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些有名的地方,或是一些名人在的故居.
熱心網友
遵義簡介 遵義市位于貴州省北部,屬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湖南丘陵地帶過渡的東斜坡北段,處于省會貴陽市和重慶市之間,西北部與四川接壤,以北背靠重慶市,以南面對貴陽。是貴州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貴州北線旅游的中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遵義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到了近代,更以著名的遵義會議,奠定了它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遵義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尤以山、水、林、洞為主要特色。這里有一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四個省級風景名勝區,近千處文物點。如被稱為“西南古代雕刻藝術寶庫”的楊粲墓、被譽為“生物活化石”的國家級桫欏自然保護區、“神州又一奇觀”赤水十丈洞瀑布等,真可謂處處有佳境,步步有名勝。 遵義歷史悠久。春秋時期,遵義屬巴蜀等邦鄰地;戰國時為夜郎屬國;秦漢時置郡。唐貞觀十三年(639)置播州, 曾稱“羅蒙”,宋更名播川縣。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更名為遵義軍民府,隸四川布政司。遵義一名即始于此。清雍正五年(1727),遵義及其屬縣劃入貴州,改置遵義府。 到了民國中期,遵義設專員公署,解放后改為遵義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6月,國務院批準撤銷遵義地區,設立地級遵義市。 20世紀50年代以前,遵義還僅為面積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萬的小城鎮。經過短短五十年的發展,遵義已一躍成為貴州的第二大城市。 遵義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古城,“遵義”之名,即始于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取義《尚書》“無偏無限,遵王之義”。 清代中葉以后,遵義文化興盛,英材輩出。清代著名經學家、文學家鄭珍,以及著名的版本目錄學家、“詩書雙絕”的莫友芝,兩人并稱西南儒宗,名重晚清儒林;散文家及外交活動家黎庶昌,曾兩度出使日本,至今飲譽扶桑;活躍于20世紀30年代文壇的才女盧葆華,雖英年早逝,卻才華橫溢;更有國內近代文壇前輩,如著名的文學家蹇先艾等,也是出自遵義。且都在遵義留下了眾多的名篇佳著。 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為避免動亂,曾遷至遵義數年,著名學者竺可楨教授在此期間擔任校長。眾多知名學者薈萃于此,對遵義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貴州茅臺享譽四海,是我國的“國酒”,茅臺酒產于貴州省西南部仁懷市以西13公里處的茅臺鎮,茅臺酒因而得名,而該鎮也被稱為“國酒之都”。 貴州仁懷的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的鼻祖,酒質具有“低而不淡、香而不艷”的特點。酒香幽雅、回味綿長,喝完以后,空杯中的酒香仍存,不愧為中國國酒。 酒鎮茅臺,前臨赤水(當年紅軍長征曾四渡赤水),后依寒婆嶺,釀酒條件得天獨厚。早在盛唐時代,就已經釀出美味的蒸餾白酒,這可能便是茅臺酒的前身。 現在,茅臺酒已經與法國的“白蘭地”和英國的“威士忌”齊名,被公認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遵義旅游線路 Tom 專稿華夏旅游 遵義名勝一日游 遵義會議會址、紅軍總政治部舊址、毛澤東舊居、紅軍烈士陵園、婁山關遵義酒文化二日游 國酒門、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茅臺酒文化城、茅酒廠區長征史跡尋蹤七日游 貴陽、遵義市區紅軍長征史跡、烏江、婁山關、四渡赤水史跡、重慶、三峽遵義風光五日游 仁懷市、中國杉王、桫欏自然保護區、竹海公園、十丈洞瀑布、四洞溝瀑布、四川瀘州等貴州各線六日游 貴陽、遵義、黃果樹瀑布、龍宮溶洞、馬嶺河峽谷、萬峰林、云南石林遵義休閑渡假三日游 重慶、遵義、烏江庫區湖光山色、寬闊水山岳避暑山莊遵義生態環境三日游 遵義、后水河、寬闊水原始森林、溫泉、雙河溶洞、沙灘、湄潭“小江南”、銅仁梵凈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