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人民幣升值了,請問,會對股市有什么影響嗎?什么樣的影響。
熱心網友
今天下午(每周三下午3:30~5:00華安網站都有的)的華安基金網站"基金經理面對面"就有客戶問了這個問題,將客戶與華安寶利基金經理袁蓓的回答貼給您,供參考:匯率調整 提問人:大可 提問日期:2005-03-30 問: 原先認為匯率調升會給股市帶來生機,現在卻有報道說什么外資撤退做空A股。對于人民幣升值下的股市,你持什么觀點? 答: 升值對股市中短期是利空,當然局部會是利好.長期的話還要看對經濟的影響程度.
熱心網友
我想說的是,這沒有定論!去年我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這個問題!結論是人民幣升值預期盡管對股票影響頗大,但對總的國民經濟來說,似乎弊大于利,國家的穩定,在國際上的地位等等,迫使政府會極力阻撓本幣升值!僅有的預期也會在強硬的政策下慢慢消失,最多是國外的炒作!而且正如上面仁兄所言,短期的大幅波動現在投資意識淡泊的中國人還接受不了,沒有強硬的指導,根本無法論及長期利益!因此,我認為還是不用擔心人民幣會升值!
熱心網友
推薦一則,另請參閱: 人民幣升值預期對股市影響面面觀 當國際游資預期人民幣升值時,會想方設法購買人民幣或人民幣資產。因為目前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購買人民幣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但購買人民幣資產相對容易得多,H股市場就是最便捷的渠道。H股是以美元或港幣標價的人民幣資產,當人民幣升值時,以美元或港幣標價的H股的價格也應該升值。這里的核心問題就是H股代表的是人民幣資產,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H股的增值。 從靜態的假設來分析,H股上漲的幅度應該等于人民幣預期升值的幅度,但預期是不確定的,沒有人能說清兩種貨幣之間的均衡比價關系。即使未來的某個時間中國將人民幣的匯率進行了調整,市場的預期也不會消失。1985年前后的日元升值就是一個先例,日元和美元之間的比價從360:1一直上漲到100:1左右。經驗表明,當一種貨幣成為世界金融的熱點的時候,一定會吸引大量的國際游資來炒作,使市場發生大幅度波動。盡管我國的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我國的資本項目還沒有放開,但實際上境內外的資本管道是在逐漸連通,從資本市場來說,H股、B股、A股市場的QFII等都是連接境內外的管道,從外匯市場來說,沿海一帶發達的地下外匯市場已經成為我國正規外匯市場的重要的“補充”,從每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錯誤與遺漏”項目的巨額赤字或順差中,我國就可以看出地下外匯市場的活動頻率和強度。目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已經形成,不管我國的貨幣當局是否改變目前的匯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這種預期可能都會一直存在。因為,在任何金融市場,當一個價格趨勢形成之后,就很難逆轉,除非遇到外界強有力的沖擊,才會使這種趨勢發生改變。不論是股市還是匯市、金市,莫不如此。目前,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已經形成,H股的上漲趨勢也已經形成,我們可以斷言,H股的牛市仍將繼續。 當H股在2002年悄然啟動時,投資大師巴菲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其中的重大機會所在,但國內關于H股的啟動原因歸結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價值發現等等,這些分析基本上都沒有把握到問題的關鍵。外國游資在香港股市整體低迷的背景下逆市炒作H股的真正奧妙就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B股———投資機會正在孕育 分析了H股,我們自然會想到B股,因為B股和H股一樣是以外幣標價的人民幣資產,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的B股是否也應該升值?我認為B股與H股有很大的不同:其一,B股的價格有泡沫,平均市盈率比H股高一倍多;其二,B股的流通性沒有H股好,B股市場太小,無法讓國際游資從容進出;其三,對于持有外匯的境內中國人來說,把手中的美元或港幣換成人民幣易于反掌,對于他們來說,應對人民幣升值的最好的投資選擇就是把外匯換成人民幣,沒有必要去買B股,這一點與境外投資者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B股也蘊涵著巨大的投資機會。中央政府為了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可能會啟動B股市場。因為只要啟動B股市場,境內居民手持外匯的意愿就會增強,同時境內的外資公司完全可以通過B股市場來籌集外匯資金,而不再需要從境外匯進美元資本。這樣就可以大大緩解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2002年底,中國民間的外匯資產為4360億美元,比官方的外匯儲備2860億美元的數字還要大。如果這4000多億美元的資產都想換成人民幣資產,國家的金融安全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國家要買進這4000多億美元的外匯的話,需要向市場投放30000多億的基礎貨幣,2002年我國全年投放的基礎貨幣總量是18000億人民幣,而我們現在要買進4000億美元就要多投放30000多億人民幣,如果是這樣的結果的話,國家正常的金融運行格局就會打破,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今年上半年,民間外匯資產換成人民幣的趨勢在加強,有的美元定期存款沒有到期就提前解付,換成了人民幣。上述假設已經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因此,如何提高居民持有外匯資產的意愿已經成為迫切的問題。啟動B股市場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B股市場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A股———整體受益行業各異 人民幣的升值將對A股有很大的影響,但作用的機理和影響的路徑同H股和B股市場都不相同。 從總體來看,人民幣升值預期將對A股市場形成利好,股票市場的發展將迎來更寬松的資金環境。當出現人民幣升值預期后,我國的貨幣政策的操作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要不斷買進外匯,投放基礎貨幣,使通貨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另一方面,人民幣利率必須跟著美元利率走,如果人民幣的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就會引發更多的外匯流入,使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更為強烈。而目前,美國的利率已經降到了40年來的新低,已經趨近于零的水平,這使我國的利率操作空間越來越小,很可能要步日本的后塵。1985年,日本接受了“廣場協議”,日元大幅度升值,1985年9月,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為240:1,1987年12月升到120:1,升值一倍。由于受日元升值的影響,1986年日本經濟增長放慢,當時的西方國家的經濟由于石油價格的下跌和電子信息產業的興起,正處于復蘇走向高漲時期,1985年到1990年,主要西方國家的GDP增長速度都在3%以上,而此時的日本制造業卻出現了停滯,日本政府為了減少日元升值帶來的經濟壓力,同時緩解日元升值預期,采取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主要措施是增加財政開支和大幅度降低利率,使貨幣供給快速增加。當時的日元升值使進口商品的價格下跌,帶動了一般消費品價格的走低,多余的貨幣大量進入了資產領域,主要是股票和房地產。1987年—1989年,消費物價指數上漲了3。1%,而城市地價上漲了102。6%,同期股價上漲94%。 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作用下,已經遇到了很大的麻煩,大量的投機外匯流入國內,使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為了購買這些外匯,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的基礎貨幣,2003年上半年,基礎貨幣比2002年同期增長超過100%,但為了緩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又不可能采取提高利率的辦法來降溫,和當時的日本十分類似。從目前的世界經濟形勢看,西方主要工業化國家都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美國的經濟增長在短期內很難有所起色,美國的低利率還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我國的低利率也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這樣的環境極易產生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但換句話說,這樣的環境為股票投資創造了難得的機會。 主要行業的投資機會分析。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首選的行業就是房地產業。其次是航空及其他服務業,因為人民幣的升值使航空業中的飛機、汽油等進口物品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盈利會上升。再次是高科技產業,這些行業的關鍵設備或配件往往依靠進口,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這些公司的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會明顯下降,公司盈利將上升。 但汽車行業將受到較大的沖擊。汽車行業的關稅已經在大幅度下調,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的價格已經非常接近,如果在這個時候使人民幣升值,國產汽車將失去競爭力。 因此,我們從資金面的角度來分析,從一個較長時間區間的判斷看,人民幣升值預期有利于我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和繁榮。但從短期來看,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對股票市場將形成抑制作用。原因在于以基金為主的機構投資者的持倉集中在汽車和金融類股票,人民幣的升值預期對汽車行業股票不利,機構的大規模的持倉結構調整將會導致股市的大幅度震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