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首都: 科倫坡 面積: 65,610。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2。50 國際電話碼: 94 人口: 1904。7萬人(1998年) 語言: 僧伽羅語 貨幣: 斯里蘭卡盧比 民族: 僧伽羅族占74%,泰米爾族占18%,摩爾族占7%,柏格族和馬來族等占1%。 宗教: 佛教徒占69%,印度教徒占15%,基督教徒占8%,穆斯林占8%。 國花: 蓮花(睡蓮科) 簡史 公元前483年維賈亞建立了第一個僧伽羅王國,其后歷經近2000年的封建王朝統治,1505年起,先后淪為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1948年2月4日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1972年5月22日,宣布把錫蘭改稱斯里蘭卡共和國。1978年8月16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仍是英聯邦成員國之一。二、地理位置位于印度半島南面的印度洋上,在印度大陸南端的東邊約30公里的印度洋上。地形 地形以平原為主,約占國土的80%。中、南部為高原山地。河流以中央高地為中心,呈輻射狀分布,主要有馬哈韋利河等。境內還有多條運河和湖泊。 氣候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000~2500毫米,由東北同西南遞增。三、風土人情傳統禮節斯里蘭卡人保持著許多傳統的禮節。相見或告別時,一般不握手,而雙手合十,表示敬意、歡迎或歡送。接待客人時常為客人戴上花環。正式集會,則送上一疊蔞葉或幾片檳榔,表示尊重。除此而外,還有幾種傳統的典禮儀式至今仍然為人們常用:一是燃燈禮儀:銅燈雕有雄雞,里面放椰油,賓主將燈芯點燃,樂隊隨后擊鼓。這種禮儀常用于城市中工程奠基、店鋪開張或比較重大的宗教典禮;二是煮牛奶禮儀:將紅色的瓦罐盛滿牛奶煮沸,每人用一樹枝,蘸奶向四處點灑,以示繁榮昌盛。這種禮儀一般常用于農村中歡慶豐收和新年佳節;三是椰子禮儀:選一個成熟的椰子,放在木架或地上,用刀劈開或用力摔在地上,椰汁四濺,象征吉祥如意。這種禮儀常用于婚禮等喜慶的場合。 婚俗僧伽羅人的婚俗,一般是先由男方請媒去女方家中說親,互換庚帖。如女方同意,由男方確定婚期。有條件的男女雙方還要在這時互換戒指為信物。到了選定的返親日,新郎走進屋時,由新娘的小弟為他洗足,或是在鞋上灑幾滴水,新郎這時則應向為他洗足的內弟贈送一枚戒指。然后走過一段用白布鋪成的地面,將帶來的禮品放在白布上。隨后,新郎向新娘獻花,一起登上“波魯瓦”結婚禮臺。禮臺四角插四棵芭蕉樹,擺放著各種喜慶的器物,來賓們站在四周,把新郎新娘圍在中間,婚禮開始時,新郎莊重地把一塊花布和一個魚形發卡贈給新娘,新娘接到這兩件東西后,先轉一圈,然后把花布圍在腰間,再把發卡戴在頭上,這就意味著自己已經嫁人為妻了。隨后,由新娘的舅舅或新郎的叔叔用一根絲線把新郎新娘的大拇指纏在一起,打一個“同心結”,用火柴把絲線點燃后再從事先準備好的銅罐里舀出一碗清水將火澆熄,意味著這對新人心連著心,經歷了水與火的考驗,白頭到老,永不變心。線解開后,新郎新娘走下臺來,臺下會有人摔破一顆椰子,椰汁四濺,象征著吉祥如意,幸福美滿。 四、經濟概況斯里蘭卡是以種植園經濟為主的農業國。政府推行自由競爭和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積極爭取外資。1999年,斯里蘭卡政府繼續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鼓勵私營企業發展,促進投資。斯政府加強對銀行部門和金融活動的監管,宏觀經濟政策配合得當,金融市場保持相對穩定。斯里蘭卡經濟在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內戰持續的情況下整體運行平穩。經濟增長率雖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仍達到4。2%(1998年為5%)。 國內生產總值:11,130億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8%。 貨幣名稱:盧比。 匯率:1美元=72盧比。 通貨膨脹率:4。7%。 失業率:8。6%。五、自然資源 主要生產茶葉、橡膠、椰子,其產量均居世界前列,是國家主要出口產品,尤以紅茶享譽世界。其他經濟作物還有可可、咖啡、肉桂、小豆蔻、胡椒、丁香等,主糧食作物是水稻。礦物資源有石墨、寶石、鈦鐵、鋯石、金紅石、磷酸鹽等,其中石墨、寶石蘊藏量豐富。工業部門有紡織、食品、石油加工化工、建材、農產品加工等。 土地利用 永久性可耕地占:14%;永久性農業用地占:15%;牧草地占:7%;森林和林區占:32%;其它占:32%;灌溉了陸地:5,500平方公里。六、宗教文化僧侶清規斯里蘭卡的僧侶有嚴格的行為規則。指導僧侶生活的是《律藏》里匯集的佛教僧侶行為規定。每一座寺院里都有著不同的清規戒律。佛教徒在皈依佛門時,必須立下三個階段的誓言,并要恪守終身。每階段誓言是:立誓不婚,斷絕所有親戚聯系,放棄種姓屬性,接受巴利文的新名字;第二階段是經過一段時間修行后,準備出家。出家人的誓言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喝酒、不參加世俗娛樂、不抹香膏、不戴首飾、不睡床榻、不接受錢財等;經過這個階段后可成為沙彌,即進入第三階段。在第三階段中有權選擇禪師和軌范師,以求教僧侶生活的教規、教法和經文。沙彌和師父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完全服從與尊敬的基礎之上。沙彌一旦經過修持儀式――“具足戒”后便可做為僧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