中小企業創新研究”合約,該引擎的生產合約預計在2005年投標。 更多消息請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