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你好是的

熱心網友

解開“乙肝兩對半”陰陽性之結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 李金明乙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包括五項指標,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和乙肝核心抗體(抗HBc)等。  1.HBsAg  HBsAg又稱為肝炎相關抗原(HAA),出現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復...

熱心網友

解開“乙肝兩對半”陰陽性之結 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 李金明乙肝“兩對半”是目前國內醫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檢測血清標志物,包括五項指標,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和乙肝核心抗體(抗HBc)等。  1.HBsAg  HBsAg又稱為肝炎相關抗原(HAA),出現于患者血清ALT升高前2~8周,至恢復期HBsAg滴度逐步降低乃至消失,抗HBs出現,但有部分患者HBsAg可持續存在,此時即使HBV已從人體內消除,肝細胞仍能不斷復制HBsAg。HBV感染后,大部分人沒有臨床表現,稱為HBsAg攜帶者,小部分人可發展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  絕大多數HBV感染者外周血中可出現HBsAg,含量在5ng~600μg/ml之間,高者可達2000μg/ml以上。但有少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測定為陰性,如暴發性乙型肝炎、HBV的S基因發生變異等。急性重癥肝炎很少或不合成HB-sAg,從而使外周血中無HBsAg。HBV的自然感染或注射HBsAg疫苗產生的抗體對變異株無作用,且可引起患者血清中同時出現HBsAg和抗HBs,同時乙肝疫苗接種也不能預防此類變異病毒的感染。  血清HBsAg僅為HBV感染的標志,并不反映病毒有無復制、復制程度、傳染性強弱及預后。  2.抗HBs  急性乙肝病人恢復期后,隨著HBsAg的逐步消失,血清中出現抗HBs,對HBV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10mlu/m1抗HBs為具有免疫力的臨界水平.低于此值,說明免疫失敗。接受乙肝疫苗接種者,血中一旦出現除抗HBs以外的標志物,則應視為既往HBV感染。  一般情況下,血清中抗HBs和HBsAg不同時存在,若同時檢出,可能為抗HBs產生的早期,或屬于不同亞型的HBV感染,或由HBV的S基因變異所致。  3.HBeAg  HBeAg為HBcAg的可溶性成份,兩者約有75%共同的氨基酸序列,在血清中的出現時間稍后于HBsAg,一般HBeAg陽性者,HBsAg亦為陽性。HBeAg陽性說明傳染性強,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有時臨床實驗室可見到HBsAg(-)、抗HBs(+)、HBeAg(+)的模式,則很有可能在病毒編碼HBsAg的基因區發生了突變。  4.抗HBe  當血清HBeAg轉陰后,可出現抗HBe,兩者同時陽性較少見。抗HBe陽性說明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弱,但并非沒有傳染性。抗HBe不是保護性抗體,這一點與抗HBs不同。  5.總抗HBc和抗HBcIgMHBcAg的免疫原性最強,隨后才發生抗HBc,總抗HBc包括抗HBcIgM、IgA、IgG和IgE等。抗HBcIgM在肝炎急性期呈高滴度,是判斷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標,隨著急性乙肝的恢復,抗HBcIgM滴度(以及抗HBcIgA)降低乃至消失,如持續高滴度,常表明有慢性化傾向。在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中,抗HBcIgM檢出率及滴度亦較高,說明HBV復制活躍,是傳染性強的指標之一。  抗HBc不是保護性抗體。抗HBc在血中呈低滴度且與抗HBs同時存在,是既往感染的標志。  6.乙肝“兩對半”應用檢測的誤區  因為絕大部分HBV感染者只是攜帶者,但其同樣會有免疫應答的產生,而得到不同的“兩對半”結果模式。因此,從根本上講,“兩對半”結果的陽性,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與臨床病情較重之間可以說毫無因果關系。

熱心網友

首次檢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應在1/2~2周后復查1次,同時查血清轉氨酶、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核心抗體、e抗原、e抗體及表面抗體。如果有條件,還可檢測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如轉氨酶明顯增高者應住院治療。無轉氨酸增高而其它指標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陽性時應請醫生對自己的轉歸和傳染性作出初步評價。必要時應配合醫生做肝活檢,了解肝臟是否存在病理變化,有病理陽性發現者應按現癥乙型肝炎...

熱心網友

首次檢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應在1/2~2周后復查1次,同時查血清轉氨酶、乙肝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核心抗體、e抗原、e抗體及表面抗體。如果有條件,還可檢測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如轉氨酶明顯增高者應住院治療。無轉氨酸增高而其它指標有不同程度增高或陽性時應請醫生對自己的轉歸和傳染性作出初步評價。必要時應配合醫生做肝活檢,了解肝臟是否存在病理變化,有病理陽性發現者應按現癥乙型肝炎處理。   查出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者,每3個月應復查1次。單純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無e抗原陽性,且無癥狀者,可6個月至1年復查1次。因為表面抗原陽性者轉變為肝炎的機會比一般人多好幾倍。   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雙陽性的婦女特別要注意經期衛生,嚴防經血污染手和日常生活用品,避免赤手觸摸他人的開放性傷口,不當保育和飲食行業人員;已懷孕者如一定要求生育者應請醫生定期檢查肝功能及乙肝標記。她們的新生兒最好采用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預防注射,保護好下一代。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的食具、牙具、刮面刀、注射器、穿刺針、針灸針等應與其它人分開。要防止唾液、血液和其它分泌物污染環境,感染他人。   單純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或兼有e抗體陽性者可以正常工作、學習、勞動、入托,定期接受醫學觀察,但不能承擔獻血任務。 單純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人就是乙型肝炎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說明機體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不一定都是乙型肝炎,有一部分發展為乙型肝炎,也有相當一部分無任何肝炎癥狀,這部分人成為“健康 ”帶毒者。在我國乙型肝炎病毒(HbsAg)攜帶率約在8%?0%左右,這部分“健康”帶毒者就成為乙肝的傳染源。由于乙型肝炎轉變為慢性肝炎和發生肝硬變的機會比較多見,且與肝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這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攜帶乙型肝炎抗原的狀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經過一個時期,病毒可由機體清除掉,也有的終生帶毒。病毒從機體內消除的時間,可由數月到數不等。目前,還沒有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轉陰的特效藥物,干擾素、阿糖腺苷、胸腺素等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中藥黃芪、黨參等可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利于清除病毒。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者,不要草木皆兵,但要注意通過輸血或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觸傳染的問題。什么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 乙肝病毒外殼部分含表面抗原即HBsAg,核心部分含有核心抗原即HBcAg,e抗原即HBeAg及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即HBV-DNA、脫氧核糖核酸多聚酶即DNA-P。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內常有大量的表面抗原剩余下來,形成表面抗原血癥。表面抗原本身不是完整的乙肝病毒,而是乙肝病毒的外殼,它本身沒有傳染性但有抗原性,它只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標志之一。它可以表示過去感染過乙肝病毒,或者目前正在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   那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能否轉為陰性呢?  患急性乙型肝炎時,如免疫功能差,不能產生足夠的乙肝表面抗體來中和表面抗原,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可以持續陽性;如免疫功能好,乙肝表面抗原多在3個月內轉陰。  有一部分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陽性的患者,往往經過若干年,HBV-DNA有可能與宿主肝細胞DNA發生整合,這時仍不斷逸出乙肝表面抗原,可長期持續存在而成為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這時,要消除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就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