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幼學瓊林》最初叫《幼學須知》,一般認為,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間由鄒圣脈作了一些補充,并且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后來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又進行了增補。全書共分四卷。 《幼學瓊林》是駢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誦讀,便于記憶。全書內容包羅廣泛,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對中國古代的典章制度、風俗禮儀做一些了解。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到現在還仍然傳誦不絕。但是書中也有一些屬于封建時代的觀點,對于現代人來說難以認同。 混沌初開,乾坤始奠。 混沌: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元氣狀態。氣之較清上浮者為夭,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氣:指元氣。凝:結也。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才。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星。三才:三種有能力的事物。古人認為,天能覆物,地能載物,而人是萬物之靈。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宗:宗主,主宰。象:儀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螮蝀:音地東。蟾蜍:傳說后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其妻嫦娥竊而食之,奔月宮,遂化為蟾蜍。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 石燕:零陵山之石燕,遇風雨即飛,雨止復變為石頭。商羊:鳥名,傳說只有一只。旋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 羊角:《莊子》“有鳥名鵬,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雷鞭:《淮南子》“雷以電為鞭,電光照處,謂之裂缺”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素娥:即嫦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 律令:《搜神記》“律令,周穆王時人,善走,死為雷部之鬼”。阿香:雷部推車之鬼。云師系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 焱(右加欠)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焱(右加欠) :雷火之作,因風而起,故雷部之鬼稱為焱火。飛廉:神禽,能致風,鹿身,頭如雀,有角,蛇尾豹紋。箕伯:《文苑》載:“風伯名言道彰,一曰即箕星也”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列缺:閃電之神。望舒:《淮南子》“月御曰望舒”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 時雨:應時之雨。《爾雅》“久旱而雨曰甘霖,久雨不止曰愁霖,時雨澍生萬物曰甘澍。玄:黑。蒼:青。雪花飛六出,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時晏。六出:指雪花六角形。時晏:時候不早了。 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 蜀地高山霧大,見日時少,每至日出,則群犬疑而吠之。吳地的水牛極畏熱,見到月亮疑是太陽,所以氣急而喘。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霓是彩紅。云興而雨至,霓見而雨止。所以久旱不雨時,人們渴望見到云彩,但擔心霓的出現。雨露:古人認為夜氣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參商二星,其出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 參商:傳說他們是古代高辛氏的兩個兒子,因爭斗不已,被安排在兩個不能相見的位置上。后羿妻,奔月官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傅說:商朝的大臣。箕尾:兩個星宿名。傳說傅說死后精神寄托在箕尾兩個星宿之間。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 沐雨:雨水洗淋頭。櫛(音至)風:風梳其髻。風塵:路途。事非有意,譬如云出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 唐代宋璟愛護百姓,人們稱其為有腳陽春,謂其走到哪里,就把春天帶到哪里。饋物致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曰全賴回天之力。 獻曝:古代有個農民冬天曬太陽覺著十分舒服,就去獻給國君請賞。喻禮物雖不好,但態度很誠懇。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 二天:喻頭上兩個天作主。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 晨星謂賢人廖落,雷同謂言語相符。 雷同:雷發聲,物無不同時應者。心多過慮,何異杞人憂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夸父追趕太陽,半途渴死。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如冬日之可愛,是謂趙衰。晉國大夫趙盾,是趙衰的兒子。有人評價他們父子說:趙衰象冬天的太陽那樣可愛,趙盾象夏天的太陽那樣可怕。 齊婦含冤,三年不雨;鄒衍下獄,六月飛雪。 齊地孝婦竇氏被誣謀殺婆婆,太守處死了她,東海因此三年大旱不雨。鄒衍:戰國時人,燕惠王聽住讒言把鄒衍抓進監獄,鄒衍受冤枉而爺天大哭,天降大雪。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須當愛日。 愛日:意為子女侍奉父母的時光有限,應該珍惜時光。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慶云之樣。 景星:一名德星,君王德政,景星就會出現。慶云:五彩祥云。夏時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經》既成,赤虹化玉。 《史記》載:大禹治水成功后,天雨金三日,又雨稻三日三夜。孔子完成《孝經》后,赤虹從天而降化為黃玉,長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而受之。箕好風,畢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風從虎,云從龍,比君臣會合不偶。 箕,畢:二星宿名。古人認為它們一個與風對應,一個和雨對應,正象征人們的愿望各不相同。雨?D時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稱斯盛世。 雨?D時若:下雨和出太陽都順應時令。?D:音陽,日出。若:順從。休徵:美好的征兆。 。
熱心網友
《幼學瓊林》最初叫《幼學須知》,一般認為,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間由鄒圣脈作了一些補充,并且更名為《幼學故事瓊林》。后來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又進行了增補。全書共分四卷。 《幼學瓊林》是駢體文寫成的,全書全部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誦讀,便于記憶。全書內容包羅廣泛,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書中對許多的成語出處作了許多介紹,讀者可掌握不少成語典故,此外還可以對中國古代的典章制度、風俗禮儀做一些了解。書中還有許多警句、格言,到現在還仍然傳誦不絕。但是書中也有一些屬于封建時代的觀點,對于現代人來說難以認同。
熱心網友
是明朝程登吉所寫的兒童啟蒙讀物,傳授一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