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我聽說,電突觸傳導速度快,不消耗遞質,又可雙向傳導。我認為它比化學突觸有很大優勢。可是,為什么在人的神經系統中很少,反而在低等動物的神經系統中較多見?您能否解答我的疑問,謝謝。
熱心網友
電突觸是神經元間傳遞信息的最簡單形式,在兩個神經元間的接觸部位存在縫隙連接,接觸點的直徑約為0.1~10μm以上。也有突觸前、后膜及突觸間隙。突觸的結構特點,突觸間隙僅1~1.5nm,前、后膜內均有膜蛋白顆粒,顯示呈六角形的結構單位,跨躍膜的全層,頂端露于膜外表,其中心形成一微小通道,此小管通道與膜表面相垂直,直徑約為2.5nm,小于1nm的物質可通過,如氨基酸。縫隙連接兩側膜是對稱的。相鄰兩突觸...
熱心網友
電突觸是神經元間傳遞信息的最簡單形式,在兩個神經元間的接觸部位存在縫隙連接,接觸點的直徑約為0.1~10μm以上。也有突觸前、后膜及突觸間隙。突觸的結構特點,突觸間隙僅1~1.5nm,前、后膜內均有膜蛋白顆粒,顯示呈六角形的結構單位,跨躍膜的全層,頂端露于膜外表,其中心形成一微小通道,此小管通道與膜表面相垂直,直徑約為2.5nm,小于1nm的物質可通過,如氨基酸。縫隙連接兩側膜是對稱的。相鄰兩突觸膜,膜蛋白顆粒頂端相對應, 直接接觸,兩側中央小管,由此相通。軸突終末無突觸小泡,傳導不需要神經遞質,是以電流傳遞信息,傳遞神經沖動一般均為雙向性。神經細胞間電阻小,通透性好,局部電流極易通過。電突觸功能有雙向快速傳遞的特點,傳遞空間減少,傳送更有效。電突觸傳遞的功能是促進不同神經元產生同步性放電。然而既然電突觸這么簡單有效,為何腦內大多數神經元卻是化學性突觸呢?化學性突觸是從突觸前神經元向突觸后神經元單向傳遞沖動。它的上級神經元支配作用定位精確,大腦發放指令執行準確,上級神經元對下級神經元發揮無可替代的調控作用,只有特異的神經元才能發揮相關作用。而電突觸由于為雙向性,神經元之間相互影響大,定位差,因此只有在如心肌等需要同步興奮的組織中分布才較為廣泛。